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後周!
當龍家人走進機器轟鳴的廠房時才發現剛才看到的那些根本不算什麼,機上正在車削加工的場景讓他們一行人個個目瞪口呆,飛轉的鐵器物件在削刀下竟然像泥巴一樣被隨心所欲的加工成精美的器物,在鐵器上打眼鑽孔竟然比在木頭上打孔都快捷…
龍家人交頭接耳一番後轉過來對鐘銳說“鐘大人,你們上次所說找匠師一事我們回去後也多方詢問打探,現在知道有部分人願意過來做工。鐵匠、木匠、銀匠及泥瓦匠都有,你們看什麼時候讓他們上工合適?”
王東林看到這些人進到廠房後走了過來“當然是越快越好,他們什麼時候能到?”
鐘銳趕忙解釋說“這是我們的總工程師王東林王總。”
眾人趕忙個個抱拳“王大人好,王總好。”
一番沒有營養的問候之後龍家表示儘快讓匠師過來。
龍家此行終於如願以償的帶回去了二百個小鏡子、二百個高腳酒杯和四百個玻璃茶杯和二十麵80x120的大鏡子,其餘二十麵大鏡子下次送貨時帶回去,共計白銀一萬六千兩。
後勤人員在登記往來賬目的時候發現龍家送來五千石糧食六千斤食用油僅拉回去一堆玻璃製品還倒欠他們四千兩銀子不免為龍家叫屈“一塊破鏡子換人家一百石糧食,咱們是不是太黑了?人家一桶三十斤的菜油才十兩銀子,咱一個破酒杯就十兩,無語……”
李林倒非常理直氣壯的說“這跟咱們幾億條褲子換人家一架波音一樣,這叫技術優勢,懂不?”
李彤說“龍家還在惦記著咱們大棚的蔬菜呢,當知道不可能的時候就試探性的問建一個種菜的水晶屋得多少錢,我們都沒法回答了。”
張滿自豪的說“的確沒法回答的,咱一座不到二分地的玻璃大棚就用了二三百平方的玻璃,一畝地按最節約的方式最起碼也得一千平方左右的玻璃,這年頭除了咱們誰建的起啊?要不財大氣粗的龍家看到咱們竟然用水晶屋種菜,還不氣的吐血啊?”
趙雪等人有點兒擔心的問“你說咱建這個玻璃棚是不是有點兒失誤啊?會不會給人一種玻璃不值錢的感覺啊?”
張滿說“那倒無所謂,問題是蔬菜咱得種,塑料大棚才能支撐幾天?一季下來恐怕就不行了,而且還不能有大風大暴雨,建玻璃大棚是必須的,而且恐怕還得再建幾座,俺們倒無所謂隻要有肉吃就行,你們這些人誰離得開蔬菜啊?不過這樣更好,更顯得咱實力雄厚財大氣粗。”
“調查一下在玻璃爐工作的民工的背景,適當控製一下他們的流動,杜絕玻璃技術外泄。”
張滿還是滿不在乎的說“不需要,玻璃爐一直是分工作業的,上料工也不知道自己填進去的是什麼東西,他們隻負責裝料。所有材料都是就地粉碎,各自運到集散地,各司其職的,而且全部是俘虜,他們不能出營地範圍,應該不會外泄的。”
鄭之航提醒說“還是小心點兒好,我們不能低估了那些工匠的智商,他們大都是這個時代的精英,隻是得不到重用罷了,如果彆人的玻璃也量產的話咱的玻璃就不值錢了。所以我們儘量彆讓他們離開營地。我說的離開是指跳槽,不是限製人身自由。”
張滿他們對戰俘有信心也是有原因的,那些工匠們告訴他說這些俘虜留在咱們這兒還有條活路,隻要讓官府見著那些俘虜就是死路一條而且還連帶抄家,一日為賊終身為寇,這輩子他們都在官府的黑名單上。而在營地他們雖說沒有人身自由是在服勞役,但吃的飽住的好家屬們也都聯係上了不用擔心,而且乾活的時候沒有人拿著鞭子抽打,幾十年來首次被當人看待。所以那些戰俘甚至把這些警察老爺當成了自己的保護傘忠誠度甚至比民工還要高。
張滿說玻璃窯爐本來就建在煉鐵爐旁邊,因為技術含量不高所以把工序分的很細,初級送料的人隻知道是送往煉鐵爐的,後期的幾個投料工都是俘虜而且特忠誠,他們原本就是附近老實巴交的村民被馬賊抓去以後也是受儘折磨被逼無奈才入夥的,因為膽小每次行動他們都落在後邊,他們知道被官府逮住以後就是死罪,所以隻能跟著馬賊一條道走到黑,結果沒多久就被抓了,現在他們心裡倒踏實了,也不用擔心家人會被馬賊報複。
“彆大意,年後他們就有自由了,到時候要防止彆人高薪挖咱的牆腳,”
“要是跟了咱們年的人還會為了點銀子背叛咱們,咱做人也太失敗了吧?鄭隊長,你對咱們有點信心好不好?這些人以後絕對可以成為咱們的鐵杆粉絲的。話又說回來,他們是上了官府黑名單的人,隻要被官府抓住會被立刻砍頭的,隻有老老實實呆在咱們這兒才是生路。況且在這兒吃得好住得好,家屬也都過來了為什麼要離開?”
木工廠倉庫還未完全完工他們就抽調部分民工在食堂旁邊修建了兩間浴室,室內修建一座大火爐用陶管做煙囪及散熱管。因為閥門問題暫時無法解決他們隻能用一大儲水箱帶幾個淋浴頭用木塞控製,使用前先燒幾大缸的熱水一次足夠十多人洗浴。
洗澡問題剛解決大家紛紛要求修建單元房,說新建的這些房屋隻能做臨時宿舍根本不能長期居住,現在既然鋼鐵有了水泥有了為什麼不一步到位修建單元房?直接建樓房帶廚衛的,哪怕是一室一廳的也行。既然到了這倒黴地方,而且還要在這兒住一輩子、為什麼不能讓大家住的舒服一些?現在民工那麼多又不缺勞力完全可以同時動工的。
孫莉紅等人說她們沒事時曾經查看過營區東門山坡下的泉水,經過簡單勘探,發現泉水源頭跟營地的落差足有三四米,直接用管道引過來就可以了連水塔都不用修照樣可以用上自來水,鋼管雖然暫時沒有,但鐵管、陶管已經有了完全可以開通自來水的。
鋼筋還沒有,鐵條倒可以拉製一些,就是強度差點兒,但隻要不是高層樓房,鐵條的強度已經足夠了,跟咱們剛修建的廠房一樣,用鐵條代替鋼筋。水泥強度不夠,但用於兩三層的小樓房還是足足有餘的。
大家一商量一合計決定由王東林趕緊設計澆鑄模具拉一部分鐵條做主筋趕製預製板。
一直沒有出聲的張帥說“房頂還是采用現澆吧,現澆比預製板更安全,預製板早就該淘汰的,唐山和汶川已經證明過了。這時期好像還有大地震吧?長城都被震垮了八百裡還編了個故事叫孟薑女的。”
“親,那是八百年前的事兒了,這會兒可沒秦始皇。”
趙一方林岩他們以前商議過,準備仿照川西碉樓或者是閩南土樓,把營地修成堡壘式住宅,即安全又實用,在冷兵器時代絕對是比較彪悍的住所,特彆是閩南土樓,整個內部連成一片,非常適合他們群居。但是經過這些日子的努力,火藥、兩響炮試射成功,其他武器也正在緊張的試製中,目前的火力已經足夠保證營地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大家還是習慣原先的單元式住房。
嘁嘁喳喳討論了半天,終於定下了大概結果——停下不急需的所有工程,立即開工修建單元式平房。為了采光好一點兒建成三排,每棟十套。考慮到大家以後肯能會很忙需要找家政小保姆等照料家務,決定把住房全部建成三室兩廳。上下水管道分彆采用鐵管和陶管,水龍頭因為這年頭沒有橡膠密封墊受條件限製,隻能采用銅質球閥,廚房采用蜂窩煤火爐用陶瓷管做煙囪,因暫時解決不了鍋爐的耐壓問題,室內采暖隻能采用水暖型暖氣片集體供熱,在單元房小院的圍牆外修建一個稍高一點兒的蓄水池和熱水房,這樣根據虹吸熱水管道可以通向每一個房間,這樣大家就可以在自己家裡洗澡了,反正現在不缺煤也不缺燒鍋爐的民工。室內照明全部采用led燈,亮度雖然低點兒但省電壽命長,比蠟燭油燈亮多了,最重要的是趙一方的物資裡這東西不少。鄭之航張朋等人設計圖紙,先把基礎部分設計出來,爭取明天就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