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裂大明!
牛金星繼續說“同時,臣又派人前去漢中成都一帶實地了解,也是如此實情,所以臣才鬥膽提出這個建議。天籟小說『”
“為何漢中守將馬國理沒有奏章呢?”
牛金星如實應答道“臣不知。”
還未等李自成說話,權將軍劉宗敏大聲嚷道“我看牛大學士的這個主意非常好。聯合明朝的錦江侯楊展,東西夾擊,共同對付張獻忠這個王八羔子,趁機奪取成都,將川陝連成一片。”
大軍師宋獻策不想再與牛金星意見相左,他已經領教了這位新朝大學士的手段,此時也朗聲說道“大學士的這個建議是完全可行的。我王可派漢中馬國理將軍率兵進攻張獻忠,殺一殺他的氣焰。”
緊接著,宋獻策說出了大漢末年三國時期的一個故事。
曹操已得東川,主簿司馬懿進言勸道,劉備以詐力取劉璋,蜀人尚未歸心,今主公已得漢中,益州震動,可進兵攻之,勢必瓦解。智者貴於乘時,時不可失也。
曹操歎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隴,複望蜀耶?謀士劉曄也勸道,司馬仲達之言是也。若少遲緩,諸葛亮明於治國而為相,關、張等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守關隘,不可犯矣。
曹操沉思片刻說,士卒遠涉勞苦,且宜存恤,不宜再出戰。
就這樣,曹操錯過了平息西川最好的機會。”
李自成聽後笑著說“曹操確實應該趁熱打鐵,不應錯過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劉宗敏急著問道“後來如何?”
宋獻策說“曹操拋下四川不顧,率部去攻打逍遙津。戰後,曹操想再次進軍西川,同眾將官商議說,此時可收西川否?”
大家都聚精會神地聽著,仔細思索著這則故事裡包含的深意。
宋獻策繼續說“劉曄苦笑著答道,今蜀中稍定,劉備已有提備,不可再擊也,不如撤兵去救合肥之急,就下江南。於是,曹操隻有退兵,留夏侯淵張頜守漢中。”
劉宗敏笑著罵道“他娘的,這曹操也夠笨的。如果是老子,早就殺進成都了。”
眾人都極其快活地大笑起來。
此時的曹操老了。這裡的老不是指年齡,不是老驥伏櫪那個老,而是一種在於內心的滄桑厭倦和疲憊。
連年的征戰特彆是赤壁大戰之後,破馬滅張魯的這幾年這幾仗,那顆曾經不已的壯心裡的烈火漸漸熄滅了。
是的,此時曹操的心已經老了,沒有了如日中天的氣勢與激情,論英雄的豪情,觀滄海的壯誌,賦赤壁的雄心,到如今都隻剩下了一抹晚照。
這是,綿侯田建秀問道“攻下成都以後,如何對付楊展?”
牛金星斜了一眼對方,不冷不熱地說“真到那個時候,這楊展如果投降我大順王朝,則萬事俱休,否則,就命令馬國理消滅他。”
李自成點點頭,說“大學士說得很好。”
劉宗敏也大聲嚷道“那個時候,崇禎都被我們趕出了北京城,還怕他個錦江侯不成?”
眾人又一次大笑起來。
站在宋獻策身邊的製將軍李岩心中暗想,牛金星提出的這“聯合楊展,攻取成都”的建議,確實很有戰略眼光,但不是時候。
如果大順軍停止進軍北京,甚至修書和好於大明崇禎,再與大明楊展聯手,東西夾擊,直取成都,不失為一條上上之計。
可如今既要東征北京,又要西攻成都,兩線作戰,分散兵力不說,萬一有一麵失利,這豈不是引火燒身嗎?
再說,漢中守將馬國理乃平庸之人,豈能承擔如此戰略重任?如果是原先的守將賀珍,文武兼備,也許還能夠勝任,可賀珍與張獻忠作戰時,儘管取得了保衛漢中的勝利,但他已經光榮戰死漢中城頭好長時間了。
見李自成有出兵成都之意,眾人都讚成牛金星的提議,李岩隻好附和著點點頭,儘管他心中不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