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霸天下!
“砰砰砰……”火銃聲和火槍聲交織在一起,分不出彼此。
“轟——轟——轟……”在火銃聲和火槍聲中,偶爾還夾雜著飛天雷的爆炸聲,使單調的火銃聲和火槍聲顯得不那麼單調了。
在不知不覺中,飛天雷的爆炸聲首先停止了。
沒有成堆的敵人出現,陸戰隊員們自然不投擲飛天雷了。
“砰砰砰——砰砰——砰……”接著,火銃聲和火槍聲也逐漸變得稀疏起來,很快也完全停止了,整個內城頂上一下變得安靜下來。
沒有一個敵人出現,火銃聲和火槍聲自然也停止了。
之前,雙方還打的不亦樂乎,現在一下安靜下來,讓遠征軍還有點不適應。大家麵麵相覷,不知道敵人這是怎麼了,為什麼不繼續進攻了。
有人說荷蘭人累了,肯定是想休息一會兒再打;有人說荷蘭人肯定是死光了,調援軍去了,一會再打;有人說荷蘭人被打怕了撤了,咱們應該一鼓作氣衝下去,占領上層。
後麵這個說法得到了大多數人的響應,甚至還得到一些基層軍官的響應,於是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肯定是荷蘭人被咱們打怕了。”
“那還用說,咱們遠征軍的武器這麼先進,荷蘭人不怕才怪。”
“咱們應該一鼓作氣衝下去。”
“對,咱們一鼓作氣衝下去,占領上層。”
……
其實在戰前,作戰計劃裡涉及到的所有戰術方法,遠征軍都訓練過,但陸戰隊員們和基層軍官不可能都記得,更不可能知道到了哪一步應該怎麼打,否則都成指揮官了。不過,如果真按照這些人說的做,雙方的位置將互換,遠征軍將遭受與荷蘭人進攻內城頂上同樣的損失,屆時,傷亡會比之前的傷亡加在一起還大。好在江海洋早就預料到這些,軍官們會嚴格按照作戰計劃執行。
軍官們立刻命令士兵們分成若乾戰鬥小組,沿著上層的城牆站一圈,每個炮眼上麵一組,每組4人。中層的兩個樓梯口和上層南北兩個門洞各由一個排負責。
陸戰隊員們接到命令才想起戰前確實這樣訓練過,紛紛照做。
隻見,所有人都先取出口罩,然後,用行軍壺裡的水弄濕蒙住口鼻。如果是後世人看見這個情景,肯定知道這樣做是為了防煙霧或者毒氣。
口罩當然是江海洋的手筆了。
其實,早在13世紀初,中國宮廷裡的侍者為防止氣息傳到皇帝的食物上,使用蠶絲與黃金線織成的絹布製成口罩。在《馬可·波羅遊記》一書中,也有口罩的記述。這種蒙口鼻的絹布就是原始的口罩,但不像後世的口罩那樣,用繩係或者掛在耳朵上。
現在,口罩已經被推廣到大陸了,因為大陸一些地方一直在鬨瘟疫,口罩是非常有效的防護手段。此外,江海洋還有一些實業項目也開始實施了,可以為他帶來源源不斷的銀子。
接著說內城頂上,沿著城牆一圈站著的戰鬥小組。
每個小組中的兩名陸戰隊員都攜帶兩個飛天雷彈藥袋,用繩子將自己吊在城牆外麵的炮眼兩邊;另兩名陸戰隊員留在城牆上,手拿柴火捆,準備遞給下麵吊著的兩名陸戰隊員,身後有人不斷地運來柴火捆。
顯然,這些柴火捆都是事先準備好的。
……
之前,熱蘭遮城所有能威脅到第一和第三艦隊的火力都被打殘,借著荷蘭人進攻內城頂上無暇他顧的機會,第一和第三艦隊排成兩列縱隊,已經分彆靠近到熱蘭遮外城西北角和內城東北角岸邊不遠的地方。江海洋早就預料到,荷蘭人進攻內城頂上會失敗,遠征軍下一步將發起奪取內城上層的進攻,各艦隊要為進攻部隊更強的火力支援,所以,他才命令兩支艦隊靠近到現在的位置。
各戰艦將側舷對著熱蘭遮城,使自己的火力達到最大化。各戰艦上的狙擊小組都瞄準各自負責的炮眼,掩護炮眼兩側吊著的陸戰隊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