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裂大明!
停頓了一會兒,王玉傑極其緩慢地說“大鵬,在這關鍵時刻,你務必要穩定軍心,千萬不能讓這楊樹楷亂了軍隊。天籟『小說.『2”
薛大鵬說“這楊樹楷手段極其高隱蔽,又善於揣摩籠絡人心,馬金海一天從早到晚,緊隨著楊樹楷的屁股轉。”
王玉傑淡淡一笑,說“楊樹楷在遼東前線待了近二十年,對洪承疇的一套兵法謀略極為熟悉,而今,又極力仿效其人,真可謂機關算儘太聰明。”
薛大鵬憂心忡忡地說“我們辛苦訓練出來的軍隊,可不能讓這楊樹楷掌控,否則,你我就會受製於他人。”
聞言,王玉傑想,這薛大鵬再也不是昔日頭腦簡單的一介武夫,學會思考問題了,真是士彆三日,當刮目相看。
待日後起兵,應該重用他,讓他儘快成為獨當一麵的統帥,畢竟,他是跟隨自己從陝西渭南殺出來的難兄難弟,不重用他,再重用何人呢?
儘管目前和白經庚父子聯手,但王玉傑明白,這白經庚心機深沉,非常人可比,不得不暗中提防,況且,白文彪又下落不明,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這時,白文貴急衝衝地走了進來,說“王大人,我爹被楊樹楷抓走了,你要想辦法救救他。”
自從進了知府衙門,白文貴比以前成熟多了,說話辦事極有章法,深得王玉傑喜歡,但與生俱來的書生氣,還是沒有完全改變。
從白經庚和王玉傑的言談中,他隱隱約約看出了一些端倪,但又不敢肯定,隻好冷眼旁觀,細心觀察。
如果有朝一日,白經庚真要跟隨王玉傑起兵謀反,那他一定會極力勸阻的,作為大明王朝的子民,絕不可做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當白文貴聽說白經庚楊樹旺等人,被楊樹楷抓走的消息之後,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趕緊來知府衙門找王玉傑商量。
王玉傑看著心急如焚的白文貴,冷靜地說“彆急,文貴,我和薛參將正在商量,如何解救白先生等人。”
白文貴來回走動,嘴裡不停地說“這楊樹楷是楊樹旺的親哥哥,他怎能做出這樣的事情呢?真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薛大鵬露出一絲嘲笑,不冷不熱地說“俗話說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這楊樹楷第一把火,就燒到自家兄弟的頭上了,拿自己的親弟弟開刀,有何不可思議的?”
此刻,王玉傑心中已經有了對付楊樹楷主意,笑著說“你們兩位先回吧,待我考慮一下,如何營救白先生。”
薛大鵬白文貴走後,王玉傑靜思片刻,而後,來到臥室,見丁茹娟正在燈下看書,便笑著說“夫人真是用功,這麼晚了,還不休息?”
丁茹娟合上書,輕輕一笑,不無撒嬌地說“我在等你。是不是又出事情了,咋回來的這麼晚?害得我也睡不好覺。”
王玉傑邊脫衣服邊說“你說對了,還真出事了。昨天晚上,白經庚溫師爺被楊樹楷抓去了,真令人頭痛。”
丁茹娟略一吃驚,趕緊問道“這楊樹楷是新來的監軍,上任還沒有幾天,怎會抓白先生呢?膽子也夠大的。”
王玉傑說“方才白文貴來衙門,要我解救白先生,可這楊樹楷,我又不熟悉,不知如何行事,夫人你能不能出一個好辦法?”
丁茹娟說“如果我爹還活著,那就好辦多了。我聽我爹說起過這楊樹楷,是他當年的學生,人很聰敏,就是心眼子太多。”
王玉傑心中一笑,暗道,終於說到丁一民和楊樹楷的關係了,等一會兒,就把事情的真相說出來,如果楊樹楷認了丁茹娟這個親生女兒,那麼,事情就好辦多了。
想到這裡,王玉傑說“丁先生對自己學生的評價,是非常準確的,這楊樹楷就是心機太深,如果不是薛大鵬彙報此事,我這個知府大人也不知道會有這樣的事情。”
丁茹娟問道“白府可是胡楊台的名門望族,人多勢大,這白經庚又是你的老朋友,不能不救。”
王玉傑故作十分為難地說“白經庚是我的老朋友,楊樹楷是朝廷委派的監軍,我夾在中間,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為難死了。”
話音方落,王玉傑竟長歎一聲,露出一籌莫展的樣子,眼睛密切注視著丁茹娟的麵部表情變化。
丁茹娟不知深淺地說“你明天不妨去找一找這楊樹楷,向他要人,看他如何說?”
王玉傑說“如果他不放人,那又該如何做?總不能和他當麵撕破臉皮吧?如果到了這一步,以後就很難相處了。”
丁茹娟輕輕一笑,說“誰讓你和他撕破臉皮的?好好跟他說,我想,楊樹楷新來乍到,總會給你這個知府大人留一點兒情麵的。”
王玉傑搖搖頭,說“你認真想一想,他背著我和薛大鵬,領兵抓走了白經庚等人,這不是明擺著把我這個知府大人沒有放在眼裡嗎?”
丁茹娟一聽,也不好再說什麼,隻是看著王玉傑,少頃,才說;“那可怎麼辦?就眼睜睜地看著楊樹楷為非作歹而束手無策?”
王玉傑嘿嘿一笑,湊近丁茹娟,悄聲說“還沒有走到山窮水儘的時候,辦法倒有一個,就看能不能實行?”
丁茹娟輕輕推了一把王玉傑,疑惑不解地問道“什麼好辦法?你趕緊說出來,讓我聽聽。”
王玉傑略一猶豫,拿出了白經庚交給他的那封信,鄭重地說“這是你父親丁先生留下來的。”
丁茹娟接過信,見是父親丁一民的親筆所書,眼淚不由得流了出來,哽咽地說“父親死的好慘,為大明王朝流儘了最後一滴血。”
王玉傑點點頭,感慨地說“丁老先生真是大明的忠臣,如今,像他這樣以死報答朝廷的人,已經不多了,可以說,寥寥無幾。”
少頃,丁茹娟止住哭聲,指著信,問道“這是父親寫給楊樹楷的親筆信,你將它交給我,要我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