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牧春的身影出現在辦公室門口。
常浩南點點頭,示意對方進來。
“這是左右兩台發動機磁流體發電效率的對比報告。”刑牧春將一份文件放在桌麵上,“根據計算結果,左側發動機的發電效率是右側的1.35倍,在定性上完全符合我們的預期。”
無偵8乙號方案使用兩台亞衝2型亞燃衝壓發動機作為動力,而在製造第一架原型機時,他們專門在左右兩側的發動機上分彆安裝了不同規格的磁流體發電通道。
具體而言,左側發動機的磁流體發電通道內布置了10組電極,而右側隻布置了6組。
常浩南接過報告,目光快速掃過那些密密麻麻的數字和圖表:
“這麼看來,電極片數量增加確實抵消了端部效應和霍爾效應的影響……”
說到這裡,他又把手裡的報告往後翻了兩頁,然後才繼續道:
“而且,這一抵消效果似乎會隨著速度的提高而增強,隻不過……”
“可惜無偵8的最高速度也達不到5馬赫。”刑牧春接話道,“要驗證更大範圍內高超音速下的效果,恐怕就得等到真正的高超音速驗證機麵世了。”
常浩南聽出了對方語氣中的惋惜,寬慰道:
“高超音速飛行器畢竟是劃時代的技術……注定不可能一蹴而就。”
說著把報告重新放回到桌子上:
“現階段,能確認增加電極片數量有助於維持發電功率,就已經是重大進展了。”他把屏幕轉向刑牧春,指著上麵的一個數據點,“另外看這裡,當速度從3馬赫提升到4.5馬赫時,原型機對來流的壓縮效率提高了接近55%,這說明我們關於並聯乘波體的理論模型是正確的。”
這個話題的跳躍性確實不小,以至於刑牧春用了大約半秒鐘時間才轉過味來:
“所以,您已經有下一步計劃了?”
“兩個方向。”常浩南豎起兩根手指,“一是繼續推進吸氣式高超音速導彈的研發,這個我親自來抓;二是利用乙號方案的飛行數據,嘗試建立一個衝壓發動機結合磁流體發電的工作循環模型,為未來的研製工作打基礎。”
他把目光投向桌角的工作計劃表:
“這部分交給係統三部負責,每半個月向我彙報一次進度……另外記得囑咐他們,建立理論模型是個長期工作,不要急躁。”
正當兩人討論時,辦公室的電話突然響起。
刑牧春見狀準備出門回避,但常浩南瞄了眼來電顯示,發現是火炬實驗室打來的電話,遂示意對方留下。
“老師,我是栗亞波。”
聽筒那邊傳來熟悉的聲音。
“亞波?”
常浩南有點奇怪,確認今天既不是組會日也不是報銷日:
“有急事?”
栗亞波也知道自家導師的風格,於是開門見山:
“老師,前年從咱們課題組畢業的一個博士,叫史文強,您還有印象麼?”
火炬實驗室如今的規模已經相當驚人,但常浩南親自帶領的核心課題組仍然維持了相對精煉的體量,因此他隻是略微回憶了一下便找到結果:
“一個冰城工業大學來的普博,研究大尺度氣流場仿真和評估的?”
確定常浩南對這個人還有印象之後,栗亞波才繼續道:
“史文強今天聯係到我,說他們需要緊急計算一艘……大型全通甲板艦艇的表麵氣流場,但測量特征長度超過300米,對應的計算域長度則達到15000米,網格劃分量和計算量都非常大,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因此希望能得到您的幫助。”
300米長的“大型全通甲板艦艇”。
就差把身份證號給報出來了。
常浩南聽罷,沉思了幾秒鐘:
“我確實有一些辦法可以增加NS方程解析解的精度,從而減少圓柱繞流問題的計算量,但都隻在比較高的速度下進行過應用……在水麵艦艇典型的30節航速下,邊界層特征跟航空問題不同,沒辦法直接套用。”
他本來想說讓對方把數據給他發過來,但一想那個“大型全通甲板艦艇”的體量,又覺得這麼乾可能還不如他人去一趟——
正所謂世界上最快的信息傳輸方式,是一輛裝滿了硬盤在高速公路上疾馳的重型卡車。
於是轉而問道:
“他們已經開始走合作申請程序了麼?”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看上去是在詢問對方。
十幾秒鐘之後,栗亞波才回答道:
“已經提交申請了,但是您知道這種項目……層層審批,恐怕得一段時間。”
“這不要緊,你跟海軍那邊打個招呼,就說我準備親自去一趟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