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的稍早些時候。
華盛頓。
約翰·布賴森整理了一下深藍色領帶,快步穿過白宮西翼走廊,向戰情室的方向走去。
這位五十八歲的商務部長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倒不是因為空調送出的熱風過於充足,而是對這次突如其來的會議邀請感到幾分不安。
“部長先生,這邊請。”一位年輕的工作人員引導他走向戰情室,“會議將在五分鐘後開始。”
布賴森點點頭,右手不自覺地握緊了隨身攜帶的黑色公文包。
作為本屆內閣中資曆最淺的成員之一,他此前從未被邀請參加過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閉門會議,更彆說是在這樣核心的場所——
儘管戰情室隻是個會議室的彆稱,本身並不涉及軍事指揮功能,但多數情況下,在這裡召開的會議仍然會與軍事行動,或者至少是武裝或情報力量有關。
而在此行前來之前,他隻是在電話中被通知到會議主題會與東亞及東南亞局勢有關。
為此,他特地讓秘書提前準備了不少相關資料。
手裡那個鼓鼓囊囊的公文包就是證明。
戰情室的大門被兩名衛兵同時拉開,出現在眼前的場麵讓布賴森一時間有些發怔——
橢圓形會議桌旁已經坐滿了人,除去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幾名核心顧問以外,還有參謀長聯席會議的代表,以及幾名位置重要的內閣同僚出席。
“約翰,坐這裡。”財政部長蓋特納向他招手,指了指身旁的空位,“我們都在等你。”
布賴森有些不明就裡地快步走向座位,隨後注意到桌上已經擺放著一份標有“絕密/敏感隔離信息“的文件夾。
他剛準備坐下翻開文件,戰情室的門便再次打開,室內瞬間安靜下來。
比布賴森還要年輕的總統大步走入,沒有像往常一樣穿著標誌性的西裝外套,而是隻穿了白襯衫,領帶微微鬆開。
從這幅略顯隨意的裝扮來看,似乎不像是有什麼特彆嚴肅的事情。
“各位,我們直接開始。”總統沒有坐下,也沒有寒暄,而是開門見山地看向國家情報總監詹姆斯·克拉珀,“吉姆,情況簡報。”
克拉珀站起身,他灰白的眉毛下是一雙銳利的眼睛。
“幾個小時前,我們通過內線獲得確切情報,東亞三國的高級代表團將於明天在鎬京會麵。”他按下遙控器,屏幕上顯示出日韓兩組人員的照片和姓名,“表麵上,這次議程隻是簽署一個文化交流年的框架性協議,以及新增8組友好城市關係,完全屬於走個過場的行程。”
說到這裡,他稍微停頓了一下。
但卻沒有人出聲。
誰都知道,單單一次務虛性的正常接觸,不可能引發今天這麼大的場麵。
果然,屏幕上的圖片切換成了一張明顯是被偷拍的日語文件。
下麵還貼心地附上了翻譯。
《關於建立三國自貿區的原則性條件》
克拉珀繼續道:
“但實際上,他們是準備為建立東亞自由貿易區進行準備性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