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烈城。
朱祁鎮與眾多將領,正在商議對策。
奧斯曼蘇丹國調集軍隊,非常緩慢的行為,讓人是無比意外,卻又非常高興。
誰能想到奧斯曼蘇丹國的動員能力,竟然會這麼低下,大量軍隊是在各地的總督手中,他們安排手中的軍隊前往巴爾乾,或者是其他地方,那都是需要大量時間。
奧斯曼蘇丹國這樣一種特殊的軍事體係,讓國家可以擁有更加龐大的軍隊,戰鬥力更是不弱。
因為,這些隸屬於總督的軍隊,那都是總督的私人軍隊,總督不可能會偷奸耍滑,讓自身的軍隊是一些歪瓜裂棗。
總督參與戰爭,那都是有豐厚利益配合,出兵是蘇丹的命令,也是一場風險和收益都非常大的投資。
在奧斯曼蘇丹國內部,總督之位的任免,全靠戰功去衡量,沒有足夠的功勞,就難以讓位置一直都捏在自家人手中。
就算是為保證家族的權勢,為蘇丹儘忠職守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至於說,背叛蘇丹。
那是真不敢有人做,大批的總督家屬都在伊斯坦布爾,另外隸屬於蘇丹的軍隊,更是用著整個國家最好的武器和裝備,享受著最好的待遇。
任何妄圖起兵反抗的總督,恐怕都難以落到什麼好的下場。
不過,再好的軍事體係,終究還是有巨大的漏洞。
地方總督調集軍隊,需要給軍隊準備糧食等物資,這些東西總督的領地上不一定就會有充足的儲備。
所以,有些東西還需要總督去花錢找商人購買。
而商人收到錢之後,手頭上不一定就有大量的物資,能立刻送到總督的手中。
若是沒有這些物資,總督一樣能帶領軍隊上路,那自然就趕緊帶領軍隊去集合,物資則會有商人負責運送過來。
可要是恰好軍隊缺少糧食,沒有足夠的糧食,大軍完全就沒有辦法行動,那肯定是要浪費不少時間去等候糧食運送過來。
諸如此類的操作,就讓奧斯曼蘇丹國在調集軍隊上,存在有很大的問題。
很多時候,光是軍隊集結,就要耗費半年,甚至於更長時間。
與其他西方國家相比,這個速度不能說特彆慢。
但是,跟大明一對比,那實在是慢的不行。
朱祁鎮等人明白這就是極好的機會。
奧斯曼蘇丹國認為短時間內,不會有戰爭發生,除開巴爾乾地區有召集大批地方軍隊外,其他地區的地方軍隊早就各自回家休息。
與大明的戰爭,完全就是一次突如其來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