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霸天下!
?江海洋一出場,亂哄哄的會場逐漸安靜下來,眾人都將目光投到了他身上。
江海洋也不廢話,他像個大將軍一樣,用馬鞭指著地圖,直接說出了自己早就已經製定好的進攻計劃“根據探子報告,在牛津城裡的王軍隻有一千多人,係王軍留守的一小部分人和城中投靠王軍的保皇黨勢力,而我軍有五千多人。在兵力對比如此懸殊的情況下,王軍不敢出城主動進攻我們,隻能死守並派兵求援。我的計劃是圍殲守軍,這樣,才能徹底封鎖牛津城被攻占的消息。
我們擁有強大的騎兵,這就給圍殲城內的王軍了方便條件。
下麵我說一下攻城計劃。
我決定將牛津城的南城門作為主攻方向。倫敦在牛津城的東麵,倫敦附近的王軍回牛津城時,必然會走東城門,如果我們從東城門攻城的話,一定會留下痕跡,容易被王軍發現。南城門外沒有重要的城市,而且地勢比較開闊,城內的王軍想不到我們會從南城門攻城,這樣,可以打王軍一個措手不及。另外,南城牆上的火炮數量較少,這會使我們在攻城時減少傷亡。
我是這樣部署兵力的
鐵騎軍的步兵一、二、三團以及我的神銃班和尖刀排,布置在牛津城的南城門外,作為主攻力量。其中步兵一團負責佯攻,二團作為預備隊,我的爆破隊負責炸開城門後,三團攻入城內。城內的王軍數量本就很少,南城門被攻破,我軍衝入城內後,王軍肯定會四散奔逃,鐵騎軍騎兵一、二、三團和我的親衛營,分彆布置在牛津城的其他幾座城門外,負責消滅從城裡出來的,從而達到全殲敵人。
我這樣布置兵力是有目的的。
一,這樣可以展示我軍人多的優勢,讓守軍失去守城的決心,動搖其軍心;二,如果守軍突圍的話,我軍可以憑借騎兵多的優勢,予以追殺和圍殲。
具體的攻城計劃是這樣的。
步兵一、二、三團分彆布置在兩座南城門外,讓守軍分不清我們到底主攻哪座城門。步兵一團進攻其中一座南城門和城牆,吸引守城士兵的火力和注意力,此時,由爆破隊炸開另一座南城門,然後,等候在這座南城門附近的步兵三團,一鼓作氣衝進牛津城,消滅城內守軍。鐵騎軍騎兵一、二、三團和我的親衛營,分彆布置在牛津城其他幾座城門外,負責阻擊和追殺逃跑的敵人。
這樣,就可以將所有守軍全部消滅,為後期的封鎖消息創造條件。
聽了江海洋的進攻計劃後,奧利弗和所有軍官都被徹底折服了。江海洋的攻城計劃,是建立在眾多信息基礎之上的,他不僅從斥候那裡,了解了王軍目前正在倫敦附近激戰,而且還派尖兵潛入牛津城,了解了城內的兵力布防等情況,甚至,連牛津城的城牆和城門的情況,都做了調查。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才有的放矢地製定了攻城計劃,又如何能不讓眾人佩服呢?
奧利弗本就已經對江海洋佩服的五體投地了,所以,他立刻同意了其的進攻計劃,並定於次日進攻牛津城。
11月9日,天氣格外的晴朗,陽光明媚。
一大早,奧利弗就接到了連夜趕回的斥候報告,說王軍和議會軍經過數次交戰,目前,已經推進到距離倫敦隻有十多英裡的地方了,現在,仍然還在和議會軍交戰。
奧利弗心裡這個高興啊!顯然,王軍根本不知道退路已經被鐵騎軍堵死了。
他立刻將消息通報給江海洋。
這個消息早就在江海洋的預料之中,現在不過是得到了確認而已。他認為,此時王軍和議會軍激戰正酣,根本無暇他顧,而且已經遠離牛津城,無法得知牛津城的消息。現在就是進攻牛津城的最佳時機,所以,仍然按照昨天的進攻計劃,於今天攻城。
早晨七點鐘,鐵騎軍步兵一、二、三團在牛津城的南城門外1500米的地方,開始列隊。
這個距離處於牛津城火炮的威脅之外。
奧利弗站在隊伍前麵,望著密密麻麻的的隊伍,他感覺意氣風發。他雖然將整個戰場的指揮權交給了江海洋,但他負責指揮步兵一、二、三團,按照江海洋的布置攻城。
牛津城比伊利城要大多了,城牆約有七八米高,但牛津城也隻是英國普通的大城市,估計,即使是英國首都倫敦的城牆,恐怕頂多也就十米高左右,和明朝北京的城牆比起來的話,就是小巫見大巫了。不過,救擁有爆炸彈這樣的大殺器,就算是炸開北京的城牆也不是問題。
很快,牛津城守的軍就發現了城外的敵軍。
當守軍發現,南城門外不僅有數千之多的敵軍大兵壓境,並且,還攜帶了攻城車、攻城錘、雲梯等攻城設備,準備攻城時,就都害怕了。牛津城內的守軍隻有可憐的一千多人,而且,還是七拚八湊的烏合之眾,雙方實力對比懸殊,破城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於是,守軍就從牛津城其他幾個城門,分彆派出斥候去搬兵求救。牛津城內的守軍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實在不行,就從牛津城其他幾個城門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