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似乎就這樣陷入到某種僵局中。
渤海國的高層當然能明白這樣一種困境,但是塔爾已經沒有找到什麼破局的辦法。
“大人,我們或許可以嘗試一下……”
有謀士不甘心還想要繼續進行推薦,讓其采納他的意見。
但很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對方已經沒有多餘的選擇,這就是最適合,且唯一能做出來的決定。
“好了,事情就這樣決定,趕緊去將命令送到前線。”
謀士所有的話語,隻能被這樣一番話給匆匆堵截回去。
接著,所有謀士就離開。
他們各自去操辦專責的事情。
城內,還有大批選擇跟隨渤海國的高麗士族,他們自以為選擇一條可能會更加有前途的道路。
歸順大明,他們獲取到的利益,終究是不夠大。
跟隨渤海國,卻能有機會去以小博大。
巨大的利益,自然就能驅動人心。
可現在局勢的變化,多少就是讓他們意外。
“我們就不應該追隨渤海國,如今我們騎虎難下,等到漢城被攻破,我們必然會被一起清算。”
豪華的街巷中,一處富麗堂皇的大堂中,幾道身影端坐。
第一道聲音冒出來,跟著就有人回應。
“現在說這麼一些馬後炮的話,有什麼意義嗎?當初,我們有想到不可一世的渤海國會這麼不堪一擊嗎?而且,我們投靠過來,就是被當做肥豬養著,完全就沒有將我們納入當核心層。現如今,渤海國在東洋擴張,勢力重心明顯轉移到東洋,這漢城就是被放棄的地方。”
冰冷的話語,更是讓其他人沉默。
以為投靠過來,就能雞一頓堡一頓,結果卻是饑一頓飽都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沒有享受到什麼好處就不說,眼下漢城遭遇進攻,反而還要承擔風險。
擱在誰心上,那絕對都是非常的不好受。
“行了,我們聚集過來,不是批判當初的決定有多麼愚蠢。而是,我們應該思考一下,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走出當下的困局?還是說,你們都準備死死跟著渤海國,就硬是要跟渤海國共生死。”
有人氣不過,猛猛用拐杖敲打地麵,低沉的說道。
如此一番話,倒是將會議的話題拉回來。
“還能怎麼辦?現在,唯一的機會就是將功補罪,聯合大明軍隊攻破漢城,這樣一來,我們自然就有機會保住偌大的基業。”
“說的好聽,我們倒是有希望能有這樣的實力,沒有任何兵馬,幾家人口湊在一起都不一定能有一百壯力,怎麼協助大明軍隊破開城門?用屍體填嗎?”
他們早早就被渤海國定義為攫取財富的目標,還是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讓他們去剝削高麗百姓,然後再不斷用快刀子割肉,都感覺不到疼痛那種。
如此手段,絕對是完美的矛盾轉移,將渤海國直接空摘出去,底層百姓可絕對不會將渤海國當做最可恨的家夥。
為避免他們這些士族反抗,武裝力量自然就無法保持,每家最多就是十多個家丁,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的家夥,並且甲胄等武器裝備根本就搞不到手。
真要強行武裝,估摸最好的方式,就是拿著柴刀去拚殺。
若不是知曉他們翻不起什麼風浪,漢城被圍攻,也不可能不去理會這麼一批可能的反抗勢力。
被大象無視的螞蟻,絕對不能說是螞蟻隱藏的好,隻能說是小小螻蟻,根本就不會被注意到。
“確實,僅僅依靠我們的實力肯定是做不到。但是,我們是在漢城內部,我就不信那些將領真就願意跟著漢城一起死。”
此話一出,頓時就吸引到注意。
“你什麼意思,你想要拉攏渤海國的將領,用大明軍隊的名義進行拉攏?”
“對!”
那人直接點頭認下來。
根本就不是什麼不能說的事情,沒有理由拒絕回答。
“我覺得風險很大,但是可以嘗試一下。”
就在這些高麗士族興奮決定下來的時候,同一時刻漢城內一些將領和謀士,不約而同就開始尋求聯係。
“你們在找西廠?”
“我願意投靠大明!”x???
死忠的人不少,但是選擇尋求西廠,直接投靠大明的人同樣不在少數。
在戰鬥開始的時候,西廠就已經與眾多謀士和將領聯係。
隻不過,勝利的天平還沒有任何傾斜的意思,一些就被按壓在內心。
現在,局勢稍微明朗,自然就是尋求後路的最好機會。
漢城城衛軍趙千戶,同樣直接聯係西廠,選擇投靠大明。
剛剛從戰場上後撤下來,暫時休息一會,就會被再一次替換上去。
本以為,水師方麵能取得不小的成果,守住漢城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