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後周!
長安的董大興董掌櫃來了,二月底到的,就在牙帳傳來軍報的前一天。
他沒有跟往年一樣三月底才出發,而是早早的沒出正月就動身了,因為這次西域之行不僅大難不死反而給他帶來了商機——水晶鏡子。
這可是稀罕物,中原這邊從來沒見過這東西的。
根據多少年從商的經驗,知道一般物品與精致物品價格的差異。比如一麵普通的銅鏡價格在一千到三千銅錢,也就是一到三兩銀子,但製作精細的銅鏡卻能夠買到三十到五十兩銀子。他原本想一麵鏡子定價八百或一千兩銀子,後來又想到如此高的價格根本不是普通百姓能買得起的物件,而能買起又願意花錢的主根本就不會在乎再多花一千兩銀子的,於是咬咬牙定價兩千兩銀子。
沒想到帶回去的鏡子被長安城的大戶豪紳們買到以後四處宣揚炫耀,幾十麵大鏡子在短短的幾天內便一銷而空。而且還有很多沒有買到現貨的人竟預付訂金也一定要儘快買一麵鏡子放家裡裝點門麵。連小一點兒的鏡子也僅剩了幾個,水晶杯酒杯都銷售一空。
董大興一行儘管年前在商途中被馬賊洗劫死了二十多個人,但大鏡子一項就淨賺六七萬兩銀子,不僅彌補了被洗劫的虧空還大大的賺了一筆。
在大梁經商的曹傳喜回長安過年時看到董大興的鏡子竟如此緊俏如此暴利,不禁也想要帶一部分大鏡子回去試銷,畢竟那兒是時下的京城銷路應該不會差的。在利益驅動下他們匆匆啟程一起來到肅州。
曹傳喜原本在長安城隻是一個小販,他依仗兩個堂弟在郭從義任永興節度使期間在其旗下任都虞侯和副都虞侯時曹家的生意才漸漸做大。郭威入大梁稱帝後郭從義時天平軍節度使兼中書令,曹傳喜的兩個堂弟已調入禁軍任職。因長安及周邊地區連年戰亂,百姓屢遭塗炭,生意人更是朝不保夕,曹傳喜便在堂弟的勸說之下也跟入大梁繼續經商。
廣順二年(952年)郭威建周一年後孟昶漸漸退回蜀地,長安周邊及中原日漸穩定。曹傳喜在大梁的生意越做越大便舉家前往,隻因曹母年邁不願遠離故土,他隻好留下部分家仆傭人在長安照顧,幾個本家兄弟舉家全部遷往大梁。
今年回來過年時正好得知董大興從西域邊陲帶回水晶器物銷路甚好,便要求跟著一起前來。
董大興在長安這幾十年經曆了無數次災難,現在看到自己一趟生意就賺了這麼多的銀子,想到中原這些年連年戰亂朝不保夕,長安城也數遭劫難,而西邊那夥不名分身份的人明明是中原人士,其中幾個人還在交談中插入了幾句地道的陝西話,甚至還嚎了幾嗓子的信天遊,雖然沒聽懂他們唱的是什麼,但曲調的韻味還是很地道的陝北風格,可交談之中發現他們甚至有人連鳳翔府都不知道,基本上可以確定他們根本不是長安及周邊的人,也不像中原任意一地的人。他們為什麼不在中原居住而要落腳這邊陲荒野之地?難道他們也是為了躲避戰亂?他們攜帶的那些器物長安及中原根本沒見過,那些東西從哪裡來?
算了,不管這些,他們這些人無所不能肯定前途無量,最重要的是他們心地善良,能讓全家在這亂世之秋躲進這世外桃源也不錯,早一些投靠早一分安心,他留下長子、管家和眾夥計管理店鋪以外,他帶著賺來的全部銀兩攜全家上下幾十口全部來這邊定居。他想等以後在肅州或嘉峪鎮這邊落腳後就讓管家照料長安城的生意,自己不再親自參與長途商旅,有這兩趟生意已經足夠全家幾輩子的享用了,沒必要再提著腦袋做這長途商旅生意了。他聽從林岩趙一方的意見,給了死者家屬近十倍的撫恤金每戶二百兩銀子,因為這些人都是因為自己為了省錢沒有請鏢局武裝護送而送命的,自己又打算定居肅州,長安的生意還需要店裡的夥計通力合作才能正常運營,出於良心的安穩和收買人心,他忍痛咬牙付出了四五千兩銀子的撫恤金。
董大興吸取了上次教訓,現在手頭也有錢了,他這次全家西行專門請了長安城最大的蒼穹鏢局負責全程安全。因為董大興出價較高、這次又有歸義軍和回鶻軍的路牌,鏢局秦掌櫃委派長子秦雄次子秦威親自押鏢。
曹傳喜雖說這些年生意做的比較大,但開銷也大,特彆是近年來在京城購置房產和店鋪就花了不少銀子,如今這一趟生意要是做成了……曹傳喜看到這陣勢也不禁做起自己的發財夢了……
“趙大人好、林大人好,這位是我的世兄曹掌櫃,在大梁經商。”
“趙大人好、林大人好!小人曹傳喜,在大梁做點小生意,請多多關照。”
“董掌櫃好,曹掌櫃好!”
董大興纏著趙一方和林岩說自己帶著十萬兩銀子希望能入夥,哪怕在營地內買幾間房或者買一塊宅基地自己建房也成,說上次在這邊呆的久了從大人們說話時的字裡行間得知中原不太平,而營地這些大人們是他平生遇到的最好的人,現在托大人的鴻福賺了不少銀子想給家人找一個安全的棲身地。
趙一方林岩吃了一驚又一個鐵杆粉絲?而且還帶著全家幾十口人?可咱們也不能隨便就接收外人入夥啊?在營地居住可以,但那些房子都是民工住的啊,你董掌櫃現在也算是大款了,怎麼能住民工那樣的房子呢?再說了,西安在宋都南遷以前還算安定,最起碼一二百年內沒有什麼戰亂,乾嘛要來這荒蠻之地?但董大興鐵了心的一定要在這邊定居。
林岩說“董掌櫃,我們這邊確實沒有適合你們全家居住的房子,那邊雖然還在建房可都是給民工們建的簡易住房,你還是在鎮子上或者肅州城買房吧。”
董大興得知不能入夥便提出“哪怕是在營外的生活區建一個小院也成,我不在乎跟民工們住一塊,但你們必須為我保管我帶來的十萬兩銀子,就算是以後購買鏡子的預付款,我不要利息的,我信得過你們。”
趙一方林岩無奈隻好在民工生活區東邊給董大興規劃出一塊宅基地,差不多可以建一個小四合院。
董大興千恩萬謝“無論大人這所宅院需要多少錢,我都出價一萬兩銀子。”
趙一方說“彆,這院子不值那麼多,按規劃二十四間房頂多也就兩三千兩銀子。”
董掌櫃說“我上次帶來的那些貨的貨款有一半都沒付款,要等我回去後才易物結算的,遭遇馬賊後我就知道徹底完了,就算我死了家裡也要變賣家產賠償給人家的,我們董家到我這兒也就算破落了。托大人們的鴻福我不僅死裡逃生,你們還把馬賊搶走的貨物還給我。而且那些鏡子水晶我就淨賺近十萬兩銀子,而且還預收了十幾麵大鏡子訂金,今後還不知道能再賺多少錢呢,所以這些就算是董某孝敬諸位大人的,也算董家在營地的安家費。”
林岩望著董大興誠懇、甚至有點兒祈求的眼光,跟趙一方低聲商量了幾句後便雙手抱拳“董掌櫃既然這麼說我們隻好笑納了,恭敬不如從命。我們會儘快安排民工給你們蓋房。”
董大興連忙還禮“林大人趙大人千萬彆這麼說,這都是應該的。”
董大興曹傳喜這次各購買80x120鏡子三十麵,酒杯玻璃杯各三百個,曹傳喜20x30的小鏡子隻帶了三百個,合計白銀董掌櫃一萬四千兩,曹掌櫃一萬三千兩。董掌櫃自己留下隻讓賬房帶著貨物跟曹掌櫃一起回去。董掌櫃他們這次西行並沒有帶西域的貨物僅僅是營地的玻璃製品,鏢局的人馬歇息了幾天也養足了精神,他們整理好貨品以後就去跟營地辭行。
林岩勸他們晚幾天再走,說甘州到肅州的路上最近可能會有大軍,咱們的路牌恐怕沒用了,你們在路上遇到他們就會有麻煩,還是過幾天等局勢穩定以後再走,頂多十天半月後你們絕對可以安全的啟程回家。
董大興雖然惦記著長安的生意,但對林岩他們的話深信不疑。既然說路上不太平那就再多呆幾天,讓馬夫沒、背夫歇息好了回程會更順利的。
隻是到後來的幾天才知道甘州的回鶻軍是來剿滅他們的,而且來了五六萬,董大興不僅擔心起來想想也是,你們燒製水晶也就算了,還雇傭那麼多的民夫煉鐵,鐵能私自煉嗎?私自煉鐵在哪朝哪代都是死罪啊?這下招來禍事了吧?我攜家帶口本來想投奔你們圖個安穩,這回倒好,你們自身都難保了。你們知道大難臨頭為什麼還要接收我啊?是不是想讓我帶來的那些武師幫忙啊?想讓幫忙你直說,隻要鏢局的人答應可以讓他們留下來,你先讓無關人等先去玉門關暫避啊?這不符合你們的做法啊?等等!難道你們要用那天…雷對付回鶻軍?董大興想到這些才舒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