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裡的空氣仿佛凝固了。
實際上,這倒不能怪瓊省這邊的眾人反應太慢。
一來,用雷達,而且是機載雷達探測潛艇,確實還不是一項常規技術。
二來,合成孔徑雷達的探測結果是一係列寬窄不一的暗色條紋,完全不符合任何意義上理解的艦船尾跡特征。
“等一下,還不能這麼草率地下結論……”常浩南的手指在鍵盤上飛舞,“如果想保留更多水動力波的特征,可以在歸一化灰度變換之前進行一次低秩稀疏分解……我把算法原理發過去,袁工你馬上處理一下。”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張晰已經完全坐不住了,已經開始指示旁邊一名操作人員準備聯係艦隊方麵,以便迅速彙報情況。
而當他重新抬起頭來的時候。
屏幕上,原本模糊的條紋已經變得清晰起來,
那是一個巨大的V形波紋,尖端指向西南方向,後麵拖著大約2.5公裡的兩條痕跡。
“開爾文船波……”王誌瑾的呼吸幾乎停滯,聲音也突然變得鋒利,“潛艇水下航行的特征波紋!”
“而且規模很大。”更熟悉潛艇業務的張晰補充道,“根據波紋角度和長度……呃……長度應該不可靠,總之航速應該在10節以下,排水量不小於3000噸級。”
SAR隻能探測到淺水區的水波特征,而對方顯然是在一邊航行一邊下潛,那麼實際留下的尾跡很可能遠遠比圖像上顯示出來的更長,隻不過沒辦法被探測到而已。
“快,接艦隊指揮部!”張晰蹭地站起身,整了整身上的衣服,接著戴上軍帽。
半分鐘後,另一塊屏幕上顯示出一處繁忙的指揮所景象。
“指揮員同誌。”張晰敬了個禮,也顧不上客氣太多,開門見山地報告道,“我們在分析昨晚偵察結果的過程中,發現有一艘不明潛艇經呂宋海槽附近向西南方向航行,準備進入九段線……”
屏幕上原本還一臉和善的艦隊指揮員迅速變成一臉核善:“坐標,還有目標屬性?”
“正在發送偵察結果……”張晰的額頭上已經流出了些許汗水,“但這項情報是由無偵8的空中偵察完成的,所以暫時無法確定目標屬性,我建議出動一個驅護艦編隊和固定翼反潛機進行搜索……”
“……”
這話說到後麵,連張晰本人的聲音都已經小了下來。
這張雷達圖像拍攝於大約10小時之前,如果目標是一艘核潛艇,那麼應該已經航行到了一百海裡甚至更遠以外。
以周邊區域複雜的海域情況而言,靠幾艘軍艦和幾架飛機搜索這樣大的範圍,屬於物理意義上的大海撈針。
實際上,這也是為什麼在信息化水平高度發達的現代,單打獨鬥的核潛艇仍然能發揮巨大的威懾作用——
除非扼守關鍵水道,否則實在是太難找了。
無論艦隊還是反潛機,在浩瀚大洋麵前都幾乎不值一提。
以至於攻勢反潛任務極其難以開展,隻能時刻拉滿警惕被動防守。
但這個時候,屏幕上的指揮員已經看完報告,抬頭分析道:“還沒有那麼悲觀……呂宋海槽的深度大於2000米,核潛艇完全沒必要冒險上浮到這樣淺的深度……所以這大概率隻是一艘常規潛艇,為了充電或者高速航行,才臨時選擇了十幾米的深度。”
這個結論讓臉色有些發白的張晰重新打起精神:
“美國海軍沒有常規潛艇,所以大概率是蒼龍級,或者……應該就是蒼龍級”他迅速做出判斷,“AIP係統能夠維持長時間潛航能力,但速度很慢,在周邊威脅度較低的情況下,有可能選擇通氣管航行或者充電。”
韓國的孫元一級同樣擁有AIP係統,但排水量隻有不到2000噸,不符合目標特征。
袁孝康的聲音從旁邊傳來:“這張圖像拍攝於大約10小時前,既然它已經回到了深水區,那麼就以典型的4節航速計算……”
“4050海裡的半圓形範圍,還有可能依靠艦隊結合固定翼反潛機完成搜索!”張晰補充道。
僅僅幾分鐘後,作戰命令下達:
星城號、江城號和黃山號編隊結束對日向號的跟蹤,用最快速度趕赴相關海域,同時派出兩架空潛200反潛機進行概略搜索,另外四架進入待命狀態……
……
但會議室裡的氣氛依然凝重。
因為,他們還麵臨著另一個問題。
“那片區域大部分都是公海。”王誌瑾眉頭緊鎖,“就算找到它,隻要對方不主動上浮,我們也不好采取武力措施,最多隻能嚇唬一下。”
“但是海自的冬潮號在幾年前曾經吃過一次虧。”張晰歎了口氣,“如今恐怕沒那麼容易再被嚇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