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還在聊天區中,積極聲援大明。
……
唐國、楚國、吳國在看到宋國和漢國接連援助大明後,一樣心生疑惑。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他們心中再一次萌生出來那個猜測。
“趙高飛到底詢問了什麼問題?”
然而,比較可惜,並無人對他們的疑惑進行解答。
結盟大明,還能理解為地域問題。
他們所統治的區域,難以發展,謀求與大明結盟,對抗南方其他勢力是最好的選擇。
而大明想要分化南方,自然不會拒絕結盟。
然而,這樣一則盟約,在唐國等看來,就是一紙文書,沒有任何作用。
可現在,宋國和漢國對大明進行聲援,事情就變得有些不太一樣。
“他們會不會隻是故意在搖旗呐喊,實際上根本就沒有準備出兵援助?”
“或許吧!”
……
當朱祁鎮收到消息的時候,一樣感覺萬分意外。
“宋國和漢國他們真就這麼信守盟約?”
一時間,朱祁鎮有些想不明白。
人心這樣一種東西,真就不好進行揣測。
有時候,朱祁鎮連他自個想要什麼都不一定知道。
更何況是其他人呢?
“不會是想要假道伐虢吧!”
在利益麵前,人往往會以最大的惡意進行揣測。
就算是朱祁鎮,也不例外。
很快,朱祁鎮就放棄這樣一種想法。
“就算他們是真的想要做這樣一種事情,恐怕也難以實現。”
一時間,想不明白朱祁鎮索性就沒有繼續。
龍驤軍已然籌備出兵,直接殺向最近的遼東。
這一次出兵的主要任務,還是大漠草原和遼東渤海國。
若是能快速解決他們,或許西北方向的察合台就畏懼萬分,不敢出兵。
城門口。
阮浪將一方乾坤袋遞交到井源手中,同時也跟著一聲勸告:
“井將軍,這一次出兵,陛下對你給予厚望,希望你不要辜負陛下的重托。”
井源接過乾坤袋,其中裝有靈米和靈水,是他們這一次出征的後勤糧草。
至於武器裝備,早就由於謙調撥過來。
井源麵對阮浪的告誡,輕輕點頭:
“還請阮督主轉告陛下,末將定然不會辜負陛下重托。”
隨後,井源就帶著大軍離開。
大軍一路向東,越過山海關,進入到遼東地界。
在聊天區發布消息後,渤海國就以迅雷之速,開始攻伐大明在遼東的領土。
有內應合作,短短時間內遼東都司基本更主。
“將軍,渤海國已然將整個遼東拿下。”
井源剛出山海關,就收到這樣一則消息。
古代消息的傳遞,主要依靠馬匹。
信鴿固然不錯,但終究不夠穩定。
信鴿在飛行過程中,保不齊會遇到什麼危險。
因此,為保證消息能送達,就不可避免多放幾個信鴿。
可這樣一來,就會弄出來新的問題。
就是消息的保密問題。
若非是這樣,大明何苦建立驛站呢?
而渤海國拿下遼東過於迅速,京城根本就來不及收到消息。
反而是出關後的龍驤軍得到消息。
井源聞言後,不免大怒:“這遼東都司都是酒囊飯袋嗎?這才過去多長時間?竟然就丟失整個遼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