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地方的士兵來說,人數就是一切,人多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更不要說,他們這邊的人數占據有絕對的優勢。
可惜,這些家夥不知道,時代已經變了。
等到文萊士兵興奮靠近過來的時候,明軍士兵就從懷中摸出來弓弩。
“就要到了。”
文萊士兵還在興奮中。
可下一刻,弩箭就穿透胸膛,沸騰的熱血就好像是被開出來一道泄洪口。
能清晰感覺到身體在不斷喪失力量,徹底變得不受控製。
“狠狠地打!”
文萊士兵以為堅持到最後,終於要迎來勝利的曙光。
可誰能想到,無數的弩箭傾瀉而出,徹底將他們打醒。
“明軍不可敵~”
周圍的死傷,讓那些僥幸活命的士兵,心底充滿無窮的恐懼。
再一次看向明軍的時候,大腿止不住的顫抖,身子不由自主就想要後退。
最後一抹理智,讓他們不敢輕易撤退。
戰場上後撤,那就是逃兵。
後麵的督戰隊,絕對會毫不留情的砍掉他們的腦袋,當做是晉升的功勞。
沒有人會願意就這樣死掉。
隻不過,在周圍的同伴不斷犧牲之後,心中最後的防線也會徹底崩塌。
“跑~”
秋生的本能就徹底占據上風,腦海中就隻剩下來一個念頭。
有第一個帶頭,就會引發連鎖反應。
跟著就不知道多少士兵開始逃跑。
法不責眾。
更不要說,他們這麼多人都逃跑,督戰隊估計也不會敢動手。
在層層親衛保護的文萊王看到有人逃跑後,大發雷霆,氣衝衝就要讓督戰隊將他們斬殺。
“給我殺掉這些逃兵,快,給我殺光他們!”
文萊王氣憤的話語,充滿著淩厲的殺氣。
可這樣一句話,卻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些還在沒有衝殺到前方的士兵,他們就是一些雜兵,早就有點堅持不住。
一路上跑過來,差不多就丟掉半條性命。
現在,文萊王的精銳先鋒部隊都撐不住,惹來文萊王大發雷霆。
那就可以想象,明軍到底有多麼厲害。
“我們也撤!”
一些兵油子對視一眼,簡單一合計就帶著人撤退。
人是喜歡從眾的生物,不少人選擇撤退,就導致其他人開始跟著跑路。
就這樣,明軍還沒有主動進攻,對文萊軍隊展開反衝鋒,文萊軍隊就已經跑路不知道多少。
後方沒有補充,頂在前麵的文萊軍隊扭頭一看。
咋的沒有人?
都跑了?
那也跟著一起跑!
就這樣,文萊軍隊才跟明軍真正意義上近距離交鋒,堅持不到一炷香的時間,瞬間就轉變成潰敗。
大軍潰敗,那就是一瀉千裡。
文萊王有人阻攔,卻是回天無力。
最後,文萊王也是沒有辦法,為自身安危著想,隻能領著親衛趕緊隨波逐流逃命去。
最為無奈且懵圈的,當屬是明軍。
“怎麼回事?他們跑的是不是有點太快了。”
誰能想到浩浩蕩蕩殺過來的文萊軍隊,竟然會潰敗的這麼快。
明軍趕緊組織追擊。
至於說,文萊軍隊用計謀,引誘他們追擊。
幾乎就沒有這樣的可能,丟盔棄甲都是小事,踩踏事件,乃至於搶路的廝殺。
就這樣的混亂場景,說是計謀,那才是最大的玩笑。
隻不過,文萊後軍跑的太早,四散而去,完全就無從追逐。
最後,明軍就抓到一些文萊精銳軍隊。
自詡為精銳,實則跟雜兵沒有區彆。
而文萊的大敗,絕對是一記重錘。
婆羅洲上不是沒有勢力不想要反抗大明,能繼續跟著唐國當爺,睡會願意跟著大明做孫子。
可文萊被輕鬆擊敗,足以說明明軍的戰鬥力。
現在,最為強大的文萊都被擊敗。
他們就算是聯合在一起,估計就是跟文萊相差無幾。
這怎麼還敢打?
其他勢力收到消息,立刻就安排人想要投降大明。
就算是戰敗的文萊王,也十分卑微派遣使者過來,乞求大明的原諒。
“狗屁使者,全部都拉去祭旗。”
明軍根本就沒有接受和談的意思。
清繳整個婆羅洲,打散重來才是大明最終目的。
使者被殺,婆羅洲勢力知道和談是不可能。
一時間,各方勢力都使出來各自的門道。
或是選擇遠走高飛,或是直接認大明當爹。
願意繼續跟大明死磕的,幾乎就不存在。
完全就不是對手,死磕無非就是雞蛋碰石頭,蛋黃蛋清灑一地。
沒有用多長時間,明軍就徹底解決掉婆羅洲。
同一時刻,呂宋和蘇門答臘、爪哇等地方也被明軍徹底解決。
當地的原住民,一部分被強行遷移到東北開發。
多數則繼續在當地工作,為後續大明在當地建設,儲備一些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