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裂大明!
李岩看著紅娘子極為純真的臉,心想,這裡麵的是非曲折,哪是你一個婦道人家懂得?就是我說了,你也不會明白的。天『』籟小說.2
當然,李岩絕不會把自己和牛金星的政治見解,自己和李自成的戰略分歧,以及自己目前在大順朝的地位等,說給妻子聽。
因為,他很清楚,儘管紅娘子久曆江湖,經過不少事情,但是一個非常單純善良的女人,極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特彆是波詭雲譎極其複雜多變的政治,對她來說,就是一團剪不斷理還亂的亂麻。
再說,大順朝的皇後高桂英對紅娘子非常好,這使得自幼失去父母飽嘗人間冷暖炎涼的紅娘子感激涕零,心中視李自成高桂英夫婦為自己的親哥哥親嫂嫂,去年在長安家中,兩人生的那一場劇烈的衝突,就是極為典型的一例。
夜半時分,李岩被一聲輕微的響動驚醒了,急忙睜開眼,就見一個黑影閃身出了大帳。他趕緊一躍而起,手提漓泉寶劍,追了出去。
大帳之外,殘月高懸,寒風呼嘯,午夜的寧武關,顯得更加巍峨雄壯,紋絲不動地聳立於天地之間,猶如一隻身軀極其龐大的猛獸,威嚴可怕。
李岩緊隨黑影,來至一處極其僻靜之地,就見那黑影猛然停住腳步,麵對李岩而立,等其靠近,揮動一雙利掌,踏雪過山路,惡狠狠推過來。
瞬間,李岩就感到一股強勁淩厲的冷風撲麵而來,逼得他連退數步,天邊獨樹高原,才穩住身形,急忙喝問道“閣下是哪路朋友,引我到此,有何指教?”
黑影不答話,飛身躍起,策杖桃林西日斜,左腳一縮一伸,宛如飛龍在天,張牙舞爪,右腳急急踢向對方前胸。
李岩見黑影招式怪異,凶狠淩厲,暗含置自己於死地之意,絲毫不敢大意,撥出漓泉劍,一記落落長鬆夏日寒,刺向黑影腹部。
見狀,黑影忽的閃身,抽回右腳,龍飛九天,閃開劍鋒,隨即身形倒懸,桃紅複含宿冷雨,右掌前攻,左掌橫切,左右開弓,快如雷電,密似疾風,擊向對方頭胸。
李岩揮舞寶劍,施展從嶽家槍演變而來的劍法,忽而柳綠更帶朝煙,忽而鶯啼山客猶眠,緊緊旋繞黑影,與其大戰在一起。
不久,黑影見李岩劍法高,自己一時不能取勝,便虛晃一招,春雷驚蟄始,避開劍鋒,向遠處奔去。
此刻,李岩殺得性起,哪裡肯放過這不之客?大吼一聲,提著漓泉劍,竹溪村路板橋斜,緊追而去。
黑影不緊不慢,不疾不徐,始終距離李岩約有十步之遠,不一時,就將其引入一片小樹林之後,忽而不見了身影。
李岩緊靠在一棵樹上,極目搜尋,不料,一陣簫聲隨風傳來,淒涼而悲愴,其中夾雜著隱隱約約的殺伐之音,不失悲壯之色。
片刻,李岩見樹林中沒有異樣,便循著簫聲,走進樹林,這一塊獨立凸起的岩石上,見一條黑影背對著自己,正在心神合一地吹簫。
未及,李岩就聽出來了,黑影吹得是簫中名曲《泛滄浪》,便不再前行,靜靜地立於原地,迎著撲麵而來的寒風,緊盯著黑影,仗劍欣賞。
據說,這《泛滄浪》乃南宋末年傑出的音樂家郭沔所創,是其代表作《瀟湘水雲》的序曲。
三百多年之前,蒙古大軍在窩闊台率領下,高舉長刀,馳騁戰馬,如一股洪流,浩浩蕩蕩地從西北部高原進入江南平原,給偏居一隅苟延殘喘的南宋致命一擊,終結了其曆史統治。
此時,郭沔隱居於湖南衡山,在瀟湘二水交流會合之處,每天看見九嶷山被雲水所蔽,奔騰盤旋,幻化流淌,心中感慨萬千,從而引起了他對山河殘缺世事飄零的濃濃愁緒,創作《瀟湘雲水》曲以寄眷念之情。
不時,簫曲結束,餘音悠長,久久回旋於樹林間,給遼遠空曠的天地增添了一層悲壯之色。
李岩懷著無限惆悵之情,暗自長歎一口氣,輕輕走到黑影身後,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師傅。”
坐地虎侯國耀沒有回頭,凝視著無邊無際的天地,沉聲說“事已至此,你有何打算?”
李岩略一思索,冷聲說“弟子準備采取師傅說的第二條計策,在大順軍進入河南河北之際,就帶領李牟等人,脫離李自成,返回杞縣。”
侯國耀不動聲色地問道“年前,你寫信給我,我讓李牟傳話於你,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你為何采納中策?”
李岩沉重地歎了一口氣,說“師傅的第一條計策,是讓我爭取留在長安,趁李自成東征之際,占領長安,這一條,弟子不忍心做。”
侯國耀知道李岩的秉性,輕輕長出一口氣,片刻,又接著問道“那第三條呢?”
李岩看了看黑沉沉的樹林,說“弟子想,等李自成打下北京,再背叛他,是不是有點遲了?這一條,我不能做。”
侯國耀冷笑數聲,問道“第一條,你不忍心做,第三條,你不能做,就隻好采取第二條了?”
李岩點點頭,說“師傅說的很對,弟子想在半路上脫離大順軍,這樣,於李自成於我,都有好處。”
侯國耀心中一亮,說“李自成兵鋒正盛,很快就會打到北京,而你的處境,隨著他的勝利,也會越來越艱難,甚至有性命之憂。”
聞聽這句暗藏殺氣的警告之語,李岩暗暗吃了一驚,急忙思索起來,片刻,才小心翼翼地問道“師傅何出此言?”
侯國耀依舊背對著李岩,用充滿憂慮的語氣,冷聲說“暫時的勝利會極大地蒙蔽一個人的眼睛,也會極其深刻地影響他的思維判斷,而現在的李自成就處於這種狀態之中。”
李岩急忙問道“師傅的意思是說,李自成取得的這些勝利隻是暫時的,不會長久?”
侯國耀反問道“你在大順朝為官,天天和李自成在一起,對其了如指掌,焉能不清楚?”
李岩點點頭,說“李自成這種孤注一擲的行動,確實有極大地風險。而今,就看遼東的滿清,多爾袞是否會聽到風聲,起兵南下。”
侯國耀說“多爾袞之才之識,不遜於其兄皇太極,山海關內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他豈會袖手旁觀,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