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台灣軍情_海霸天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海霸天下 > 第518章 台灣軍情

第518章 台灣軍情(1 / 1)

海霸天下!

其實,一個真正的軍事家,必須什麼都懂。

例如諸葛亮之所以用兵如神,就是因為他不僅精通軍事,而且熟知天文、地理,草船借箭就是利用天氣。再例如當年的孫臏,能在馬陵道大敗龐涓,也是因為熟知地理之顧。

從荷蘭在台灣的軍力來看,救國軍想擊敗荷蘭人沒有問題,無非是如何以更小的代價換取勝利,以及是否可以借此對荷蘭人進行更大的打擊。如今盛行夏季風,台灣的荷蘭人無法向巴達維亞荷蘭總部求援,救國軍也就無法實現圍點打援,更多消滅荷蘭有生力量的目的。而且,江海洋現在沒有時間與荷蘭人周旋,能拿下台灣島就足矣,日後,有的是時間對付荷蘭人。

世事變化無常。

當初,江海洋還指望攻占台灣時,他的西班牙總督老丈人能幫他一把,現在,他獨自就可以消滅台灣的荷蘭人,甚至,可以幫助老丈人解除荷蘭人對菲律賓的封鎖。但他沒有那麼好心,更沒有那個時間,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對峙對他是最好的局麵,可以將雙方都拖在菲律賓。

……

曾慶餘繼續介紹台灣的原住民情況。

島上的原住民部落分為十五社,社多者千餘人,少或數百人,約數萬人,除了大肚王國、琅嶠以外,各社皆無絕對的統治者。原住民係以個彆村社為政治實體,而有一群約定成俗的長老,或是精於作戰、狩獵的人物,作為村社對外交涉的代表。荷蘭人統治台灣後,藉由地方會議來挑選各社長。

殖民者慣用手段之一是大屠殺,荷蘭人曾多次屠殺島民,逼使島民簽訂和約,接受荷蘭人的統治。而且,荷蘭對漢族、高山等族人民,施行殘酷的殖民統治和剝削,在政治上,通過任命漢族和高山族“長老”進行統治;在經濟上,將台灣土地全部占為己有,向台灣人民強收高額地租。

常言道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台灣的情況說明,救國軍如果進攻荷蘭人,當地人不會攻擊救國軍,更不會幫助荷蘭人。救國軍不奢望有人幫忙,隻要沒有人添亂就可以了。

其實,軍事隻是實現政治的手段。

在後世,毛先生提出“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為當時形勢所迫;現在,江海洋采取“海洋包圍6地”的策略,也是形勢所迫。從眼前看,薩摩藩、琉球、荷蘭都是他的絆腳石,他要將它們踢開;從宏觀上講,日後他要稱霸海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都是絆腳石,他都要將它們踢開。而葡萄牙占領澳門、荷蘭占領台灣,就像在明朝身上插上一支吸血管,不斷地吸取明朝的血液來養肥他們,從而再吸血再強大,這是個惡性循環。明朝統治者無法站在這樣的高度看問題,因此,對他們占領澳門、台灣都麻木不仁。

之前,江海洋已經踢開薩摩藩、琉球,現在,輪到荷蘭了,不過,他必須考慮到巴達維亞的荷蘭總部的反應,如果其得知台灣遭到進攻,肯定會派兵增援或者事後進行報複。台灣島不像奄美島,非常大,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公裡;再加上救國軍剛占領,肯定做不到全方位防守;屆時,荷蘭人會有機可乘,他可不想陷入與荷蘭人無休止的爭鬥中去,因此他必須全盤考慮。

……

在後世,國有企業倒閉的隻剩下一些龐然大物。

國外總結我們國有企業的要弊端,就是拍腦門,江海洋想要占領台灣作為根據地,可不是拍腦門。如果沒有他的指導,恐怕,曾慶餘的情報會非常單一,隻有台灣的荷蘭人有多少人、多少槍炮而已。在他的指導下,現在,曾慶餘的情報涉很多方麵。

曾慶餘又彙報了台灣的農業情況。

台灣的農作物有棉花、靛青、麻、小麥、薑、煙草、土茯苓等,但種植都不如甘蔗和稻米熱絡,土地開墾集中於赤崁一帶。

甘蔗係荷蘭人農業展之重點,用於提煉外銷用的白糖、紅糖,主要銷地為日本和波斯,其餘則運回巴達維亞。起初,因稻米比甘蔗易受氣候、病蟲害的影響,耕種的人並不多。為了提升農產量,荷蘭人鼓勵漢人前來台灣開墾,並有計劃地用大劃船將漢人移民到台灣墾荒。到了164o年,因大6米價持續高漲,種水稻的人多起來,許多農民甚至放棄種甘蔗而改種稻米,並將米賣至大6。

曾慶餘彙報的台灣農業情況比較簡單,說明其這方麵的知識比較薄弱,畢竟其是漁民出身。

江海洋回憶了一下,後世網上台灣的農業資料

台灣大、小河川密布,由於台灣西部都是高山,大部分河流受到山脈走向的影響,往島嶼東方流入大海,形成衝積平原,因此台灣的耕地,集中在西部平原及東部狹窄的沿海地帶,占台灣麵積的24。但農業生產效率很高,盛產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質好、產量高。台灣的主要經濟作物有樟腦、蔗糖、茶、鳳梨、香蕉、蓮霧等,蔬菜品種過9o種,栽種麵積僅次於稻穀,水果種類繁多,素有“水果王國”的美稱。台灣的森林覆蓋率達到585,島上棲息著豐富多樣的野生動植物。

從後世的資料看,現在的台灣島還很原始,人為破壞不嚴重,有很大的開空間。

作為根據地,必須要保證吃飯問題,糧食當然最重要。

現在,奄美島雖然也開墾出一些耕地,但糧食產量根本無法自足,隻能依賴進口,給救國軍造成很大壓力。台灣島麵積36ooo多平方公裡,是整個琉球群島的七倍,耕地有86oo多平方公裡。在後世,台灣的糧食產量可以滿足近7oo萬人的吃飯問題,救國軍現有人口不到3o萬,就是再多2o倍也不成問題。台灣不僅可以保障救國軍糧食自給自足,還可以出口賺錢,這是江海洋看上台灣的一個重要原因。

他記得,曆史上直到19世紀初,台灣的居民才達到2oo萬人。他相信,隻要日後不出現老蔣跑到台灣的特殊事情,台灣的人口維持在數百萬人左右,吃飯永遠都不成問題。日後,他的目標也是台灣人口最多維持二三百萬人,這樣,養二三十萬軍隊不成問題,有了這些軍隊,他就可以稱霸世界了。

……

曾慶餘繼續彙報台灣的情況。

每逢冬季,會有大量烏魚回遊到台灣海峽產卵,因此,台灣的捕魚業也很興盛。漁民會先醃漬烏魚再賣出,或是加工製成烏魚子,每年約有數十萬尾烏魚賣到大6。

另外,台灣盛行獵鹿。

十七世紀早期,台灣西部平原多梅花鹿,已有原住民從事獵鹿。荷蘭人來之後,也積極從事獵鹿。鹿除了作食用以外,也製成各種鹿製品以供交易,或製成甲冑及各種服飾,以及藥用的鹿茸、鹿鞭;鹿皮主要銷往日本,鹿肉銷往大6。由於出口鹿製品的獲利頗多,大幅提升了鹿皮產量。1634年,台灣出口鹿皮1o萬張,引進陷阱後,1637年的出口量上升至15萬張,為荷蘭人帶來大量收益。

荷蘭人的獵鹿對台灣的動物資源破壞很大。

江海洋記得網上記載,一位荷蘭總督這樣說“台灣真是公司的一頭好奶牛”。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35個商館中,台灣商館上交的利益位居第二,占整個公司總利潤的255,年均運回荷蘭的財富達4o萬荷蘭盾,相當於4噸黃金。

在這個時代的生產力狀況下,這已是天文數字。

江海洋相信,救國軍占領台灣後,即使沒有台灣的條件,憑借他的能力,也會將救國軍的經濟搞好。有了台灣的條件,救國軍的經濟會越來越好。

曾慶餘又介紹了台灣的貿易情況。

荷蘭當局除了出口鹿皮及砂糖之外,也把台灣當作轉運中心來經營,做轉口貿易,貿易目標係獲取大6的金和日本的銀。因為日本極需生絲及絲織品,荷蘭當局用白銀從大6進口生絲,再轉賣到日本,以換取白銀。這也是荷蘭願意購買鄭氏令旗的原因。但最近兩年,鄭芝龍為獨占日本的生絲市場,抵製華商運絲到台灣。荷蘭人隻得從彆地進口,生絲貿易自此衰退。

這兩年,救國軍搶劫到駛往日本的荷蘭商船越來越少,也驗證了這個情況。估計,荷蘭人以為他們的商船都是西班牙人搶劫的,所以,一直忙著對付西班牙人。而鄭氏集團去日本的商船很多,也正因為鄭三炮、川娃子等人搶劫了他們的商船,才引來了他們的報複。

另外曾慶餘說,台灣經常爆天花、瘟疫,這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

最後,曾慶餘又介紹了澎湖列島的情況。

救國軍想要攻占台灣島,就不能隻考慮台灣島,因為,台灣島包括台灣本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烏丘列嶼、南沙群島的太平島與中洲礁及周圍附屬島嶼。在這些島嶼中,其他島嶼都可以不考慮,但必須考慮到澎湖列島。

原因有二

”第517章謀台灣“有所改動,因此,使第518章重複的有點多,請見諒。願意看517章的書友請閱讀。


最新小说: 我的真實模擬遊戲 驚!我的心理醫生是童話王子 黑暗!光明 死遁歸來,攻略的五個瘋批爭紅眼 枕中二十一克 1959:狗子打野太猛讓我家天天吃肉 權勢巔峰:從省紀委秘書開始 撿漏我是認真的,空間裡全是帝王綠 絕美校花的超級高手 不原諒!不回頭!重生八零嫁禁欲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