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地域廣袤,唐國在占領整個天竺後,為保證更好的統治,就必然需要思考出來一些合適的管理方式。不然,一些地方就會出現天高皇帝遠的情況,導致距離較遠的地方控製力降低。
而且,唐國也沒有足夠的財力和人力在國內大搞基建,修建出來無數的道路,將所有的地方都聯通到一起。這樣大的消耗,唐國的財政可撐不住。
因此,唐國就選擇設立五個都城,分彆駐守有幾名高層人員,輻射周圍地區,進行妥善的治理。
靠著一些遠距離交流的手段,再加上五都製,相當於將整個天竺拆分成五個大國,各自治理起來倒不是那麼困難。
整個天竺,五塊區域分彆是最南邊的德乾和科羅曼德、東邊的孟加拉、西邊的印度斯坦和天竺西部。
而唐國的統治中心,依舊是放在最為繁榮的地方,也就是曾經德裡蘇丹國的首都德裡。
從帖木兒方向進來的明軍,直接就朝著德裡殺去,準備徹底破壞掉唐國的大後方。
生產武器的工廠,大部分都聚集在這裡,摧毀掉這裡之後,就能極大削弱唐國的實力。
在統治核心地區,放置一些重要的工廠,這絕對是基本操作。
畢竟,重要的兵工廠肯定是需要被嚴密保護起來。那麼,兵工廠在什麼地方,什麼地方也就是統治的核心。
在明軍朝著德裡挺進的時候,還在孟加拉地區指揮作戰的李永壽收到後方的消息。
收到消息的李永壽,第一反應就是不敢相信。
誰敢相信這樣的事情,明軍竟然會從後方給殺進來,還勢如破竹朝著德裡前進。
“會不會是西廠的計謀,故意用一些虛假的消息,讓我們做出來錯誤的決策。然後,大明就可以保住南洋,為明軍援軍抵達南洋爭取更多的時間。”
李永壽大膽給出來猜測,寧肯是胡思亂想,也依舊是不願意去相信明軍真就從帖木兒方向殺進來。
“大哥,這消息應該是真的。”
前來彙報的唐國高層,起先是一樣不敢相信,反複進行驗證之後,才可以確定消息是沒有任何問題。
“不可能,帖木兒的沙哈魯是什麼樣的人,怎麼會允許這樣的事情呢?帖木兒是暫時屈服大明,可絕對是反抗的心思。任由明軍進入他們的境內,怎麼看都不可能。帖木兒大軍還沒有死絕,這樣的事情,沙哈魯沒有理由會答應。”
李永壽擺了擺手,非常堅定的說道。
當初,帖木兒與大明和談的時候,還能調用幾十萬大軍,這樣龐大的數目,絕對是讓明軍投鼠忌器,不敢將事情做的太過分。
所以,李永壽才敢有這樣斬釘截鐵的言語。
“大哥,事情就是這樣。我們也不知道帖木兒和大明是不是私底下達成什麼協議。但是,目前德裡已經遭受到明軍的威脅,我們必須要儘快做決定。”
唐國高層慌亂和堅定的神色,不免讓李永壽生出來幾分動搖。
“利益,或許是大明給了什麼我們想不到的好處給帖木兒。不然,我很難相信沙哈魯會容忍明軍入境。他真就不擔心,明軍借此機會,徹底推翻他的統治嗎?”
李永壽有些相信。
由不得人不相信,在絕對的利益麵前,一些不能違背的原則,也一樣會被毫不留情的拋棄。
“沒事,問題還不是很大。明軍就算一路殺到德裡,未必會那麼輕鬆。你應該知道,我們為保證德裡的安全,做出來的一些手段。原本,這些手段是用來防備那些該死的地方豪強反抗我們。沒想到,現在竟然就被提前用上。”
李永壽還是並沒有過分擔心,擺擺手讓過來彙報的唐國高層,稍微放輕鬆一點。
“隻是,西廠那些家夥防不勝防,有他們的幫助,我們在德裡附近安排的手段,未必就能用上。”
李永壽的手段,就是用信仰伊斯蘭的人群,去完成阻攔天竺南方信仰本土宗教的家夥。
唐國內部的宗教統一,進行的如火如荼,底層教育一樣是在進行。但是,這麼一些操作還是需要時間去完成。
所以,李永壽才會想到暫時的製衡手段。
用天竺本土宗教擊敗掌握軍隊的伊斯蘭埃米爾,再聯合伊斯蘭信徒去反過來限製本土宗教的家夥。
借著他們的仇恨,互相製衡起來,唐國才能更好實現計劃。
等過上一代人,唐國就足以做到將天竺變成自己希望的樣子。這就是更好製度和手段,帶來的強大行政效率。
遠遠不是,古代王朝想要進行同化,要麼就是豆沙了,要麼就是耗費幾百年的時間。
顯然,磨滅一個文明,就算是用溫和的手段,隻要選擇好方法,根本就用不了這麼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