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邊,從前線後撤過來準備支援拉合爾的拉傑普特軍隊已經在路上,以極快的速度朝著拉合爾前進。他們的行動,並沒有告訴給拉合爾。
拉合爾處在封鎖中,想要進行溝通都不是多麼容易的事情。浪費時間去進行交流,還不知道需要耗費多長時間。兵貴神速,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去過多的聯係。
明軍收到消息後,當著拉合爾城內駐紮軍隊的麵,分出來軍隊去阻截前來支援的軍隊。明軍並沒有直接找上門去進行埋伏,就在距離拉合爾不遠的地方,找到一處必經之路屯兵阻截。
拉合爾周圍都是平原,主乾路上樹木都被專門清理,想要出其不意的埋伏,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對方的斥候都是瞎子。
因此,明軍根本就沒有想著去找尋什麼埋伏的地形。堂堂正正在主要的道路上,挖掘一些塹壕和阻斷行動的坑洞,就靜靜等候敵人過來。
在當地修建建築工事不久,拉傑普特軍團過來支援的部隊就出現在明軍的視線中。他們一樣是早就發現明軍,想要趕往拉合爾根本就繞不開阻截的明軍。既然這樣,那唯有戰鬥。
雙方在人數上,並不存在差距。又是一次勢均力敵的戰鬥,明軍一方出動十五萬人,拉傑普特軍稍微多一些,估計是有十八萬的軍隊。
在前線,明軍造成的壓力就已經非常大。能分出來十八萬的軍隊,就已經是極限,再多一點都有可能出現很大的問題。當然,若是物資的道路不能打開,出的問題會更大。
兩害相輕取其輕。拉傑普特軍團隻能說是非常無奈的選擇,但凡是有更好的選擇,他們都不會冒險。
拉傑普特軍指揮官看著前方明軍修建的防禦工事,帶著一絲氣憤說道。
“我們的行動在大明眼中,真就是一點隱藏都沒有啊!你看看這防線,沒有幾天的功夫,如何能修建出來呢?恐怕在我們準備出發的時候,大明就已經收到了消息。”
拉傑普特軍團早就知道西廠的滲透能力非常厲害,可能親身體會到的時候,卻並不算是很多。畢竟,自建立以來寂靜這一次,明軍提前做好準備,等候他們的到來,絕對算是最好的一次體驗。
“將軍,如今明軍既然已經做好準備,我們是不是應該重新計劃一番。這樣貿然就殺過去的話,不是正好就殺進到明軍準備好的防禦工事上嗎?”
“不行,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去重新計劃。前線的情況,你不是不知道。若是拖延的時間更久,保不住前線就會被明軍擊潰。如今,前線的物資緊缺,我們必須要打通運輸道路。就算是付出一些代價,也是非常值得。”
隨後,拉傑普特軍隊就朝著明軍開始進攻。
這一次的進攻,拉傑普特軍隊絕對是不顧一切,照麵就開始猛烈的進攻,一番炮火的攻擊之後,無數士兵就開始強行衝擊明軍的防線。
“看樣子,這些家夥是真的急了。竟然都開始用這樣的手段,想要撕開我們的防線。”
“給我守住,不要讓拉傑普特軍隊過去,就是我們的勝利。”
明軍知道拉傑普特軍隊的焦急,也喜歡利用他們這樣的焦急,一個勁防守不斷收割進攻的拉傑普特士兵性命。
他們悍不畏死,不斷的衝鋒。但是,在明軍眼中,就跟送死沒有多大的區彆。
“殺~”
密密麻麻的拉傑普特士兵,在一聲命令之下就開始朝著明軍陣地衝鋒。然而,迎麵而來是數不清的弩箭,瞬間就將眾多士兵的性命收割。
這樣的過程不斷進行,拉傑普特士兵卻依舊沒有鬆懈和後退的意思。
就在明軍與拉傑普特軍隊廝殺的時候,德裡方向在收到李永壽的命令後,整頓好軍隊就朝著旁遮普地區支援。這一次,德裡手筆不小,從當地征召一些軍隊,將一些大戶的家丁和青壯的充入軍隊後,湊出來三十萬大軍就朝著旁遮普前進。
“快,趕緊將這個消息給旁遮普送過去。德裡方向出動三十萬大軍,已經朝著西爾欣德前進。若是讓德裡的援軍奪取西爾欣德,在旁遮普後方的明軍,就會被徹底困在拉合爾難以離開。”
西廠在收到消息,立刻就將消息送往拉合爾。同時,德乾方向援軍的消息,也一並被送往拉合爾。
或許,拉傑普特軍團的情況危急,繼續拖延下去,就會徹底陷入到死亡的局麵。但是,旁遮普地區的明軍,麵對的待遇,幾乎是沒有多大的差距。
他們一樣遭遇到非常大的危機,若是不能解決的話,照樣是會有覆滅的危機。
隻不過,這麼一些事情,還在拉合爾外交戰的明軍根本就不知道。
又是夜幕降臨,拉合爾城徹底被夜幕籠罩,城牆上火光通明,一直都關注著城外的明軍,就擔心城外的明軍會趁著夜色,忽然就對他們發起進攻。
相比於擔心明軍進攻的拉合爾駐軍,城內的西廠在半夜收到從德裡送過來的消息,更是憂愁的不行。
“這該死的德裡駐軍,明明死死守著他們的德裡,也沒有人去理會。怎麼忽然就有想法過來支援旁遮普呢?還是在這麼關鍵的時刻,真要是跑過來,我們所有的謀劃都將化作泡影。”
西廠人員收到消息之後,不免就罵罵咧咧,對還沒有靠近過來的德裡軍隊,心中早就已經充滿了怨氣。
“大人,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是不是應該儘快將消息給送到拉合爾外的戰場上,告訴他們快些解決過來的拉傑普特軍隊。”
若是正常情況,確實就應該這樣去跟明軍說,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保全自身,是當前沒有展開進攻命令的時候,明軍最應該做的事情。
若是內閣給出來全力進攻的命令,那麼為奪取旁遮普地區損失一些人手,也是非常合理且可行的操作。
可如今,進攻旁遮普的操作,那都是西域明軍自作主張的行為。內閣針對將軍在外的指揮,限製不會很大,立功就進行封賞。犯錯,就會進行責罰。
察覺到合適的進攻機會,當然可以暫時枉顧內閣的命令。可若是為獲取功勞,就肆無忌憚消耗將士的性命。哪一樣是過錯,一旦被內閣認定,不管是處在什麼位置,為大明立下多少功勞,都無法逃脫罪責。
西廠參與到事情中,一旦成功自然有不小的功勞。所議,就這樣將計劃放棄,那是一萬個不情願。
“大人,有貴客來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