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海道的方向出發,能去的地方不算是很多。
寬闊的太平洋,這裡有很多的島嶼,想要尋找到一處安身之所,絕對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甚至於,還可以去往比較知名的夏威夷。
以此作為跳板,就能輕鬆前往新大陸發展。
還可以往北方行進,有庫頁島,還有寒冷的西伯利亞。
這麼一些地方,寒冷一些,卻有豐富的礦產和木材。
並且,庫頁島還是一處非常不錯的地方。
最後,就是直接朝著東方行進,前往阿拉斯加地區。
寒冷一些,卻能直接抵達新大陸,沿著海岸線推進,也不是不可行。
朱祁鎮看著地圖,不知不覺就有諸多的想法。
渤海國會是選擇哪一條路,真就想不到。
“或許,很有可能是夏威夷。前往這個地方的收益最大,堆積物資之後,就能前往富饒的中美洲。”
朱祁鎮很快就將目光放在了寬闊的海洋上。
可一切終究是猜測,想要去驗證事情的真實性,就必須要派人去探查。
“海洋之中,危險係數很大,一個不小心就會遭遇巨大的風浪,運送大量物資去往夏威夷,是不是有些不太保險?”
思考一番後,朱祁鎮倒是沒有想出來什麼東西。
逃亡路線,不管是哪一種都會存在一些道理。
誰知道渤海國會選擇哪一條呢?
索性,朱祁鎮就沒有繼續思考。
“既然,渤海國有後路。那就說明,他們在北海道不會拚命死守,能減少一些損失,倒是一件好事。”
朱祁鎮想到事情的有利點。
……
就在朱祁鎮思考的時候,習明朗領著大軍長驅直入,在西廠的協作之下,聯合攻破東洋京都。
京都作為東洋長久的天皇居所,有諸多東洋人忠誠於天皇。
有很多大臣,或者是跟這麼一些大臣有一些關係的人,他們都是天皇最為堅定的擁躉。
其中的關係,錯綜複雜,牽連非常之廣。
渤海國作為外來戶,就算是解決掉天皇,也做不到將這些家夥徹底連根拔起,清掃乾淨。
天皇在東洋京都人的眼中,可能早就不是什麼天皇,而是一種信仰領袖。
這樣一種情況下,對於處死他們天皇的渤海國,根本就不會有多少忠誠。
西廠早就拉攏到這麼一些人,等候著大明軍隊到來。
這不,習明朗剛領著大軍過來。
前腳安營紮寨,晚上就有人開城門,迎接大明軍隊進城。
一場簡單的夜襲,大明軍隊就輕鬆奪取京都。
習明朗在抵達天皇居所的時候,前方就跪著不知道多少百姓和士兵,還有一些老頭。
他們多數紅著眼眶,還有一些直接就嚎啕大哭起來。
為天皇報仇後,他們這是過來祭拜。
擊敗了渤海國的統治,那就是擊敗了天皇的仇恨,為天皇複仇,自然值得好好祭拜。
可趕過來的習明朗就有些不樂意。
現在是大明的京都,這些人還緬懷天皇,對大明可是丁點忠誠的意思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