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招募有足夠的軍隊,就必須要足夠的糧食。
同時,李永壽還在不斷開辦軍工廠,各種配套的冶金產業,也在迅速構建出來。
幸好,唐國是將大部分底子從南洋帶過來。
這就讓唐國不至於是從頭再來。
不然,真要是從零開始,那唐國一時半會很難恢複元氣。
經過這麼一段時間發展,唐國已經是遠比在南洋更加強大。
天竺沒有那麼複雜地形帶來的族群問題,隻需要將宗教問題解決,一切的問題都將不是什麼大問題。
而被宗教洗腦過的人,利用起來也是最為輕鬆。
稍微一些手段,就能懾服百姓,成為忠誠的順民。
前些日子,‘世界頻道’的事情,李永壽還是插嘴幾句。
當初,還有坐山觀虎鬥,等候局勢出現變化的想法。
隻是,不等李永壽做出來什麼計劃,局勢就已經出現巨大的變化。
在李永壽收到明軍攻破帖木兒防線的時候,就立刻召集軍隊,準備開始動手。
“兄弟們,這是我們的機會。如今的帖木兒已經敗落,他們必然無暇顧及天竺區域。我們隻要出兵,定然能有機會,狠狠奪取一番帖木兒在天竺的領土。”
李永壽興奮的話語,帶著一絲煽動性1.
“早就該出兵了,帖木兒根本就在天竺安排多少駐守的軍隊。那可笑的帖木兒帝國,真還以為我們的實力一點長進都沒有。”
“確實。若不是擔心帖木兒帝國的援軍,我們早就動手。如今,帖木兒帝國敗亡,正好就是我們的機會,趁機占領帖木兒帝國在天竺的領土。”
其他人一樣興奮,憋屈這麼長時間,機會總算是來了。
但是,有人依舊有那麼一點害怕。
“這樣能行嗎?大明的實力,在座各位都清楚。若是我們趁機占據天竺領土,會不會引來明軍的進攻?”
李永壽聞言,嗤笑一聲。
“富貴險中求。若是猶豫,那還能有什麼成就?我們的情況,你不是不清楚。就算是我們不動手,等到大明解決掉帖木兒帝國,一樣會出兵進攻我們。與其等著被大明舉兵來攻,還不如趁機發展實力。若是有一日,大明真的打過來,也不至於跟當初一樣羸弱,不堪一擊。”
南洋一戰,絕對是唐國最大的恥辱。
但是,想要洗刷恥辱,沒有強大的實力,那根本就行不通。
唯有不斷發展,才能解決一切問題。
會議之後,唐國絲毫就沒有停歇,調動大軍朝著帖木兒帝國在天竺的領土前進。
這一次戰鬥之前,唐國就經過不知道多少次的預演,他們早就想要一次性占領整個天竺。
帖木兒帝國在天竺的統治核心就是德裡,或者說是德裡所在的河間地區。
李永壽同樣非常清楚這樣一點,調集大軍從孟加拉出發,殺穿章普爾就直接朝著德裡而去。
由於帖木兒帝國在天竺的防守相當空虛,同時帖木兒帝國實行的宗教政策,那是非常不得人心。
底層百姓,被強行改換信仰,對待帖木兒帝國的統治,本身就存在一些怨言。
現在,唐國的出現,還有地方婆羅門的支持,不少膽子大一點的百姓就開始反抗。
帖木兒軍隊節節敗退,直接就被唐軍接連攻破城池,一路輕鬆朝著德裡殺過來。
等到消息送到德裡的時候,湊巧駐紮天竺的總督,就收到蘇丹陛下沙哈魯的命令。
“讓我抽調軍隊去支援?我還希望帝國能派遣一些軍隊來支援呢?如今,唐國大舉入侵,天竺兵力匱乏,防守空虛,根本就擋不住唐國的進攻。若是帝國不派遣軍隊前來支援,天竺就要落到唐國手中。”
天竺這邊的緊急消息,被立刻送到沙哈魯手中,自然還是利用非常手段。
另外一邊,沙哈魯還在等著天竺的援軍趕過來。
不曾想,援軍沒有等到,就先等到錯愕的消息。
“什麼?波立軍隊在進攻伊斯法罕?大明和波立王國已經聯合在一起?”
乍看消息,沙哈魯內心是一萬個不想要相信。
接連追問幾次後,沙哈魯隻能無奈的相信事實。
“波立王國分明已經與我們達成合作,怎麼會轉頭就去幫大明進攻伊斯法罕呢?”
沙哈魯苦思冥想,依舊是想不到任何解決的辦法。
根本就尋覓不到任何的答案。
“看樣子,隻能是好好詢問一番,到底是怎麼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