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後周!
純屬虛構,千萬彆當真
春耕結束了,王東林再次催促他們南山那邊的鉻礦和錳鐵礦儘快開工,鄭之航說他們已經把資料仔細研究過了,宋佳以前對那兒又比較熟,到這兒以後結合資料把那邊的礦脈情況已經了解的差不多了,而且也趁著士兵野外訓練的時候帶著民工過去實地勘探過,基本位置已經確定,隨時都可以開工。
資料顯示錳鐵礦礦脈上邊的覆蓋層平均隻有十幾米,完全可以采用露天方式開采,南邊兩公裡左右的蛇綠岩帶(鉻礦)基本呈裸露狀態,隻是地處十幾米高的半崖上,施工略有難度。
問題是開工前的安全工作怎麼辦?先修圍牆?遇到攻擊固守待援?還是撤回來?怎麼撤?雖說那兒是歸義軍的地盤。但遇到馬賊襲擊怎麼辦?守衛的話就必須有圍牆。還有,運輸怎麼辦?運煤過去就地冶煉還是運礦石回來煉?怎麼才能最經濟?所以圍牆是必須的,這個礦建成以後是永久性的,也必須建成堡壘式的,應該先跟歸義軍那邊打個招呼,說咱……
“怎麼說?說咱碰巧又從那兒發現鐵礦了?等等…不對吧?那兒好像也是回鶻的領地。再說了,距他們兩邊都幾十裡的荒山野嶺用不著打招呼吧?等他們問了再說。”
一番討論下來大家認為不用打招呼,既然已經是親家了而且他們也知道咱們的做事方式,那兒荒山野嶺的又沒有土地所有權問題。直接測量坐標後找到方位後就開工,修路、建房、圍牆和礦口同時開工,勞動力應該不成問題,隻要這邊的民工過去一開工,附近村莊的百姓肯定會加入,兩邊的百姓們交流應該沒問題的,到時候隻管招工就可以了。對於涉及到個彆村民的土地或房屋,可以協商好價格給予補償;如果他們有官府的土地權證之類的東西的話,咱們最好通過官府予以過戶,這方麵絕對不能留下任何遺留問題;關於過戶的時候,不管是回鶻或是歸義軍方麵會給咱們方便的。再安排一個排士兵負責那邊的安全,由宋佳鄭之航領著就行。
心直口快的王東林說如果是有主的土地或房屋咱們就買下把房契地契收下就成,不需要專門再去過戶。如果說要產權證書的話,咱們營地及煤礦鐵礦都沒有地契,不都是非法的?再說了,如果沒有咱們使用這些廢棄的荒山和戈壁他們能養這麼多的村民嗎?有不少村民說去年雖然不是災年,但收成並不是很好,若沒有咱們還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呢!龍飛仆固渾他們應該感謝咱們才對。
大家認為南山礦遠離營地,一個排的兵力有點兒弱,為了安全起見最好把雁兒那倆親兵連派過去一個,話音剛落,鐘銳蕭陽表示反對,說親兵連的那些人到底是職業軍人,訓練起來難度不大,基本上兩三天內都成神射手了,但壞習氣太難改。他們最好還是不過去的好,本地的漢人本來就對回鶻兵有抵觸情緒,看到有回鶻兵守衛恐怕他們不敢加入的,咱們那些士兵本來就是附近的百姓,跟他們溝通起來相對容易些。最好讓那倆回鶻連還留在營地,營地的百姓跟他們相處久了已經不怕他們了,而且他們正在學普通話學文化時期,壞習氣已經改掉不少了,脫離了營地這個環境怕他們舊病複發,咱們以前所做的那些努力都白費了,最好還是派其他連隊過去。
鐘銳接著說“宋佳他們去勘探的時候我也跟著過去了,其實南山那邊根本用不著那麼多守衛士兵的,那兒基本上正處在小山頂,修路的難度可能大點兒,但守衛絕對省心,騎兵上不去,步兵根本就不是對手了。生活區建在山頂營地內,路修到山下就行了,下邊用圍牆一攔,礦石直接放下來,上下用旗語聯係以保證安全。路麵不必太寬,但儘可能平坦。營地建在山頂安全沒有問題,而且咱們也不會步馬謖的後塵,畢竟營地的援兵會在礦區遇到襲擊很短時間就能趕到的。”
林岩趙一方反對,說營地修在山上生活用水太困難。最好還是建在山下合適,礦區用一道圍牆就可以了,在可能的進攻方向直接擺放一排發射墩,遇到危險固守待援,礦區在遇到襲擊的時候堅守到援兵過來應該沒問題。
關於出礦以後運輸問題大家一致認為隻能繼續采用馬車運輸。雖說馬車每天隻能跑一趟,但根據咱們產量及生產能力馬車運輸基本可以滿足的,南山礦區的鉻礦錳鐵礦咱們主要是用其錳、鉻等成分,用量不需要多少,咱們這邊的硫鐵礦已經足夠咱們用了。自軸承用在他們改進過的馬車上以後效率提高了不少,雖說軸承的壽命太短,但更換方便,趕車的民工已經掌握了更換方法,可以隨時更換的。而且等錳鐵礦石出來後咱們就可以更換軸承了,特種鋼製作的軸承比老產品耐用不少。
最後一致決定,由鐘銳帶步兵一連過去負責安全問題,由宋佳鄭之航帶領營地一部分民工過去施工,其餘民工就地征召。施工順序還是先修築礦區營地圍牆,住房及生活設施,最後是礦區施工。次日,也就是顯德六年二月二十出發。
本來南山礦那邊不讓鐘銳去的,讓他留在營地陪曼婷,兩人多接觸一段時間可以加深了解。可他說他必須得去,理由是蕭陽張帥他們剛結婚,小曲小柳他們也得陪龍家小姐。宋佳之航他們雖然跟士兵也很熟悉,他們過去後需要指導工人施工,根本沒有時間顧及士兵的。雖說這些士兵在忠誠度上絕對沒有問題,但初到礦區連圍牆都沒有,安全問題必須得有專人負責,否則遇到緊急情況連長副連長處理不當會造成很大損失的。
大家隻好同意鐘銳的意見,囑咐他早去早回,礦區的安全部署好以後馬上回來。
南山礦區位於嘉峪鎮西南約二十五公裡處,距營地約四十公裡。計劃由宋佳等人帶領民工加快行程,儘量在一天內直接趕到,然後在預定地點紮營。
第二天就由當地的民工以及熟悉那一帶的民兵和民工去動員附近的村民,儘量征召大批量的民工。當初營地及煤礦建設時期曾經有部分南山村民通過這邊的親戚和其他關係過來打工,因這邊用工量有限,南山那邊過來的村民並不多。
先期工程還是修建營地圍牆和住房,等當地村民加入後勞動力富餘的情況下開始沿原鐵路線修築公路和開發礦山。營地這邊在勞動力富餘的情況下也參加修路工作,在公路完成之前先由馬匹馱送給養物資,運送任務暫時由士兵和民兵負責,以訓練他們的戰時後勤保障能力,確保南山礦區的食物供給。
因為礦區每天都要送去大量的物資,出礦後又要運回礦石,沿途設置幾個休息點可以解決運輸隊食宿問題,最起碼不用啃乾糧或埋鍋造飯。所以等修築公路的時候,每隔十公裡左右修建一個休息點,需要的話可以在休息點上配備幾個服務人員,為來往的運輸隊飲食及其他服務。
隨著南山礦區的開工,礦區周邊的村民很多也都加入了施工隊伍,連很多未〇成年的孩子也都參與了進來,他們都是被礦上管吃而且管飽的政策吸引過來的。
宋佳鄭之航他們看著那些正是長身體時期的孩子,一個個營養不〇良不禁動了惻隱之心,讓鐘銳把他們統統收了下來,包括小姑娘。
女工和小姑娘被留在後勤幫廚,幫他們洗衣服等,做一些她們力所能及的工作,工資根據她們各人的工作不同視情況而定。
那些被收下來的孩子一個個爭先恐後的搶著乾活,生怕表現不好被辭退。不管怎麼說在這裡可以吃飽,而且警察老爺還讓廚房在他們每天回家的時候可以帶回去一個饅頭。
南山礦工地因招收的民工中各年齡段的人都有,宋佳他們為此製定了新的工資標準二十以上的跟民工一樣,每天兩斤半細糧,十六七的按兩斤算,重活不讓他們乾,但必須參加民兵訓練。等身體壯實了長大了再漲工資。十三四以下的工錢隻好減到斤二兩,稍微壯實點兒的給斤半到斤八兩,要不成年民工會有意見的。再小一點兒不能算勞力的就隻管飯沒有工錢。但每天會額外給他們一個饅頭帶回家。
他們並在新招的民工中挑選了一部分人作為民兵,在業餘時間隨士兵一起訓練。所有民工及孩子都必須參加掃盲課程。
所有的大、小孩子也都很高興,因為他們在這裡不僅能吃飽還能為家裡掙一些口糧,小點兒的孩子雖說隻能帶回去一個饅頭,但畢竟是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來的,都覺得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