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後周!
第一爐玻璃出爐了除了平整度不太理想以外彆的都挺好,當然,還不是完全的無色玻璃,還帶著淺棕偏淺褐等雜色,林岩王東林等商量覺得改變一下配方比例應該能解決。平整度、薄厚不均問題也被他們用土法解決——用木質材料製作一架簡易壓軋機,用截好的立柱鋼管灌充上沙子充當軋輥,兩端裝上木製把手先手動轉動,等鋼鐵出爐以後再替換。
大家自嘲的說“挺好啊,雖然平整度光澤度不能跟現代玻璃媲美,但建造玻璃大棚絕對一流!絕對要比那幾個塑料大棚結實耐用。趕緊把大棚建起來吧,沒有蔬菜吃的日子太難熬了。”
“最好再種些草莓。”
“可惜大棚裡不能種樹,能有水果就好了。”
“咱們大棚裡不是已經栽上果樹了嗎?聽說趙總帶的什麼種子都有。”
“哪兒啊,果樹要開春才能栽的。而且幾年後才能結果子。現在先在大棚內培育果苗,等清明前後才能移栽。”
“唉,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啊?”
“蔬菜最快恐怕也得倆月。”
“啊?再吃倆月的醃菜?我都快變成醃菜了!可憐的棒子也不知是怎麼熬過來的”
“知足吧,咱們的雞蛋牛羊肉可從沒斷過,還都是純綠色純天然的,你小子哪頓飯不是大塊的吃肉啊?”
“咱們不能搭建一座高大點兒的玻璃大棚嗎?這鬼天氣也許會把果樹苗凍死的。”
“木工廠那邊好像正在製作玻璃大棚的架子吧?過去提醒一聲做的高大點兒?”
“恐怕來不及了,這兩座大棚是我們下的料,隻有兩三米高。不過下一個可以高大一些的,原定長四十寬三十米的,高度可以設置為四米,等玻璃湊齊了就安裝。”
“四米也有點兒低了吧?我以前見過的保溫大棚至少有六七米高。”
“高度足夠了,蘋果樹也就兩三米高。”
“打王彪的戰利品裡好像有豆子吧?不能做些豆腐生一些豆芽嗎?”
“當然可以,大家不是都在忙嘛,哪有功夫弄這些。”
“打一些豆漿也可以啊,天天的牛奶羊奶都膩味了。”
“一天一兩杯你保證不會膩味,誰像你啊,一天一大桶,跟沒喝過奶似的。”
“知足吧你,咱喝這些牛奶羊奶絕對的純天然,一點防腐劑增稠劑都沒有。”
“趙總好像帶的有豆漿機的,還有麵條機、饅頭機什麼的。”
“林隊長和王總說不讓動用這些,說電機是稀缺品屬戰備物資能用石磨代替就不能動用電機,想喝豆漿好辦啊,回頭就跟廚房說一聲把豆子泡上,石碾石磨咱都有,又不用你小子去推磨!”
石灰也燒好了,現在就等著冷卻出窯。
第一爐磚出爐了,質量挺好,旺財和那些磚瓦師傅看到自己燒出來的紅磚驚訝的下巴頦都要掉了磚還可以這麼燒?而且跟以前燒的磚顏色不一樣,是紅色的,以前師傅們教的製磚燒磚技術在這兒統統用不上,原先做一窯磚需要幾個月燒一窯磚燒製又需要十天,現在一天就燒好了,而且這一窯的磚放在以前的磚窯十窯恐怕也裝不完。前幾天還在納悶想那麼多人在脫磚坯什麼時候才能燒完,現在看來磚坯脫的再多也不夠燒。還他能不驚訝啊?
李敏求王東林“王總,有這麼大的玻璃能不能給俺做一個穿衣鏡啊?咱營地一個大鏡子都沒有,都是巴掌大的小鏡子。”
江小峰譏諷說“臭美,在這破地方照鏡子給誰看啊?”
“笨!給彆人看還需要鏡子嗎?給我自己看行了吧?”
王東林說“行,我試試吧,水銀好像打王彪的戰利品裡就有,等玻璃平整度好了就可以做,你不想用哈哈鏡來照吧?”
“哈哈鏡也不錯啊,多做幾個高矮胖瘦的哈哈鏡也挺好玩啊,現在都快悶死了。”
“彆,你們好玩了,可彆把民工們嚇著!”
“王總,你看能不能做一些玻璃器皿啊?以後咱三酸一堿的時候需要很多瓶瓶罐罐的,煉焦的時候煤焦油也需要容器的。”
老王說“郝強、李林、張滿、薑俊、張國民他們這幾天都在玩玻璃,看看,這是他們做的酒杯、器皿。熟能生巧,多練習就可以了,也沒什麼技術含量的,很好學的。”
“那你們練習的時候就多吹一些,大小都要。”
“吹玻璃是個苦力活,可以讓民工們多學習了,他們應該很感興趣的,畢竟是個技術活。多找一些聰明點兒的民工來做。”
“不能用民工的,燒製玻璃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為避免技術外泄起見隻能用俘虜來做。回頭讓老鐘再找一些俘虜過來吹玻璃,這個他們也應該喜歡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