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長空!
春寒料峭。
軒轅大殿,軒轅盟主陌武陽居中而坐,緊鄰旁側便是太和相師。
大殿之中,二門師祖、四教護法、八大長老端坐於左右兩列,各門護法、長老身後又有若乾得意弟子。
左列首座乃是龍門師祖太清師祖,依次兩人一著青衫,一著黑衣,分彆是天門護法天無痕、玄門護法山衛,再依次則是四位長老乾門長老天慕懷、震門長老雷靖琪、坎門長老水落惜、艮門長老山峻岩。
右列首者當是虎門師祖褚仲道,他也是前任虎門師祖溫伯考的師弟,緊鄰他左側分彆是褐色衣著的地門護法地賢之和赤色衣著的黃門護法火叔烈,火叔烈左側四人分彆是坤門長老地善之、巽門長老風曲航、離門長老火煜軒、兌門長老澤雲波。
自龍虎山歃血為盟後,為固築軒轅基業,引八相位為據,設八長老,在族人中廣選賢能,充任其位,八位長老的首要職責是向族人傳授文武技藝,所以各自都納有內徒數十,外徒數百。
數十內徒旨在為軒轅培植將才良乾,外徒雖自身資質不如內徒,但若能進入軒轅盟主手下三千甲士,一十良鋒之列,對他們來說同樣是能光溢門庭的榮耀之事。
八位長老還有一個有趣的特征,就是各自以卦象為姓,倘有新任長老替位,亦循守此舊。據傳是首任天門長老任淩虛為示“族為家先,固築軒轅”的誌向,便以乾卦之象“天”為姓,無大家便無小家,其他諸門長老深同此理,紛效仿之,便形成了這樣一個傳統。
四教護法與八大長老職責又有不同,天玄地黃四教護法主要職責乃是衛守軒轅,可以說四教護法主外,而八大長老主內。但四教護法又是由八大長老中產生,倘若四教護法出現空缺,即在與之對應的兩門長老中擇其優勝者任之,而此時出缺的一門長老將再度以才能為唯一依據選拔,不過通常都是由其門中優異弟子擔任。
二門師祖名義上可有四教護法中選出,但是兩百年來很少出現此種情況,曆任師祖均是軒轅威重極高之人,比之盟主亦不輕言下之,他們要麼是前任師祖的師兄弟,要麼就是得到前任師祖真傳的嫡係弟子,各自代表著龍虎兩門的最強實力,也是整個軒轅的精神象征。正如殿中二位師祖,太清師祖乃是前任軒轅盟主太元盟主的師弟,褚仲道師祖乃是前任虎門師祖溫伯考的師弟,他們兩位乃是當今軒轅聯盟的精神領袖。
軒轅的人才製度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特征,任人唯賢,因此四教護法和八大長老之間的輩分關係便退之次席了,這一點跟上古軒轅祖時期的人才製度是不同的。如黃門護法火叔烈,他是虎門師祖褚仲道的小師弟,和太清師祖、褚仲道師祖乃是同輩。又如玄門護法山衛,雖然比長老地位更高,但他卻是艮門長老山峻岩的師弟。山峻岩乃是在師弟山衛升任玄門護法之後才擔當艮門長老的,還有他和坎門長老水落惜,兩人是一對夫妻。
四教護法和八大長老中乾門長老天慕懷輩分最小,他是天無痕的大弟子,天無痕二弟子早年夭折,天無痕三弟子就是子宇了。所以子宇此時就站在天門護法天無痕身後,而少年勇士炎平正在離門長老火煜軒之畔,至於炳乙琅和炳乙爍這對雙生子則在震門長老雷靖琪後麵並排站著。
軒轅族人但凡勤加修身者,便得有機會擔任護法和長老之位,所以軒轅族人人人好學進取,事事力爭上遊,這樣一個任人唯賢的製度就極大地調動了族人學文習武、勤勞耕獵的積極性,激發了全族的潛力。
兩百年來,軒轅聯盟實力也越來越壯大起來。
“兩千年前,軒轅祖征滅東夷、九黎,威拂淮夷、三苗,五湖四海,三川五嶽先後歸順。軒轅祖居位時,澤被天下,百穀豐盈,男子日出耕作,女子日落燃炊,老少歡聚,安定團結。彼時兵戈止息,各族來覲,人們創製舟車,作寫音律,飲釀美酒,農醫工造,匠師輩出。”太和相師的聲音回蕩在大殿上。
包括子宇在內的眾小輩弟子對軒轅祖雖是知悉一二,但隻是“軒轅祖身前有十三死士,每一位都武技奇絕;身後有四方法師,每一位都詭異莫測,能施煙布雲,引雷喚電”這樣玄而又玄的傳說而已,此時真切聽到軒轅祖時期的英偉事跡,以古思今,不由一陣感慨,一陣遐思。
太和相師又道“及軒轅祖仙逝尚不足十年,山田便三曆焚旱,大地四遇洪澇,穀草不生,鳥獸凋敝,各處存亡艱難,天下再度陷入長久的紛亂之中,我們軒轅遺脈,累遭水害火難和異族侵掠,居無定所,顛沛流離。直到後來,先有文歲師祖逐退外族,後有武元師祖掌管中洲,再至兩百年前我族人結成軒轅聯盟,風雨漸為順調,穀草累年豐收,始重得安定百餘年。”
武陽盟主凝神不言,眾長老聽到太和相師所說,亦深感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百年安穩,議論紛紛。
大家議論漸息,太和相師乃肅容重聲道“如今瑤光浮暗,四象易轉,恐天下將生未有之變亂,我族又恰逢太元盟主逝去,新任盟主初繼之時,而東南墨黎、東方幽黎、南方荊越、西方蠻域、北方疆漠…近年已各成氣候,對我們中洲之地虎視眈眈。”
陌武陽盟主良久未語,此時方才發話“我軒轅一族曆經千載苦難,承先祖恩澤,好不容易才能重啟盛景,焉能重蹈水火不複之地。我們必須居安思危,早作應對,止息江海傾之於其未覆之間,以作挽全。”
各護法、長老深表讚同,未雨綢繆,早作準備,當是應對外敵,護守軒轅的當務之急。此時地門護法地賢之起身道“盟主,想必定已籌有應對之策,如今既已是危累之局,切盼周知。”
陌武陽盟主道“沒錯,請太和相師宣布吧。”
太和相師接過盟主手中一簡竹冊,緩緩道“軒轅兩百一十三年,東南啟明生現異瑞,和近年瑤光浮暗已成對應,這啟明星主東南,自此去東南方向,數百年來亦隻有紫霞山曾現異兆,傳言正雲大師羽化紫霞,且在此山封埋寶藏,此與天之異象,或有關聯,不可不察。”
於是打開竹簡鄭重宣道“今決議裁撤此年邊山屯衛的各門弟子,擇其優異者如下天門護法弟子子宇,地門護法弟子祁玉、祖雲舉,坤門弟子滕任、曹瑞、荀蘭之,震門弟子炳乙琅、炳乙爍,巽門弟子武易、姬興、談右歸,坎門弟子左寒,衣漫,離門弟子炎平、艮門弟子彭誌一,由軒轅盟第九代弟子子宇帶領,並領軒轅甲士三百,南探紫霞。此行艱遠,易生不測,希冀有幸,得有所獲,以衛軒轅!”
武陽盟主道“如此,二門師祖各位護法、長老和諸弟子以為如何?”
兩門師祖均未置可否。天門護法天無痕立示支持道“此去甚好,即便尋而無得,讓這些年輕人出去曆練一番,也是大有助益,不經風雨捶打焉成梁棟之才嘛!”
震門長老雷靖琪也點頭道“‘紫雲升天,聖物降世’,又倘若尋而有得,這紫霞聖物當是載有天神之力的寶物,若為我族所用,定能振我軒轅,重塑河山。”
兌門長老澤雲波雖也認可探訪紫霞,但卻發現此行各門長老或多或少均有弟子參與,唯獨沒有乾門和其兌門弟子,乾門長老畢竟年輕,尚是晚輩,可是怎能沒有兌門弟子?不禁胸生苦悶,正要發聲異議。
卻聽黃門護法火叔烈忽道“此事萬萬不妥!”火叔烈雖然年歲不高,卻是與二門師祖同輩之長,他話鋒驚人,大殿立時無聲。
火叔烈道“如今正是我軒轅興衰關頭,怎可為了一些虛實難辨的傳言而興師動眾,遠去紫霞?再說我軒轅雄立中洲之地,有什麼寶貝是沒有的,反遠去紫霞尋求振興所寄,豈不為天下恥笑?”
離門長老火煜軒緊跟道“我也覺得此去紫霞不妥,每年各門弟子交替參與邊山屯衛,若遇有敵犯,則挺身衛守,若邊境平穩,則圍獵強身,此是我軒轅祖矩,不可輕易壞之。如今我族四邊不穩,正是用人之際,反而裁撤弟子,是謂本末倒置,我覺得還宜以整頓邊衛為要。”
子宇聽這位火師叔說完,便麵向武陽盟主和各位師祖長輩道“盟主,每年參與邊山屯獵的弟子至少有數百人,少了我們十數人,並無妨礙。紫霞此行,若有所獲,對我軒轅則有益無害,晚輩認為此行利大於弊,值得一去,還望師叔祖和師叔萬勿多慮。”
炎平立即附道“沒錯啊,還請眾位師祖師伯萬物多慮,師父,請您三思啊。”
艮門長老山峻岩見大殿氣氛凝重,便笑道“哎呀,真是少年多英才啊,紫霞山此去危險重重,幾位年輕一輩不僅沒有絲毫推脫,反而極力承擔,真是可喜可喜呀。”
這山峻岩話音剛了,就被坎門長老水落惜水落惜狠瞪了他一眼,便不再作聲。隻聽水落惜道“子宇、炎平師侄切莫莽撞。紫霞山此去,沿途需經過墨黎宮和慕辛國,這慕辛國與我軒轅尚有交往或不危險,可這墨黎就不同了,你們這些年輕後生,一無閱曆經驗,二無深厚武功,又是三百多人,行蹤易漏,若遭遇大敵圍攻,保住身家性命都是問題,談何載寶而歸?此去定然吉凶難料,不可輕易定奪。”
“沒錯,太和相師所選之人都是年輕一輩中出類拔萃者,他們承載著我軒轅未來的希望,一旦遇有不測,那我軒轅彼時定然青黃不接,後繼無人,倘若以後有異族趁虛而入,恐怕會危及我軒轅之根本。”玄門護法山衛看來也極不讚成此行。
天門護法天無痕聞言道“如果大家擔憂諸門弟子此行的安全,我願與諸門弟子同去,雖無信心確保尋得紫霞仙物,但有絕對把握保護好弟子們的安全。”
震門長老雷靖琪道“我雷靖琪亦願同去。”
虎門師祖褚仲道此時忽然開口“不可!震門長老若去,軒轅八相陣位則缺其一,你天門護法再行離開,我們精研已久的天玄地黃陣法亦將失效,如此必然導致軒轅內防空虛,此時若敵人大舉來犯,軒轅各門護法、長老必將陷入各自為戰的局麵,雖說諸門護法、長老武功高強,卻也難言穩勝,而一旦軒轅有失,則根之不存,徒有什麼紫霞聖物又有何意義,我輩複有何麵目去見列位先祖,不可冒此風險。”
武陽盟主沒想到此行會遇到這麼多的問題,而且虎門師祖以及諸位護法、長老所說又不無道理,心中不禁大為鬱結,他起身而道“夠了!此事暫且擱置吧。”言畢便離開大殿了。
太和相師也起身而去。
二門師祖、四教護法、八大長老和諸門弟子也討論不出個所以然來,也各自散去了。
翌日之天,反而甚為朗清。
陽光灑落下來,照在各冊竹編古簡上,那些竹編古簡有的呈現青黃之色,有的隱含暗灰之澤,還有的浮出朱紅之光,在依牆的一個書架上,分上下數層,鋪滿其中。
由此間載滿竹編的牆壁向西而望,隻見武陽盟主、太和相師二人正在商議事情,看得出來此時武陽盟主猶自煩悶。
忽然前門甲士來報“子宇攜炎平、炳乙琅、炳乙爍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