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朱元璋聽到朱高煜的這番話以後,第一時間想起了大宋起家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可轉過頭又覺著不可能!
自家再怎麼著也不可能出現兵權儘在老四手中的情況。
那……到底是什麼情況,會出現咱大孫子口中這種“身不由己”的情況呢?
彆說朱元璋好奇,朱棣也好奇!
他之前還以為自家逆子是滿嘴胡說八道瞎咧咧來著。
可眼下一看,似乎還真花心思琢磨過?
朱高煜見自己先聲奪人的效果已經打開了,心中暗自一樂,而後按照心中的腹稿慢慢說道。
“二位,我要招攬二位,自然就得把事情挑明了說!”
“而其中,最重要的關鍵,便是我那父王,燕王朱棣!”
“為何我說他現在沒反意,將來卻不得不反?”
“那咱們,就得先了解了解我父王這個人!”
朱高煜這也是當年聽課學到的小手段,先聲奪人之後勾人注意力,然後馬上又拋出一個新的鉤子,引人興趣。
這一來二去的,談話的節奏可就都在自己的把握之中了。
朱元璋聽到這裡,嘴角微微一翹,心中暗暗的笑罵了一聲小狐狸。
朱棣有沒有發覺他不知道,但是他這會兒從這大孫子身上,看到了往日那些老部下、老對手的身影。
尤其是劉伯溫那廝,有些事兒明明可以直接說的,可偏偏非得繞個彎子、賣個關子。
但不得不說,小小年紀就能有此等手段,還能信手拈來、駕輕就熟。
就衝著這點,朱元璋心中之前那些怒火,就降低了不少。
嗯,隻要這孩子真有本事,那最多揍一頓長長記性吧。
朱高煜說起自家這老爹,心中也是頗為感慨。
大明一朝,能稱為大帝的,也就洪武和永樂兩位了。
往昔之時,這兩位對自己來說隻不過是書中、電視、電腦之中的一位曆史人物罷了。
可如今,造化弄人之下,一位成了自家爺爺,一位成了親爹!
眼下,自己不僅能親眼見識到這兩位青史留名的著名人物,還能親自參與到那些曆史大事當中,這怎能沒點激動?
想到這裡,朱高煜長身而起,在這正堂之中緩緩走了兩步,才在對麵二人的注視下緩緩說道。
“我那父王,元末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生於應天府。”
“可那時候,我皇爺爺忙著應對陳友諒,故而對我父王這個老四的出生,看都沒來得及看一眼!”
朱棣聽到這,心頭一陣酸澀,偷偷瞥了老爺子一眼。
卻發現老爺子此時正麵目表情的看著自家大兒,趕忙收回了視線。
朱高煜可不知道對麵的小動作,他隻是在整理腦海之中的記憶而已。
“中間的過程,略過不提,到了我父王八歲那年,皇爺爺稱帝了,我父王也成了皇子了。”
“可或許是因為他見識過太多明初之時的頂級武將的緣故,他一直對戰陣殺伐之道頗為看重。”
“而我那皇爺爺固然認定了我那大伯將來必將繼承大統,但他對自家孩子也是真的好。”
“洪武三年,皇爺爺敕封一眾皇子,我父王獲封燕王,封地北平。”
“在他看來,老大繼承家業,那我父王這些當弟弟的,多少也能分點家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