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帖木兒帝國收到消息的時候,明軍已經在抵達玉門關。
帖木兒帝國的暗探,屬實是不給力。
傳遞消息都很慢。
能接受到消息的渠道,多數都是道聽途說。
要不是大明不準備隱瞞,估摸著大明都有機會來上一次閃電戰。
消息送到的時候,沙哈魯還在商議,應該怎麼樣解決奧斯曼帝國和唐國聯合。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奧斯曼帝國一番操作,幾乎堵死帖木兒帝國擴張的道路。
“蘇丹陛下,我們與奧斯曼帝國早晚會有一站。就算是現在能維持虛假的和平,也必然不會持續多長時間。一旦奧斯曼帝國實力提升,占據優勢的時候,絕對就會主動都我們發起進攻。”
“與其等待奧斯曼帝國來進攻我們,不如我們就先下手為強。而且,在帝國身邊還存在有巨大的威脅。沒有人知道大明時候會對我們宣戰,我們幾次三番進攻大明,以大明的性子,可不會輕易忘記。”
帖木兒帝國內廷幕僚的軍事統帥說到這裡,沙哈魯還有些冷靜的神色,瞬間有些觸動。
大明,絕對是沙哈魯心中最大的痛。
有時候,沙哈魯真想要來一句,‘既生帖何生明?’
“大明確實是巨大的問題,可這似乎不是直接進攻奧斯曼帝國的理由,帝國還有更好的選擇。而你,卻選擇去應對更為困難的存在。”
同為內廷幕僚的掌璽大臣站出來,頗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淡然的說道。
接著,掌璽大臣就繼續說道:“蘇丹陛下,我們最好的進攻方向應該是天竺的唐國。目前的唐國,與我們爭奪天竺的利益,早就成為我們最大的敵人,儘早處理掉唐國,才能保證帝國在天竺的繼續擴張。”
此話一出,瞬間就獲取到沙哈魯不少的認同。
“唐國雖說有奧斯曼帝國支援,可隻要我們守住在西方的邊境,就能遏製住奧斯曼帝國的入侵。趁此時機,就可以儘快鏟除唐國。”
掌璽大臣繼續說道。
剛說完,就聽到軍事統帥一陣罵聲。
“愚蠢的家夥,我們的軍隊根本就不足以讓你完成這樣的計劃。”
罵完,軍事統帥就扭頭看向沙哈魯。
“蘇丹陛下,奧斯曼帝國和大明都是當時強國,我們在與他們的邊境上就駐紮有很多的軍隊。特彆是大明,他們直接威脅到帝國都城的安危。”
“僅僅依靠當前在天竺的軍隊,以及可以自由調動的軍隊,並不能絕對解決掉唐國。他們已經修建有大規模的堡壘,還有組建近百萬的軍隊……”
還不等軍事統帥說完,掌璽大臣就冷哼一聲打斷發言。
“百萬軍隊?可笑!你難道愚蠢的認為,唐國那孱弱的軍隊能夠與強大的帝國軍隊媲美嗎?”
說完,掌璽大臣就看向沙哈魯。
“蘇丹陛下,以帝國軍隊的實力定然可以在短時間內解決掉唐國,他們那些臨時組建的雜牌軍隊,定然不會是帝國的對手。”
軍事統帥一陣咬牙切齒。
內廷臣子,那都是沙哈魯的幕僚,位卑權重。
並且,還是可以隨時替換的存在。
也正是因為這樣,每一個人都有被淘汰的風險,想要保證自身的地位,以及足夠的財富。
就必須要確保自身的能力足夠強。
幕僚多數是出身沙哈魯早先建造的宗教大學,很多人是平民出身。
軍事統帥就是底層出身,掌璽大臣則是小貴族出身。
掌璽大臣自認為小貴族也是貴族,不是什麼賤民就能攀附的存在。
導致掌璽大臣與一些人矛盾不少。
其中,軍事統帥就是一位。
平時的爭吵,軍事統帥還可以理解。
但是,為帝國未來,卻還要繼續固執己見。
這讓軍事統帥心中尤為憤怒。
“蘇丹陛下,進攻奧斯曼帝國的話,還能有機會獲取到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支持。相反,進攻唐國的話,固然可以將奧斯曼帝國拉近戰爭,可是能牽扯進來的力量太少,未必吸引到西方的支持。”
……
在雙方爭吵不休的時候,一名內臣匆匆跑進來。
沙哈魯還在思考應該聽信那個的計劃,正是難以抉擇的時候。
可看到內臣的瞬間,沙哈魯就好像是想到什麼,臉色立刻暗沉下去。
這個內臣,專門負責單一事物。
那就是處理大明的消息。
若是不重要的消息,根本就沒有過來的必要性。
能親自匆匆趕過來,會是什麼級彆的消息,不難進行猜測。
就在沙哈魯擔憂的時候,消息被送到手中。
“蘇丹陛下,大明有大批兵馬調動,在臨近西域的地方集結。”
具體的消息,沙哈魯趕緊就閱讀起來。
“該死,大明這絕對是想要進攻我們!”
沙哈魯在看到數十萬大軍調動的瞬間,就明白事情的緣由。
除開大明準備對帖木兒帝國出兵,沙哈魯實在是想不到其他任何大規模調動軍隊的理由。
“你們的破事,暫時先結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