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海洋銃_海霸天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海霸天下 > 第264章 海洋銃

第264章 海洋銃(1 / 1)

海霸天下!

?米涅槍和米涅彈是以發明者的名字命名的。

米涅彈的彈體材質為鉛質,彈體前端為圓錐形,彈體為圓柱形,直徑略小於槍膛內陽線的直徑,這樣裝彈就很容易。彈體底部有個圓錐形的空洞,用一個木塞堵住洞底,發射時,火藥燃氣壓迫木塞擠進空洞,使較軟的鉛質彈底被迫膨脹,嵌入膛線,封閉住彈頭和槍膛之間的空隙,使火藥燃氣無法外泄,增大了膛壓和火藥推動力。

其實,槍和炮的地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在米涅槍和米涅彈出現之前,火炮是戰爭之神,之後,米涅槍和米涅彈的出現,既解決了前裝線膛槍裝彈速度慢,又解決了滑膛槍射程和精度太低的問題,使步槍超過火炮,成為當時戰場上的決定性武器。正是由於江海洋知道米涅槍和米涅彈的巨大優勢,所以,他很早就給匠作營布置了這個研發項目,並了米涅槍和米涅彈的三視圖和詳細說明材料。

米涅槍所有的零部件裡麵,帶膛線的銃管是最重要的部分,由於技術條件的製約,對於銃管內的膛線,暫時還不能進行機械化的流水線生產。

江海洋在腦海中經過篩選,選定了早期美洲殖民者製造膛線的鉤刀拉削法。

鉤刀拉削法雖然是半機械膛線加工方法,但采用的工具是很簡單的手動木質機械,課題小組自己就能製造,於是,他將鉤刀拉削法的木質機床,繪製成三視圖交給火銃課題組。火銃課題組很快就複出了這種機床,並對機床又進行了改造,已經可以用來加工銃管了。雖然使用鉤刀拉削法加工一支好銃管,為使拉槽更細、更精密,每條陰膛線要拉削一百次,甚至更多次才能達到要求,但目前仍無更好方法。

在海上航行的時候,匠作營進行不太精細的研製工作,靠岸的時候,進行精細的研製工作,經過兩個多月的研製,已經完成了米涅槍和米涅彈的理論,和一些零部件的研究工作,隻剩下銃管等關鍵部位的製作。骷髏幫到達鯊魚島後,匠作營終於用鉤刀拉削法,成功地造出米涅槍和米涅彈樣品。

江海洋非常興奮,立即給樣品命名為“海洋銃”和“海洋彈”,先將這個可以永載史冊的機會占了。

他對樣銃進行了試射。

他記得,後世的網上說,法軍裝備的米涅槍最大射程達到918米,並在550米內可以保證精確命中,而試射顯示,樣銃的射程和精度,隻是接近於原來的米涅槍。

由於他是特工,本身就對槍械等武器很精通,而且,他從小就對槍械感興趣,所以對槍械不是一般的精通。於是,他對樣銃的口徑、銃管長度、子彈重量和彈頭形狀、照門和準星等方麵,進行全麵而深入的校對和驗算,然後進行科學的調整。例如,將銃管的長度調整為351寸、將銃管的口徑調整為8毫米)、將膛線的纏距數值調整為1:125等等。

眾所周知,後世的子彈尖形狀都是尖圓錐形。

其實,起初子彈不叫子彈,而叫彈丸,因為子彈是一個圓球形的鐵丸或者鉛丸。火炮的炮彈也是這樣,發射的炮彈都是一個圓鐵球。後來,人們認識到,不論圓球形的子彈還是炮彈,在飛行中,受到的空氣阻力很大,於是都改成了尖圓錐形。

米涅槍使用的子彈,前端為鈍圓錐形。

江海洋將子彈前端改為尖圓錐形,這樣,減小了空氣阻力增大了初速度,即增加了射程。彈體外層依然采用鉛製,但在彈頭內部的前端,增加一個鋼芯結構。這樣,就增加了彈頭前端的重量,使彈頭具有更好的指向性和穩定性,也增加了彈頭的侵徹力。

另外,他對進行壓縮,將子彈也改成了像燧發槍一樣的紙彈殼,這樣,既提高了裝彈速度,又增加了射程。他將照門和準星,也按照後世的狙擊步槍進行了調整。

也許有人不太清楚照門和準星有什區彆。

照門和準星都是瞄準裝置的一部分,照門通常位於火槍的表尺上,與準星相互構成瞄準基線,用以瞄準,準星位於火槍的槍口上部。

在後世,狙擊步槍一般都沒有照門和準星,因為都帶瞄準鏡,實現了光學和紅外瞄準。江海洋也準備給海洋銃配備瞄準鏡,但不可能每支槍都配備,因此,海洋銃必須有照門和準星。他做的這些,在後世根本不算什麼,但在古代超前的不是一星半點兒。

除了上述這些外,造槍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材質。

雖然中國很早就發明了冶煉技術,但後來卻遠遠落後於西方。

曆史上,鋼鐵冶煉經曆了塊煉法、炒鋼、百煉鋼、灌鋼、坩堝煉鋼法等一係列的演變。但無論是哪種冶煉方法,其主要目的都是為了是排除夾雜,灌鋼法是中國古代煉鋼技術上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不過,鋼鐵冶煉技術質的飛躍是近代的事情。

1740年,英國b亨茨曼開設坩堝煉鋼廠,首次以冶煉法煉得鋼;19世紀末,電能登上冶金曆史舞台,熔鹽電解法和水溶液電解法出現了,能產生高溫和控製冶煉氣氛的電爐製造出來了,從此,冶金技術大步前進,發現並生產出了一係列新金屬和新合金。

冶煉技術的關鍵是高爐、耐火磚和坩堝的製造。

在明朝,冶煉技術非常落後,遠遠不如西方,因此,才會對紅夷大炮求賢若渴。在匠作營成立之初,江海洋就將後世的冶煉技術傳授給鋼鐵組。雖然他在冶煉技術方麵不是很專業,但他至少知道原理和方法,這就為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後來有了死神號,死神號上有一個小型煉鋼爐,這給鋼鐵組了極大的便利條件。有江海洋在一邊指導,再加上鋼鐵組的群策群力,經過幾個月的科研公關,現在,鋼鐵組的研製已經初見成效,雖然還沒有完全達到後世的煉鋼標準,但比起這個時代卻強太多了。

霹靂炮、霹靂彈及其他一些武器設備用的鋼鐵,都是鋼鐵組的手筆。

江海洋知道,製造銃管的鋼不是越硬越好,所以他囑咐鋼鐵組,打造銃管的鋼不能隻追求堅硬度,還必須有韌性,否則,太硬的話會造成金屬太脆,銃管使不了多久就會炸膛。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槍的質量除了技術和材質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工具。他知道,鉤刀拉削法在加工時,會在拉槽裡麵產生較多,隻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得見的刮痕,影響銃管的壽命。現在,他正和火銃組研究,準備在鉤刀拉削法的基礎上,再結合膛線頂錐擠壓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鉤刀拉削法是二代技術,那膛線頂錐擠壓法是三代技術。其實,膛線頂錐擠壓法,就是對鉤刀拉削法加工出來的銃管,進行二次加工。

膛線頂錐擠壓法的具體方法是根據鉤刀拉削法,製造出銃管的陰膛線,再製作一根比陰膛線略粗的硬質合金彈頭形頂錐。然後,利用強大壓力,使頂錐通過槍膛內的陰膛線,頂錐外表凸出部擠過已經拉削出的陰膛線時,膛內壁在拉削時產生的刮痕,就會因為被頂錐的堅硬與平滑的表麵擠過,而變得光滑,這樣,就增加了金屬密度和硬度,從而使銃管的壽命成倍延長。

膛線頂錐擠壓法雖然好,但需要使用鐵質機床和一些相關設備,才能操作,目前,匠作營正在研製之中。他傳授鋼鐵組後世的冶煉技術,不僅是為了煉鋼,更重要的是為了煉合金。這樣,日後他不僅可以解決銃管的膛線問題,而且可以解決火炮的膛線問題,從而製造出線膛炮。

解決銃管問題,還有火銃的組裝問題。

由於這個時代的火銃使用黑火藥作為,銃管就需要定期拆卸進行清洗,所以,銃管與銃身的固定也是個重要問題。

明代早期,銃管與銃身的固定采用鉚接,因製造不便,後期采用兩段銅箍固定,雖然清洗不便,卻縮短了鳥銃的製作時間。到了清代,學習土耳其的方法,固定銃管用細繩子捆紮。即在一支銃上分成幾段,紮上一種牢固的細棉繩,在清洗銃管時,隻要解開繩子就能取下銃管,但繩子容易被射擊後熾熱的銃管烙斷。

這些都是技術問題。

有很多技術的科技含量不大,但問世卻比較晚,或者升級和普及較晚,例如螺紋。

其實,早在公元3世紀,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就發明了螺紋。

這是一個裝在木製圓筒裡的螺旋狀物體,旋轉起來可將水從下麵提升到上麵,對田地進行灌溉,古羅馬人用它給礦井排水。直到15世紀才出現了第一個螺釘,1550年有了木螺釘,但直到1774年才發明了螺絲刀。1936年,亨利飛利浦為十字槽釘頭的螺絲釘,申請了專利。

即使在21世紀,很多人也不清楚一字槽螺釘和十字槽螺釘的區彆。


最新小说: 快穿生子:攻略對象非人類 【五夏】夏油傑如何回頭 機器人不語,隻是一味的養娃 江湖門唐門 終極惡女:為理留下來 小漂亮npc美貌值爆表 逃亡遊戲:我真不是殺人犯! 火紅年代:娶資本家小姐卻被罵賠錢貨 重生六六年:趕山致富,把妻女寵上天! 四合院之小小中醫帶著寡婦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