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唐國,明明後方還有巨大的縱深,怎麼就放棄所有,選擇安逃亡到孟加拉呢?”
穀誌誠不能理解唐國的行為。
“他們應該不是傻子吧!”
穀誌誠撓撓頭,看著手中的消息。
“應該不是!那就是說,可能存在什麼,我根本就不知道的消息?”
瞬間,穀誌誠就想到一些眉目。
“西域!”
“難道是朝廷已經擊敗帖木兒汗國入侵的軍隊?”
思前想後,穀誌誠尋覓不到其他的可能性,唯有這個事情的可能最大。
不過,穀誌誠還是不敢確定。
“管他是什麼緣故,既然他們選擇放棄這後方的土地,那就直接收取回來。”
接著,穀誌誠隨手將書信丟掉一邊,開始製定後續進攻的策略。
唐國的主力軍隊在不斷撤退,朝著孟加拉地區轉移。
其他地方,就顯得非常空虛,唯有地方勢力一些抵抗的軍隊。
就這情況,不直接就一次性橫掃,那絕對是說不過去。
“直接就兵分三路,一路從高棉到大越,另外一路直接衝殺到雲貴之地,另外一路則向西邊進軍。”
短短時間,穀誌誠就做出來決定。
反正,唐軍主力都撤退,地方那些勢力估計都會望風而降。
大概遭受的抵抗,不會有想象中那麼大。
如此情況,分兵進攻就是最好的選擇。
之後,穀誌誠就將命令傳達下去。
穀誌誠攜帶一路大軍,總共有六萬精銳明軍朝著孟加拉地區前進。
另外兩路各有兩萬精銳明軍,他們按照製定的計劃推進。
那些曾經依附唐國的地方勢力,“昨天”還在不斷捐獻糧草和兵員,讓唐國奮勇抵抗明軍的入侵。
轉頭,唐國竟然就將他們給拋棄掉,奔赴孟加拉地區。
“這該死的唐國,他們實在是無恥,收了我們大批的金銀和糧草,竟然就這樣西逃。”
“為今之計,怪罪唐國已經是沒有任何用處。”
“你投入少,你當然就不怪罪。”
“都彆說了,明軍馬上就要打過來,你們準備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難道說,你是想要跟大明軍隊硬拚嗎?還步入早點歸順大明,就算是做個富家翁,也總比丟掉性命,甚至於家族覆滅好太多。”
“這就是押注錯誤的代價,真不是一般人就能承受。”
……
明軍一路推進,幾乎就沒有遇到什麼阻礙。
每到一處地方,當地的勢力都會主動投降過來,完全就不準備跟大明作戰。
當然,這還是在進攻的前期,一些相對平坦的城池。
到後續,明軍就遭遇到諸多的抵抗。
與平原和盆地中生活的百姓不一樣,這些生活在山脈、密林等地方的百姓,早就形成昔日大明的土司。
或者說,早先他們就是臣服大明的土司。
後來,大明勢力範圍收縮,就沒有繼續理會他們。
原本,他們應該陷入到與更南邊民族的戰爭中。
可唐國的出現,強行將這些地方統一。
這些土司在唐國統治的時候,依舊保證有相對獨立的地位。
羈縻統治,對地方土司來說,已經是難以改變的事情。
他們渴望現有的權力,絕對不會輕易就選擇放棄。
哪怕唐國幾次三番利用土司內部的矛盾,也無法徹底將他們納入到統治中。
頂多就是覆滅舊的土司,然後弄出來新的土司。
後續,接連的戰火,也讓唐國沒有時間去處理這麼一些煩人的土司。
頂多就是將他們當做貿易的部落,能隨時隨地的傾銷一些商品,攫取更大的利潤。
如此,不攻打他們也不是不行。
反正,損失不大。
可大明過來了。
“我們絕對是不能臣服大明,你們應該知道大明現在對待土司的態度。”
“對,絕對不能歸順大明。昔日,我們在大明手下,倒是不錯的選擇。可如今的大明,早就變了。”
大明全新的政策,先前對待土司的手段,讓他們毫不猶豫就選擇出兵抵抗。
山脈層疊之中,數不清的土司軍隊進行反抗。
“這些該死的土司,給我殺,殺光他們。”
明軍被接連埋伏,山林中更是有數不清的陷阱,每一次推進都顯得格外麻煩。
?根本就沒有人知道,這些家夥會在什麼時候,忽然就從角落中殺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