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家天下之我是成帝!
“黃大人,我們去哪?”劉元芳問道。劉傲此次出行為隱瞞身份,吩咐侍衛稱自己為“黃大人”。
“先去茂陵,拜祭孝武皇帝。”
“是”。這些侍衛都是劉傲精挑細選的,個個身強體壯,聰明伶俐。至於忠誠,以劉傲的探測能力,這十幾個侍衛絕對是100的忠誠度。
“黃大人,茂陵到了。”
“好,大家先在外守候,元芳,隨我來。”
“是。”
為確保安全,侍衛隊長劉元芳從來都是寸步不離的。
“孝武皇帝,我佩服你的赫赫武功,雖然我不是真的劉驁,但怎麼說也是劉姓後人,守護的也是漢家天下,希望你能保佑我打敗那些野心家,統一華夏,稱霸寰宇”,劉傲默默地禱祝著,“請相信,我絕對會成功的。”
“大家說說,孝武帝一生創建了赫赫偉業,主要原因是什麼呀?”拜祭結束後,劉傲對著一眾侍衛說道。場麵很冷,沒人敢說。
“元芳,你怎麼看?”劉傲隻好點將了。“臣下覺得,主要應該是孝武帝善於用人。”
“哦?說下去”。“是,孝武帝在位,政治清明,社會安定,民心向善,路不拾遺,在遭遇外族侵略之時,同仇敵愾,將士用命,保我漢家天下安如磐石。臣屬皆忠勇之輩。
大將軍衛青,文韜武略,治軍有方。冠軍侯血氣方剛,勇猛無敵,更兼膽大心細,無往而不利,其他如飛將軍李廣、桑弘羊、主父偃、董仲舒等人皆是朝廷柱石。因此太史公感歎孝武朝漢之得人,於茲為盛。”
“嗯,不錯,那你們覺得孝武朝武將中哪個堪稱楷模?”
“臣下覺得應該是冠軍侯。”一個二十多歲的侍衛恭聲說道。
“哦,為何”。“冠軍侯出身寒微而不戀富,武功赫赫而不自驕,忠誠為國,奮勇爭先,匈奴未滅不言家,何其豪邁,真為我輩楷模。”
“說得好”,劉傲不禁稱讚,“無論是孝武帝。還是冠軍侯,他們被我等仰視的原因都在於以國為家,為蒼生、為社稷,不辭勞苦,不慕虛華。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我等民之父母……”
“好一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生語出不凡,小子佩服”,一個年僅弱冠的少年豪邁的說道,“在下馬援,聽聞先生方才一席話,忍不住讚歎,驚擾之處,還望恕罪。”
“什麼,馬援?難道是他?”劉傲忍不住一陣激動,“可是扶風馬文淵?”
少年一愣“正是,不知先生何以得知在下表字?”
“嗬嗬,扶風馬文淵,茂陵人,少有大誌,諸兄奇之,常講大丈夫立誌,窮當益堅,老當益壯,我說的可對。”
“先生,你……”“嗬嗬,老夫經常聽人講起你,對你可是久仰得很呢。”“承蒙大人抬愛,小子感激不儘。”“
文淵才華橫溢、誌向高遠,不知有何打算?”“小子年紀尚淺,暫無他誌,隻想吟詩作賦,耕田養家。”
“何不投靠朝廷?”
“朝廷?哼,當今皇帝昏庸無能,內廷混亂,外戚專權,社會動蕩,官員貪腐,這樣的朝廷豈能容得下我等清雅之士……”
“大膽,你小小年紀,竟敢非議朝綱……”劉傲出聲喝道。“讓他說下去。”“是”。“你認為當今朝廷不值得你效忠?”
“是,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馬援對道。
“哦”,劉傲說道,“照你這樣說,在此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名士們為了潔身自好,都拒不出仕,那麼誰來力挽狂瀾於不倒?誰來拯救黎民於水火?難道你們就是這樣任憑國家社稷走向危亡而無動於衷?
孔子將明知事不為而強為之,比乾龍逢冒死強諫可曾考慮自身安危?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真正的名士不應該獨善其身,更應該善兼天下,越是危難的局麵,越應該為國儘忠。”
馬援聽了這番話後,滿麵羞慚,“先生妙言,小子茅塞頓開,甘願為國儘忠,哪怕以身殉道,亦無怨無悔。”
“你且稍安勿躁,現當今天子已轉變秉性,廣納賢才、戮力民生,以求應對危局,實現我大漢的中興。”
“你怎知道?”
“哈哈,我當然知道了,因為我就是大漢天子”。“啊?草民馬援參見皇上,草民非議朝政,請皇上降罪。”
“嗬嗬,免了吧,你剛才說的也是實情,隻不過這一切都是過去了,現在,朕正努力扭轉危局,以圖我大漢中興。至此朝廷用人之際,馬援,你可願意和我並肩作戰,提三尺劍,創不世功業?”
“馬援願意為皇上效犬馬之勞。”
“好,哈哈,文淵,你果然沒讓朕失望。馬援聽封朕封你為駙馬都尉,望卿忠心為國,勿墮其誌!”
“臣必恪儘職守,萬死不辭。”
“好好,哈哈,你即刻告彆家人,隨朕上路。”
“遵旨。”
“恭喜皇上覓得賢才”,一眾侍衛上前慶賀。
“哈哈,今天高興,人人有賞。”
劉傲心裡十分痛快,他可是知道馬援的價值的。
馬援,橙色高等武將;天賦技能大誌,戰力不會隨著年齡增長和體力消耗而降低;武將技平蠻,我軍在和異族軍隊戰鬥時戰力提高30,必殺技驚濤斬,對範圍內的敵軍進行一次強力斬殺,威力為自身基本戰力的90;隱藏封爵是新息侯。
“本想拜祭武帝,做做自己積極進取的樣子,不想竟意外的收到了名將,這可是劉傲來到這個世界以後所收到的第一位名將呀,從此開始建立自己的班底不再隻是空想了,這怎能不讓劉傲激動萬分呢。
“文淵,隨朕去趟河北,有要事要辦”。
“遵旨”。
劉傲心中滿是得意和激動“不知這趟河北之行能給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