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的百姓,與中原的百姓,並不存在有什麼本質的區彆。
趨利避害,追求更加安定平穩和幸福的生活,乃是人之本性。
在應仁之亂的時候,一樣有大批東洋百姓選擇逃離。
這些家夥,也不是漫無目的。
東洋沒有那麼多山林,反而多的是島嶼。
所以,他們就跑到距離大明比較近的一些島嶼上。
距離大明比較近,那是方便與大明進行貿易往來,獲取基本的生活物資。
結果,大明竟然不跟他們進行貿易。
這就弄得非常無奈。
單單靠著島嶼上的物資,餓不死確實是可以做到。
廣袤的海洋,有成堆的魚兒,除非是殘疾,不然餓死都難。
但是,不交換物資,那還是以人的身份在活著嗎?
一些心思陰沉的家夥,就選擇進行劫掠。
既然不進行貿易,那就直接明著搶。
這算是倭寇橫行一個原因。
至於,其他一些原因,也有大明百姓活不下去選擇出海求生。
還有官商勾結,對大明地界進行掠奪。
諸多猜測都有。
……
什麼猜測是真實,暫且不說。
東洋周邊島嶼聚集出來的大批逃竄百姓。
對後續大明統治東洋,絕對屬於是非常大的隱患。
習明朗在經曆短暫的思考之後,就立刻反應過來。
“不行,這麼一些島嶼上聚集的倭寇必須要儘快處理掉。”
等到他們做大,再去進行處理,那可就比現在麻煩太多。
而且,他們就像是牛皮蘚一樣。
剛開始不在意,等發作起來的時候,就非常棘手。
“陛下暫時不是沒有下達進攻庫頁島的命令嗎?那就趕緊將水師給調派出去,清掃島嶼。”
習明朗下達命令後,就督促水師指揮將軍快點行動。
大海茫茫,卻蘊含有數不清的財富。
大明從海茂中謀取的利益,那絕對是天文數字。
特彆是大明的商品,占據有極大的優勢後,利潤那是蹭蹭上漲。
就是利潤大,所以內閣才會重視。
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如果有的話,那就一定是原始人。
穩住海洋,那就是抱住一隻下著金蛋的母雞。
任誰都不會輕易放手,讓海洋上滋生出來海盜,影響自身的收益。
命令下達之後,眾多島嶼上聚集的東洋人就遭遇到清掃。
願意跪地求饒,就放過一條小命,被帶回到東洋交給仆從軍。
若是拚死抵抗,那就直接當場殺死,絲毫就沒有留情的意思。
就在大明水師不斷清掃的時候,朱祁鎮的命令送到習明朗手中。
難得安穩幾天,就必須要再一次忙碌起來。
“征伐庫頁島,還真就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
習明朗看著朱祁鎮送過來的命令,暗自在心中說道。
進攻庫頁島,唯有兩個途徑。
從陸地進攻,也就是從大明的東北出發,朝著庫頁島殺過去。
這樣一種方式,穿林過河,大軍行進的話,可能性就太低。
真選擇從這裡出兵的話,大明能調動的軍隊就不能太多。
另外,就是領著大明水師,進行跨海作戰。
強行登陸庫頁島。
就現在的情況,水路自然就是最好的選擇。
“大軍出發,登陸庫頁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