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報紙的刊發工作,進行得很順利。
禮部侍郎很快做好樣稿,讓朱高煜審核無誤後,便送下去大量印刷。
一張又一張的散發著油墨清香的報紙,就這樣被迅速印刷出來,並開始在京城售賣。
“賣報了賣報了!”
“皇太孫殿下親命刊行的大明早報,兩文錢一份,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上到朝廷政令,東唐地理人情,下到民間故事,才子佳人,無所不包,不看後悔咯!”
“這位客官,您要來一份嗎?”
一個半大孩童,背著沉重的帆布包,手裡拿著一張印滿文字的大紙,向路人吆喝售賣。
這當然是朱高煜的主意,讓人這樣宣傳的。
這可不是剝削小孩子的勞動力,使用童工,而是給他們一個機會!
讓報童賣報,一方麵是為了儘快將報紙推行開來,畢竟要是弄一個不明所以的報亭,是沒有人知道這是什麼的。
另一方麵,也是給這些半大孩子,增加工作和學習的機會,讓他們能夠養活自己,同時在報紙上學到東西,將來成為有用之人。
報紙是記載無數文字信息的東西,而且每天都會更新,可以給人帶來許多新鮮知識。
一般的孩童,哪裡有這個機會,每天都花錢買報看報?
而這些報童儘管隻是簡單識字,但賣報的過程中必然會將每天的報紙都看一遍,過個年。也算是廣文博學之人了。
他們長大了,必定會比鄉下普通孩子,有更高的眼光,更好的出路!
儘管大明京城無比繁華,各種新鮮事物屢見不鮮,但報童賣報的聲音,還是吸引了無數人的注意。
“大明早報?這又是什麼新奇的東西?”
“竟然還是皇太孫殿下親自命令刊行的,我可得好好看看!”
“娃子,給我拿一份!”
“我也要一份,看看上麵到底寫了些什麼。”
金陵城畢竟是京城,讀書識字的人最多,很快就有許多人,爭相購買報紙,想要一睹新奇。
“好嘞!”
“兩文錢一份,報紙您收好!”
報童手腳麻利的收錢遞出報紙,顯然是提前經過培訓。
很快,報童手裡的報紙也都售賣一空,許多人拿到了新鮮的報紙,仔細觀看起來。
“東唐見聞——與歐羅巴的第一次大規模通商?這是什麼?東唐州的新鮮事?”
“皇太孫殿下開放水泥技術,各地新修水泥路超過三千裡!水泥路都修到蜀中了?真是太好了!”
“由於近期接連大雨,黃河泛濫。,山東祁縣發生水災……又是天災!大明可真是多災多難啊。”
報紙的大標題上,寫著各種惡樣吸引人眼前的新聞,讓很多人一下子就沉迷進去,看得不願意挪眼睛。
第一批的印行的報紙,除了朝廷政令內容,還有例如哪個地方最近剛剛修好的路,哪個地方發生天災等重要信息。
這些信息對於商人來說是有很大的意義,對關心天下大事的文人官員,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