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陛下。”
天黑之前,張浪再度稟告“除了土地之外,寺廟當中的和尚還有許多不義之財。奴婢以為,當抄家。”
“不隻是要查抄錢財,屋舍,還要將土地全都沒收。最後把山上的寺廟一把火燒了,朕看不得欺男霸女。”
朱高煜話音落下,張浪就知道這些人死定了,自家皇帝的性子他很清楚。
皇帝決定的事情,就沒人能夠反駁。
“奴婢明白。”
張浪連連點頭,將賬冊遞給朱高煜,便告退了。
賬冊很詳細,不是糊弄人的外賬,而是內賬,隻在內部公開。若非是抓到了住持,這樣一份賬冊也落不到朱高煜手中。
他細細翻看,發現寺廟賺錢速度比大明的一個府賺錢更快。不然寺廟上下也不能有足足兩千人。
即便是大明一個府的公務人員,也沒有兩千這個數目。
而且這還是算是小吏,捕快。
大明一個縣能被稱之為官員的隻有不到五個,一個府也不到百人,其他的都是小吏,或是連吏都不算。
“寺廟不事生產,卻能供養如此多的人。”
朱高煜恨的牙癢癢,若非是自己,隻怕這些寺廟還能繼續作惡。
大明之大,天知道有多少這種寺廟藏汙納垢。
“李芳,必須嚴查!”
“陛下。”
李芳一本正經的道“嚴查並非是難事,奴婢以為真正的問題是要殺掉的人太多了。”
“按照大明路發,今日所見的僧人,幾乎都要被處死。”
“那就全都處死。”
朱高煜毫不猶豫的拍板“朕雖然是皇帝,卻也不能胡亂更改大明律法,律法如何規定,就如何懲治。”
他目光如刀,這個時候不準備有絲毫的退讓。
彆說兩千人,就算是兩萬惡人,該殺也的殺!
這個時代法律嚴苛,對惡人隻有一個態度,殺。
不過許多時候會為了追求程序正義,需要不斷地審核,複核。往往案子最終處斬時間都是秋天,從而有秋後問斬之說。
“若是百姓不理解,便將此間發生的惡事刊登在邸報,以及報紙上麵,讓我大明的百姓,人人都知道此事。”
“朕就不信,有人會為了他們叫冤。”
李芳目光大亮,正如皇帝所言,這些罪狀都做實的話,自然沒人敢叫冤,甚至人人都要稱讚殺得好,殺得對。
鬥升小民所求的便是國泰民安,求的是自己能夠吃飽穿暖,不受欺負。
他們巴不得惡人死光,而非是自己去作惡。
法律不作為,縱容才是罪魁禍首。
“陛下聖明。”
張浪卻是對朱高煜的話十分尊崇。他不是蠢貨,自然知道皇帝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更重要的是,他也是支持將這些人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