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伊斯法罕一處山林,帖木兒帝國西線總指揮優素福的兒子摩薩博親自統領騎兵部隊趕往伊斯法罕支援。
原本,帖木兒騎兵配置有火槍,還有一些小型的手炮。
如此,能保證機動性的同時,還有不錯的戰鬥力。
可物資短缺,摩薩博統帥的騎兵隊伍,根本就沒有這麼一些東西。
而且,說是騎兵隊伍。實際上,戰馬都非常匱乏,大部分士兵還是在用兩隻腳跑路。
與西線帖木兒軍隊相比,所謂的騎兵,頂多就算是戰馬稍微多一點,行軍速度自然就快一些。
摩薩博繼承了父親的一些指揮本領,能力在新生代的將領中,絕對屬於是頂尖水準。
若是後續不斷積累,超越他的父親,那就是時間問題。
任何人,想要成為頂尖的人才,那都絕對離開寬闊的大平台。
就好像是諸多開國皇帝的班底都是同鄉一樣。乍一看,定然就會一位是人才紮堆出現。
按照古代的迷信,或許還會來上一句,“真龍天子降臨,必然有將星能臣輔佐。”
然而,在中原這樣的環境之下,鄉村宗族眾多,同鄉的關係比其他地方之人關係更加牢固一些。
作為上位者,提拔的時候,必然會優先考慮同鄉出身。
被提拔上來後,就有機會站在更高更寬廣的平台學習。
若是一些學習能力不行的人,未必會成長起來。
出眾的人,必然經曆過學習。
所以,人有沒有才能,不是簡單的地位就能闡述。
或許,有些人就是欠缺那麼一個機會。
隻可惜,在資源不是那麼平等的時代,大部分都獲取不到這樣的機會。
摩薩博的父親是蘇丹親信的大將,一直在給帝國鎮守西疆,經曆的戰場不少,能給摩薩博曆練的機會自然就會更多一些。
若是摩薩博沒有這樣的機會,真就是一個平民出身,大概付出千萬倍的努力,才能夠拉平巨大的差距……
摩薩博派遣出去大批的斥候,探查周遭的情況。
不管是行軍多麼快,還是要保證自身的安全。
誰也不知道前方有沒有隱藏什麼埋伏。
“將軍,前方有一片山林。我們的斥候,一時間難以探查完畢。這裡距離伊斯法罕不遠,明軍未必會在這裡進行埋伏。或許,我們可以直接就過去。時間不等人,我們根本就不知道伊斯法罕的情況。早一點趕過去,就能有更大的機會,拯救伊斯法罕。”
臨近山林的時候,摩薩博暫時停止,等候斥候送過來的消息。不想,沒有等到斥候的消息,卻先等到手底下一名埃米爾的請求。
一路過來,摩薩博謹慎無比,遇到山穀等地形之後,不詳細探查清湖村的話,絕對是不會隨便帶著大軍就走進去。
寧肯繞路而行,都不肯耽誤多少時間。
摩薩博做事謹慎,這是跟優素福學習的經驗。
作為西線指揮的優素福,做事一向謹慎。
就算是蘇丹沙哈魯已經與優素福有姻親關係,優素福依舊沒有任何張揚。還是跟以前一樣,老實本分的做事,沒有絲毫的怨言。更沒有仗勢欺人,或者是其他的惡行。
對待沙哈魯,也是保持原本的態度,從始至終就不敢有所逾越。
在戰爭的時候,優素福也一向是比較謹慎。
摩薩博算是深得真傳,做事一直都非常謹慎。
可摩薩博這樣的行為,放在其他人身上,多少就有些不合適。
就這一支支援的大軍,不少將領都對摩薩博的行為有所怨言。
他們是過來支援伊斯法罕,時間非常的緊急,慢上一點的話,伊斯法罕就有被大明軍隊攻破的可能。
到現在,最後一處山林的位置,怨氣可以說是積累到頂點。
所以,才有埃米爾過來進行勸說。
摩薩博作為大軍的指揮,一樣明白手底下人的想法。況且,派遣出來一人過來問話,那還是給他父親麵子。若是他繼續一意孤行的話,指不定就會有更大的後果。
這一支騎兵隊伍,那屬於是臨時組建的編製。其中,不少人都是地方的功勳貴族,有自己的封地在手。從地位層麵上,完全就不輸優素福多少。
畢竟,優素福的正規頭銜,也就是答爾密大公。
雖說,帖木兒帝國不是完全施行采邑製度。但是,權力的劃分一樣存在。那比較新奇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一樣存在於帖木兒帝國。
更彆說,很多貴族都是效忠於帖木兒帝國蘇丹沙哈魯。
給優素福麵子,才會聽從摩薩博的指揮。不然,身為一方貴族,有軍隊有錢糧,麵對蘇丹都未必會慫,還會怕摩薩博嗎?
“好,就讓大軍直接前進,儘快趕往伊斯法罕支援。”
摩薩博看著前方的山林,再想到這裡距離伊斯法罕的距離,最後還是一口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