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 新規矩_穿越後周_线上阅读小说网 

九五 新規矩(1 / 1)

穿越後周!

決定了有線電話和電報,閒談之中又談到了鐵路和蒸汽機。

資料、技術都不缺,甚至連蒸汽機車、推土機的模型都做出來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材料沒法解決,蒸汽機鍋爐壓力大需要特種鋼,鉻、錳礦出礦前沒戲。

在這之前他們為了儘快給所有士兵民兵配上槍支,隻好先用普通鋼材經過多次回爐及錘煉,就是俗稱的百煉成鋼,勉強達到標準後就迫不及待的製做了一部分簡易機床,說白了就是隻能進行單一工序的簡易加工台,專門進行槍管及簡單零配件加工,每個工作台功能單一,一兩天功夫便能使成批的工匠熟練操作。

他們把澆鑄了熟鐵的鋼管固定在加工台的卡盤上,用他們自己加工的加長鑽頭鑽孔,然後在再用另一台加工台拉膛線。

他們啟用了幾台電機,還有部分加工台用風車動力,無風或風力不足時用畜力人力代替。用自造的簡易離合器控製,操作很簡單,龍家過來的工匠基本上已經能單獨操作了,這些日子已經加工了幾百支槍管,隻是沒有特種鋼機件磨損很快。所以王東林明明知道南山礦至少半月後才能見礦,還幾乎天天都在催問南山鉻礦和錳鐵礦什麼時候能見效益。

王東林跟趙一方林岩商議,說是不是先向仆固渾或曹延晟借一部分士兵幫忙修路,反正他們那些士兵閒著也是閒著,咱們可以適當的給他們一些銀子做勞務費,因為短時間內咱們不可能招到這麼多民工的。聽說南山礦修路的工人才一千多,四十公裡要修到什麼時候?露天礦開采應該很快的,到時候怎麼運回來?這邊很多項目都在等米下鍋。

他們落腳的嘉峪鎮和肅州在礦產資源方麵得天獨厚,很多礦脈都很淺可以露天開采,他們原先預計南山的錳鐵礦加班加點大概一個月左右,也許半個月就能見礦。

甚至連後勤的人也都信心十足,說等到南山礦見效了,蒸汽機試製出來了,鋼鐵產量也上來了,咱們是不是可以讓隴海鐵路提前一千年問世?

林岩趙一方兜頭就是一盆涼水不可能!僅咱們這點實力再發展兩百年也修不起鐵路的!

就按最小載重每公裡最起碼需要五十噸鋼軌,咱們目前的能力能修幾公裡?這還沒算製造機車需要的鋼材和時間。特彆是大型橋梁和隧道,咱們目前的實力根本無力承擔。

還是老老實實先修公路,等蒸汽機出來後咱可以製造蒸汽機動力的推土機兼壓路機,在沒有柏油的條件下壓路機基本可以不用,笨重的履帶推土機足以把土石路基壓實。等咱們周邊的公路修好了,不管是用蒸汽機還是柴油機製造拖拉機做長途運輸,這些都比火車飛機靠譜,所以說目前修公路是勢在必行。

僅煤礦到高爐隻有一公裡多的鐵軌就用了七十多噸,費時近一個月。本來想等這邊錳鐵礦見效了再籌備,但高爐用煤量太大,運煤的大車已經損壞了上百輛,大車軸承換了無數,沒辦法,隻能先用普通鋼材鍛造鐵軌,而且隻能鍛造四五米長的短鐵軌,修了條簡易鐵路,等以後再更換,否則高爐就得減產或停產。因為鐵軌的抗拉及延伸指標也都跟標準相差很遠,僅能用做礦車運煤,但不管怎麼說運力也足以滿足煉焦、高爐、鍛造擴建後的需要。

趙緣蘇詩詩說他們從後勤數據上看到現在那些高爐日產生鐵已經達到幾十噸了,咱們離肅州也就二三十公裡,能不能先把營地到肅州的鐵路也修起來?以後再去肅州的話也就不那麼費勁了,而且還可以在世人麵前展現咱們的實力,比什麼廣告都管用。

王東林反問展現什麼?咱們有什麼可顯擺的?咱們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南山礦的運輸問題。如果說僅靠大車運輸的話,以後大車及軸承的損壞會更多。從地圖上看南山礦原先那條鐵路也就三十多公裡,有鋪設到肅州的鋼軌我也得先用在南山礦上!一千多噸鋼軌咱們能湊齊,但等蒸汽機出來最少還得一兩年!

鐘銳問“高爐那邊的產量能不能再提高點兒?如果缺乏勞力的話我可以負責繼續招收民工,南山礦那邊還能招到大量的民工的。”

林岩王東林說生鐵產量再提高點兒沒問題,甚至日產百噸都可以達到,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咱們的鍛造跟不上。雖說鍛造、軋鋼車間都已經改造過了,連配套煤氣發生爐、加熱爐也建成了,煤炭沒問題,簡易鐵路用礦車已經滿足了所有工程的用煤。但動力跟不上,僅靠風力根本不夠,很多時候連畜力、人力都用上了,但還是遠遠不夠,鋼鐵每天產量隻有幾噸。

“人力咱不缺,戰馬咱們也幾乎用不著,閒著也是閒著,不能再擴展幾條生產線嗎?”

“新設計的幾個車間及生產線正在陸續建設中,熟練工嚴重不足,咱們這些人雖然一直在那邊指導,但高爐、軋鋼那邊還是出了大小幾十起事故了,最大的那次當場死了兩個,傷了十幾個。好在咱們善後工作處理的好,補償標準又高,事故家屬基本上對事故處理還都挺滿意。”

“嗯,家屬情緒穩定!”

彆提這詞!這年頭人命太不值錢,官府派下來的勞役或雇工發生的事故,死者家屬能得到十兩二十兩銀子已經是很不錯了,得不到補償就此家破人亡的也很多。但咱們不僅每個死者給家屬二百兩,還給直係家屬充分的生活保障,以免寡〇婦被掃地出門,撫恤金被本家們瓜分。這一條是所有民工們最滿意的一條。

td,什麼世道!人都死了作為本家不去幫助人家孤兒寡母,反而趁火打劫趕走人家寡〇婦……

幸虧有咱們後勤,剛開始的時候也沒在意,隻是惋惜又少了幾個熟練工,葬禮那天我們讓不上班的工人全部都去參加了,並給組織了個簡單的追悼會,所有民工對咱們這種把所有人當人對待的政策很滿意,這是他們祖輩多少年從來都沒有過的待遇。

當後勤得知新寡〇婦裴氏要求去當鍛工時才得知她被家族趕出了家門。

咱們的政策是優先安排事故家屬,為了多掙錢她要求去她老公生前的鍛造車間,可哪有女人輪大錘的?問明情況後發現,她老公兄弟四個,她家排行老四,上邊二老還都在,每個兄弟都是好幾個孩子,家境確實不太好,因他們最小還沒有兒子,隻有一個不到三歲的女兒,咱們一次給了二百兩銀子,他們本家的族長就在他們幾個兄弟的要求下出麵執行了他們的族規,就是把寡〇婦裴氏掃地出門。

這年頭有兒子的還好說,老公死了她負責把兒子養大、成家立業,但沒有兒子就慘了,對隻有七八歲以下的女孩的寡〇婦來說就必須帶著女兒出門另嫁了,而一般人家很難接受想她們這樣“克夫”的人,這類寡〇婦是最淒慘的。

後勤人員在一隊士兵護衛下帶著他們的村委前去評理,發現人家也都知道這不合理,但因為太窮了,為了家族的利益,他們世世代代都是如此。這家的公婆還算是比較通情達理的,因裴氏平常很孝順待公婆很好,他們便把分給自己的銀子偷偷給了媳婦十兩,老兩口也很無奈,因為他們還要依靠其餘三個兒子的。

後勤人員按照咱們的規矩,追回了被他們兄弟及族人瓜分的銀子,把老人的贍養義務分成四份,裴氏負擔四分之一的贍養義務。如果老人不願意接受贍養,可以一次性得到一百兩銀子的補償,這一百兩還是媳婦裴氏多給的,雖說老人也是第一順序繼承人,但裴氏及老公隻有四分之一的贍養義務,那兩位老人,其實也不老,也就五十多歲,已經超過了現時的平均壽命,用他們自己的說法就是若沒咱們過來,去年冬天他們很可能就會餓死的。但後勤人員還給他們繼續算了十五年的存活期,兩人按每年十二兩的標準共一百八十兩,四分之一就是四十五兩。其餘的一百兩是第一順序繼承人裴氏和女兒的。後勤人員給他們家族和村委詳細解釋了裴氏的權力和義務,裴氏無論是繼續留在這裡還是另行改嫁他人都無權乾涉。

當著他們村委、本家及族人的麵,他們全家無奈的都同意了。但裴氏表示在給老人一百兩基礎上願意繼續承擔贍養老人的義務,如果二老願意,她願意單獨贍養二老。

族人對她這種不計前嫌繼續贍養老人的行為感動,承認對這次事件處理不公,但他們世世代代都是這麼做的,而且裴氏也知道這規矩並且也認命了。都是貧窮惹的禍,也是錢惹的禍。好在咱們還能幫他們一把,要不又多出個祥林嫂來……

這件事在民工中引起了很大反響,他們大多數人認為咱們這樣做最公平,即便是他們本人有什麼意外,其需要贍養和撫養的老人家屬及孩子都有了保障。

連龍飛龍武仆固渾也都認為咱們這種方式合情合理,擬在以後的同類事件中也執行這種處理方式。

特彆是仆固渾,已經派人下去落實上次陣亡士兵的撫恤金歸屬問題,說決不讓自己屬下士兵的妻子因丈夫陣亡而流離失所,決不讓陣亡將士的兒女再成為“孤兒”!

本來隻失去父親的孩子不能叫孤兒的,可這一時期失去丈夫的年輕女子要麼被婆家趕出家門流落街頭,要麼為了以後的生計另行改嫁,她們的孩子也大都由丈夫的生前好友或戰友收養,比如仆固渾自己的家仆、丫鬟和親兵有很多都是他和他父親收養的陣亡將士遺孤……


最新小说: 凡童降妖錄 絕對反傷我不說,有種你就打死我 修勾修仙:我的男友是二哈 穿越過去和現在 十洲禦道錄 我的玉佩直通仙界 一百個方法讓你喜歡我 高武紀元:我的基因無限進化 婚碎 快穿:硬核宿主玩轉三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