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施蒂裡亞的頭銜,可以看作是王朝的太子。
作為貴族,在對外交際的時候,總歸是需要一些名頭。
地位越是高貴,就越是需要一些高貴的頭銜。作為一方霸主勢力的繼承人,一般的頭銜肯定是不夠資格。
而公爵這樣一則頭銜,算是勉強夠用。
腓特烈偏頭看了一眼約瑟夫,眼中閃過一些異樣。
勃蘭登堡實力不差,與奧地利大公國都是神羅內部兩大強權勢力。約瑟夫作為奧地利的繼承人,就算是加上匈牙利王國以及克羅地亞王國繼承人的身份,似乎也不至於有跟腓特烈這樣對話的資格。
更不要說,剛才約瑟夫說話的口氣,就好像是在跟下級貴族說話一樣。
確實,頭銜的顯赫程度,腓特烈是無法去比擬。但是,到如今的時代,掛著什麼頭銜早就不重要。最為重要的乃是,自身的拳頭喲有多大。
顯然,約瑟夫就是不那麼明白的一位。
不過,腓特烈倒是沒有多麼計較什麼。跟後輩置氣,傳揚出去,還不是讓人感覺到可笑。
淪為他人笑柄的事情,腓特烈是萬萬不會做。
“我們也許可以嘗試派遣使者,去好好問候一下奧斯曼帝國。若是他們可以就此投降,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但是,他們要是想要跟我們死磕的話。我們就有必要考慮一下,戰爭是不是要一直持續下去。”
腓特烈想到戰爭進行這麼一些時間,國內產生巨大的支出,不由自主就說上一嘴。
先進武器確實很強大,尤其是轉輪機槍,裝備到陸軍之後,軍隊實力的提升不是一般大。
但是,轉輪機槍消耗一樣非常大。
不說轉輪機槍槍管的損耗,光是子彈的消耗,每一次戰鬥都是一個巨大的數額。
光靠神羅的物資,跟奧斯曼帝國死拚的話,最後隻能是兩敗俱傷。
沒有誰能獲取到什麼好處不說,還會成為周圍國家的肥肉。
腓特烈屬於是行動派,一旦有想法之後,就有想要立刻行動過的意思。
當即,腓特烈就將派遣使者的事情,告訴給神羅內部的其他諸侯。
“派遣使者嗎?這確實是不錯的選擇。法蘭克帝國仗著自己的水師力量,不斷襲擾帝國的海岸,造成的麻煩一點都不小。若是能儘快解決掉奧斯曼帝國,那帝國就有足夠的力量去搞定法蘭克帝國。”
奧地利大公腓特烈在收到消息後,第一個說話讚同勃蘭登堡公爵腓特烈的提議。
臨近北大西洋的領主,他們就是被法蘭克帝國襲擾的對象,自然是不會有拒絕的理由。
能早點有人前來幫助他們,這是再願意不過。
讚同的諸侯很多,其他屬於內陸的諸侯,沒有遭遇到法蘭克帝國的威脅,但是也不會冒著得罪其他人的風險,去拒絕這樣有不少好處的事情。
畢竟,拒絕對他們來說,可沒有什麼好處。作為國際的統治者,沒有好處的事情,做起來絕對是一點興趣都沒有。
在確定之後,神羅使者就朝著伊斯坦布爾前進。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這樣的規矩,放在西方一樣是比較遵守。
除非是準備不死不休,不然都沒有必要將事情做的太死。
奧斯曼帝國蘇丹默罕默德,正在擔心應該怎麼處理即將殺到都城外的神羅軍隊。
借助各種渠道的消息,默罕默德早就知道,僅僅依靠當前的力量,完全是沒有機會擋住神羅軍隊的入侵。
最後的防線,隻能是伊斯坦布爾。
但是,默罕默德可不知道伊斯坦布爾能堅守多麼長時間。
一旦伊斯坦布爾丟失,那麼奧斯曼帝國可以說是徹底丟失整個巴爾乾地區。
奧斯曼帝國經營時間最長,並且還是最為富饒的地方,就這樣被神羅占據的話,絕對是極大的損失。
所以,能通過和平的會談,達成一些目的,自然是非常願意。
“蘇丹陛下,神聖羅馬帝國的使者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