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後,從打工仔到商業巨子!
在準備回特區之前,鄭雲龍還是要先回老家的縣城看看,順便接上父母一起回特區,老家鄉鎮小學的大殿已經全部拆除,結果是非常的好,除之前看過的72根大柱之外,所有的大梁和挑方等,少部分是金絲楠木的,和那些大柱總共加起來有550多立方米,還有數量不少的不知名木材,總共有270多立方米,但是父親覺得,這270多立方米的木材也不是普通木材,至於到底是什麼木材他也辨彆不出來,但絕對不是川省到處可見的柏木和鬆木,因為木頭比較堅硬和沉重,用刀削開還有一股特殊的香氣,所以這所有的木材總共900多立方米,鄭雲龍是打算全部拉到特區去,到時候找一個懂行的仔細看看,然後把它們分門彆類的分開,因為自己原來的借口是喜歡老木料所做的家具,那就把所有的老木料全部拉走吧,但是這麼多木材拉走也不是一個小事情,900多立方重量有700多噸,用汽車拉的話可能得七八十輛貨車,這個年代一下子也很難找到這麼多的貨車,最後通過縣裡領導的關係走的火車貨運渠道,由縣運輸公司派了10輛貨車、30多個搬運工花了三天時間才全部拉到火車站,剩下的事情就隻有時間等候了。但是縣裡領導的忙也不是白幫的,得幫縣裡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目前統計的人數有接近600人,女工有415人,年齡在18歲至40歲之間,大部分都是絲廠和綢廠下崗的員工,男工178人,人員結構相對多樣化一些,有機械廠下崗的,有彈簧廠下崗的,有待業青年,有退伍軍人等,年齡在20歲至48歲之間,鄭雲龍大致翻了一下他們的檔案,隻好全部接收,具體情況等回到特區,再由人事部門進行考核,但是在接收之前,他還是重申了一下工廠的紀律,這樣加上自己親戚朋友介紹的10來個人,這一批就要超過600人,好在自己廠裡正在大量招人,這600多人過去,反而可以緩解人力緊缺的現狀,這次去的還有前世的兩個很熟的人,唐小蘭的大哥和姐姐,也就是前世的大舅哥和大姨姐,還是由縣政府出麵,為這600多個人辦好了邊防證,統一購買了火車票,鄭雲龍為這600多人臨時選了組長和隊長,安排李良偉統一帶隊,這樣他們兩台車上還是每台車4個人,少了一個李良偉,加了一個外婆。還有一個特殊的乘客,那就是家裡原來養的那隻土狗,小狗非常乖巧懂事,鄭雲龍剛去豫省的時候,它還不到半歲,鄭雲龍怕回家的時候小狗不認識他,臨走前幾天還給它起了一個正式的名字叫小虎,鄭家搬家到縣城的時候,它也到了縣城,1990年母親和妹妹來特區的時候,把它寄養在了小姑家裡,小姑一家要來特區,又把它寄養在了二姨家裡,現在它快5歲了,也終於要和所有的主人團聚了,一路之上它也特彆興奮,還把兩隻爪子搭在窗玻璃上看外麵的風景。
一路走走停停,倒也相安無事,4天之後就回到了特區,600多人的大部隊,雖然是坐的火車,比他們還早到了一天多,經過人事部的統一考核,有30多人算是文化基礎比較好的,因為人事部的綜合考題有一半多是高中的知識,能夠考及格就算初選通過,陸婷的表姐喬燕和表妹姚丹加上他的表姐夫李小峰就屬於這一類,還有兩個特彆優秀的,綜合考試成績超過95分,男的叫吳湘,26歲,本來是一名高中化學教師,大學本科文憑,教學水平還不錯,想要從鄉鎮中學調動工作到縣城一中,雖然他在全縣的高中化學教研考試中成績名列前三,卻還是被校長卡住,最後和校長爆發衝突而辭職,還有一個小女孩叫陳曉麗,剛好20歲,父親是一個患小兒麻痹症的殘疾人,兩年前本來考上了大學,卻因為母親身患重病沒錢去讀書,前不久母親去世了,她才能辭彆父親出來打工。另外有40多人有一定的技術,比如機械加工、鉗工、電焊工,電工。唐小蘭的大哥唐中平就屬於這一類,他會鉗工,電焊工,有開大貨車的駕駛證,還會修車,所以他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車隊的隊長,雲龍公司現在有30多台廂式貨車,10多台小車,四五台麵包車,還有兩台豐田考斯特的大中巴,之前由行政部統一安排,那時候叫司機班,現在人多了,司機總人數都超過了50人,增加一個隊長也更有利於管理。其中還有10幾個人考試成績不是很好,也沒有特彆突出的技術,但卻有相關的管理經驗,經過人力資源部那邊統一麵試,覺得都還可以,可以培養成以後車間裡的小組長之類的基層管理人才,其中有四五個口才很好,打算放到業務部去鍛煉一下,鄭雲龍的表姐夫馬文明也屬於這一類人,但是他不用另外的培訓,直接到倉庫部門從倉庫主管開始,以後準備培養成為物料部門的經理。家裡帶來的600多人基本上安排完畢,30多人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管理培訓,作為公司後期的儲備管理人才,30多個懂機械加工和鉗工技術的到了機床事業部那邊,維修部門也增加了10來個員工,保安部門挑選了8人,其餘人員全部進入了服裝公司,服裝公司本來有2500多員工,經過這次的擴容,已經超過了3000人,唐小蘭的姐姐唐群芳也進入了服裝公司,她的水平確實沒有什麼亮點,隻能做最普通的員工,經過鍛煉看能否做一個小組長,先看看吧,能照顧就照顧,但是也不能破壞了公司的規矩。
既然回到了特區,首先得和宏光廠的李副廠長、新光廠和永光廠的陸、周兩位副廠長聯係,和他們確定好來特區考察的時間,沒想到電話打過去的時候,陸安邦和周懷祖兩位副廠長居然都在宏光廠李副廠長這邊,他們也是過來向李副廠長打聽鄭雲龍的情況,由於鄭雲龍實際回到特區的時間比之前估計的時間晚了兩三天,他們心裡也有點著急,反正廠裡也沒什麼事,就一同過來打聽一下具體情況,接到鄭雲龍的電話,他們的答複是儘快成行,得到他們傳過來的考察人員身份資料,鄭雲龍就安排助理江雪琴去處理機票,這個助理江雪琴的名字聽起來和林森的老婆江學芹完全一樣,本來是學財會的,和淩風的老婆成鳳玲屬於師姐師妹,兩人好像還有一點親戚關係,不過江雪琴讀書的時候已經不叫粵省財經學院,而是改名成了粵省商學院,她的個人能力也很強,本來已經是公司新成立的審計部的負責人,但是鄭雲龍用習慣了,有事的時候還是叫她去處理,看來得重新為自己找一個助理了,鄭雲龍其實已經有了新的人選,那就是這兩天剛招進來的小女孩陳曉麗,小女孩身高不到1米6,長得不算很漂亮,有點柔柔弱弱的樣子,不過能經受生活的打擊,內心應該也是堅強的,鄭雲龍打算看她一個星期的培訓成績,如果滿意就叫江雪琴帶她一下,
兩天之後,公司的兩台考斯特中巴從特區機場接回來了李光偉工程師一行,特區機場通航已經接近一年時間了,從特區坐飛機再也不用到羊城去,比之前方便了很多,鄭雲龍把他們一行安排在離家不遠的陽光酒店裡,這是離家最近的五星級酒店,如果說到考察,前海光電的研發大樓才蓋到第二層,也沒什麼值得考察的,叫他們來特區的目的,一是感受一下特區的發展氛圍,二是看一下鄭雲龍的實力,隨行參與陪同的人員除了鄭雲龍父子以及身在特區的陳家權之外,陸瑜和楊成雲也分彆從京城和滬市趕了回來,他們還帶回來五個傑出的人才參與接待工作,其中兩人是之前在漂亮國留過學的,並且都參與了80年代中後期國產分步投影式光刻機和自動投影光刻機的設計製造,那時候國產光刻機的水平,和世界一流光刻機的水平相差是不大的,在這個領域也取得了不少的專利,可是自那以後,也是國產光刻機最輝煌的落幕,因為國外光刻機廠家和專家團隊,他們參加了國產光刻機的技術交流和產品發布之後,就對向國內出售光刻機不再封鎖,並且還采用了優惠式的傾銷手段,從價格,旅遊邀請等方麵對國內相關單位和企業進行拉攏,讓中國逐漸放棄了對國產光刻機的研發資金投入,因為投入研發的經費比較高,因為造不如買,雖然國內有很多專家學者,他們其實很明白,技術和專利必須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但是他們太窮了,在買辦資本的乾預之下,在沒有研發經費的投入之下,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鄭雲龍心理其實也很明白,跟著陸瑜和楊成雲來的這五位專家,他們的心裡應該也有考察的成分,所以他必須得展示自己的實力。
展示實力首先從雲龍精密工業公司開始,高大的現代化廠房和各式各樣的設備,從模具事業部到注塑事業部,再到機械事業部,從車間到設計部、研發部,近3000人忙忙碌碌的場麵,就連中間那八九百畝用作自然時效處理,堆放機床毛坯的場地上那些堆放起來的鑄鐵件,也是公司實力的象征。機床事業部這邊進行講解的是向前進,他現在是機床事業部生產部門的經理,自從他從島國回來之後,把從山崎馬紮克公司學來的先進管理經驗,挑選出能夠適合國內國情的東西用於到工作之中,同時也從島國招回了30多個之前國內出去的,在島國留學之後留下工作的同學和朋友。聽向前進介紹這裡可是3萬多噸的機床毛坯,很多人麵上還是有震驚的表情,因為就算是廢鐵,這些廢鐵也值好幾千萬,看完雲龍精密工業公司之後再到維多利亞服裝公司,這裡就是走馬觀花了,服裝公司這邊雖然有了一定的規模,但卻沒有什麼好大的技術含量,這隻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但是鄭雲龍還是說出了這個公司存在的意義,它現在每年有一到兩個億的利潤,它就是為接下來的研發事業輸血的,最後到了前海光電的工地,看著工地的規模,和已經到了2層的一號研發大樓,為了早一點投入運行,這一棟研發大樓隻有三層,每層5000個平方,計劃在國慶左右就可以投入運行,接下來還有另外兩棟更大的研發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