房門又被打開,霍光重新走了進來,開口就道:
“既然是陛下的旨意,下官自當從命。”
他根本就沒去請示劉徹,隻是出門問了問外麵的侍衛和近侍,確認劉據剛從劉徹那裡出來,然後又在外麵拖延了一會時間,裝作好像是請示過劉徹,然後就又回來了。
沒有人比他更懂如何在劉徹手下為官。
這件事肯定不能再去請示劉徹,否則劉徹又為何讓劉據來問他,不就是不願在劉據麵前親口承認一些事情麼?
而他若是再去請示,那與逼劉徹在劉據麵前親口承認有何區彆?
何況劉據剛從劉徹那裡出來,又毫不避嫌的前來找他,而劉徹也沒有阻止,這本身就已經驗證了劉據的說辭。
同時。
他之所以在外麵多拖延那麼一會,做出一副好像真去請示了劉徹的樣子,也是同樣的道理。
隻憑劉徹如此決定,他已可確定劉據穩了,穩如泰山的穩!
否則又怎會允許劉據知道這件秘辛?
這無疑是將劉據當做了最核心的自己人,畢竟這件事可是連蘇文都不知道的!
因此現在,已經可以將劉據視作未來的天子了。
而他剛才所做之事,便是“欺君”!
雖然劉據始終將他稱作表哥,但多年的朝堂經驗告訴他,任何時候都不要將天子當做親戚與摯友,否則距離大難臨頭也就不遠了……所以哪怕是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也要防微杜漸,絕對不給劉據留下一個曾經“欺君”的印象。
“嘶——真酸!”
劉據也終於坐起身來,放下手中的橘子,順便將剛才那座被他弄塌的橘子小山重新擺了起來,正色說道,
“願聞其詳。”
“諾……”
霍光見狀心中一緊,不自覺的像在劉徹麵前一樣行禮唱了一聲諾。
他已經完全搞不清楚劉據剛才的舉動究竟是無心之舉,還是有意為之。
若是劉徹做了相同的事,那便一定是一種非同小可的警告,倘若有人沒看明白,便等著自己像那座橘子小山一樣轟然倒塌吧。
至於劉據……
霍光餘光偷偷瞄了劉據一眼,背心不知何時悄然滲出了冷汗。
“苟聖”的性子讓他不能不在意,也不能不敬畏……難道現在已經要進入共事二主的要命階段了麼?
……
“還真是借壽儀式?”
才聽霍光說到一半,劉據已經知道了這次事件的始末。
與他此前猜測的基本一致,劉徹還真是聽了南越巫師的鬼話,在沒能乘龍登仙的情況下,對霍嬗舉行了這樣一場借壽儀式。
不過劉據此前沒有猜到的是,這件事霍光一早就是知道的。
劉徹終歸有著自己的底線,在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就私下將霍光召進了宮,爭得了他這個霍嬗叔父的同意之後,才付諸了行動。
當然,以霍光那“苟聖”的性子。
劉徹讓他跪在麵前,來上一句“朕求你個事”,他也不可能不同意。
隻是對於霍嬗而言,霍光這個叔父做的就太不合格了,不知道以後去了下麵,霍去病會不會給這個托孤的弟弟來上幾箭……
這也解釋了曆史上衛氏在“巫蠱之禍”中幾乎滅族。
而與衛氏同源的霍氏卻能不受任何影響,甚至霍光最後還能成為顧命大臣之首的原因。
肯定不僅僅是因為霍光平日裡低調謹慎,說不定也與這件事不無關係。
畢竟倒推去想此事,如果霍嬗在劉徹借壽不久之後就莫名暴斃,還無法查明死因,那麼劉徹八成就會認為是他借走了霍嬗的陽壽所致。
如此一來,隻要劉徹心中尚有底線,就欠下了霍氏一個天大的人情。
將來自然也斷然不會虧待了霍氏……如此說來,霍光似乎亦有了害死霍嬗的嫌疑,利大者疑嘛!
“陛下與下官解釋過,舉行如此儀式最多隻會借走二十年陽壽,霍嬗如今尚且年輕,即使少了二十年陽壽,若不出意外也依舊剩下數十年壽命。”
霍光臉上浮現出一抹慚愧,卻還是堅定不移的說道,
“何況二十年陽壽對於霍嬗來說,未必能辦成什麼大事,但換做是陛下這樣的雄主明君,若真能延壽二十年,無論是對大漢、對萬民、對霍嬗,皆有莫大的好處。”
“陛下並未逼迫下官,下官支持此事,絕非出於私心,也並非出於畏懼,更不是麻糜不分的愚忠,而是顧全大局。”
“就算再讓下官選一次,下官也會做出同樣的決定。”
“請殿下明鑒!”
這一刻,劉據竟從霍光的語氣中聽出了真真切切的崇拜,不管他有什麼私心,都毫不影響對劉徹的崇拜。
當然,早年的劉徹也的確配得上他的崇拜。
司馬遷雖然在《史記》中對劉徹晚年多有置喙,但其中一句話亦可概括劉徹的智慧。
哪怕劉徹在世的時候,民間亦有許多批評他“與民爭利”的言論,但司馬遷卻用一句話道出了劉徹早年的真實情況:
——“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
誠然,許多財政政策都是桑弘羊製定的,但真正拍板的人卻是劉徹。
之前劉據就曾評價過那些財政政策,他始終堅持將所謂的“與民爭利”,稱作“與商爭利”、“與官爭利”、“與諸侯爭利”和“與望族爭利”。
算緡告緡、鹽鐵官營、均輸平準、假民公田……這些政策真就沒有一項是針對百姓的,從未增加過百姓的徭役與稅賦,反倒是認真推行了一些利民之舉。
本質上他始終都在鬥地主,在造自己的反。
“那麼在你看來,若有人想害死霍嬗,誰的嫌疑最大?”
劉據沉吟著又問。
“恕下官冒犯,此事嫌疑最大的莫過於殿下與諸位皇子,殿下與諸位皇子多數已經成年,若陛下真得了延壽之法,殿下與諸位皇子隻怕窮儘一生都隻能是皇子。”
霍光接下來的話,倒為劉據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
“因此按照常理去講,天底下最不希望陛下成功借壽的人,也必定是殿下與諸位皇子……”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