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後周!
二一夜談
晚宴過後閒聊一會兒後,將軍讓下人安排他們客房就寢。
張神醫來到方毅的房間,一番客套之後便轉彎抹角地問方毅有關醫術的問題。他還局限在祖傳秘方時代,受醫學世家世代相傳的影響,以為方毅會保密不告訴他,沒想到他問什麼問題方毅都會很詳細的告訴他,儘管有很多他不能理解,卻又感覺到好像悟到了什麼東西。
張神醫見無論什麼問題方毅都能很仔細的給他解釋儘管自己有很多似懂非懂甚至徹底不懂便開始了滔滔不絕的敘說
“乾元三年(公元760年),老朽祖上就是因給元帥府行軍司馬李靜忠的弟弟看病,因診斷得是絞腸痧而無能為力,李靜忠的弟弟兩天後就死了。為此我家上下幾十口被李靜忠隨便捏造了個罪名,舉家流放到這邊陲大漠,幸被瓜洲曹氏家族收留,才在此安家近十代啊。我們世家也給人做清創手術的,隻不過那些都是四肢的外傷而已,麻服散、止血散經過世代改進配方也頗是有效,特彆是我家改進了配方的柴胡湯降熱效果奇好。但人肚子裡邊的五臟六腑俺們世代不敢擅自動刀啊。為醫之道最大悲哀莫過於自己已明確診出病人之症卻眼睜睜看著病人死去而無能為力,造孽啊……”
“張神醫千萬彆這麼說,急性闌尾炎,也就是絞腸痧本來就是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您能夠用中藥控製炎症繼續發展已經很不容易了。”方毅從兜裡拿出一張紙,用筆畫了個人體內臟簡圖,給張神醫簡要介紹了人體結構,介紹了各臟器的功能及關係以及大概位置。
張神醫很少在戰場上救治傷兵,但礙於情麵也經常給重傷員療傷,穿胸破腹的傷員也見過不少,雖然對這類傷員不能救治但對內臟器官並不陌生。他吃驚的看著這個比自己年輕二三十歲的人竟然對人體內部臟器有著如此透徹的了解,不禁問道
“敢問先生從哪兒來?貴處的大夫都像您一樣高深嗎?”因為張神醫已經兩次聽到方毅說自己隻是一個“普通的醫生”而已。
方毅說“如果說高深的話我們跟您比起來差遠了,您手指一搭馬上就知道病人是什麼病,能不能治。而我們隻能根據病人的臨床症狀或家屬詳細敘述才能判斷病人可能是什麼病,僅僅是可能。要依靠儀器進行進一步檢查或化驗才能確診病人病情。”
“儀器化驗?”
“……噢,就是通過機器觀察人體內部器官,根據性狀判斷器官部位有病變或是正常。就拿絞腸痧來說,我們根據病人的敘述症狀懷疑得此病時就會通過彩超(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查,或者通過血常規化驗,查看病人白細胞計數是否增多來進一步確認,而且還有百分之十、也就是一成的誤診率。哪像您手指一搭就能確定病人是什麼病。”
“方大夫你是說你不擅長把脈?”張神醫吃驚的問。
“很慚愧,不是不擅長,是不會,一點兒也不會。”
“那你們那兒的大夫怎麼給人診病?
“慚愧的很,我們那兒的大夫已經退化到離開儀器設備就不會給病人看病的地步了”
“啊?”
“是真的,我們那兒的儀器可以看到人腦袋裡邊,身體裡邊的東西,可以看到人的骨頭。還有通過化驗血液體液可以知道是什麼引起的感染等等”
“哦”
“就像你可以通過把脈就能知道將軍的女兒得的是絞腸痧,而我們隻能通過詢問知道病人腹疼、發燒、嘔吐等一係列症狀經過分析才能判斷可能是絞腸痧,而且僅僅是可能而已,雖然我們那兒有彩超看以看到闌尾,但也僅僅對部分患者可用。”方毅遺憾的說。
“您家府上……”
“不好意思,我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就我一個人是醫生。”
“……?”張神醫滿臉的詫異“難道說您也是從小就跟師傅學醫了?”
“不是,”方毅突然想起這一時期的大夫都是代代相傳的,偷師學藝的隻能是野大夫,或者從小被送入醫術家庭從家奴做起等等“是這樣,在我們那兒大部分大夫也都是從小上學,學習普通知識十幾年,進入大學以後才開始學醫的,而且我們學的隻是診斷學、藥理學、解剖學等等。然後通過實習積累臨床經驗,也是慢慢熬出來的……”
“解剖?”
“哦,就是先從蛤蟆、兔子等小動物開始動刀實驗,再通過屍體解剖進一步熟悉人體結構……張神醫,以後有機會你要不要在傷兵身上練練手?順便熟悉一下人體結構?這年頭隻要打仗就會有成堆的傷兵,對學習解剖極為有利的。”
“再說吧,我已經老了,笨手笨腳的,恐怕不能勝任。”張神醫又接著說“犬子也隨老朽行醫多年,今年三十有三,小兒子也近三十,可否跟隨先生學習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