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集大家來的目的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現在先請子顏給大家介紹一下形勢”,劉傲首先說道。
當大家聽說匈奴十萬精銳南下、而大漢的十萬邊軍卻已離開燕山天險的時候,個個表情凝重。
“各位,意下如何?”劉傲笑咪咪的說道。
“其實,這也許是我們的一個機會”,耿弇說道,“大家知道,匈奴剛剛完成統一,內部人心浮動,那呼都而斯單於不去整頓人心,反而率軍南下,意圖我大漢疆土,隻要我被等纏住,久必生亂。
到時我等率精兵消滅這十萬精兵,匈奴勢必衰弱,那麼我大漢便可獲得幾十年的安定和平,而我等也可騰出手來,仗精兵掃平叛逆,一舉定乾坤。”
“大家以為如何?”
“好計策,伯昭的分析果然透徹,我等不如。”眾人議論紛紛。
劉傲又看向吳漢。“子淵,你怎麼看?”
“臣下以為,我們或可趁機拿下匈奴。”
“哦!”劉傲眼中精光一閃,看向吳漢。
“陛下,我等可在打敗匈奴軍隊後乘機襲擊匈奴本部營地,想匈奴精壯全出,必無力反抗,如此破滅匈奴可望成功。”
“可是如果匈奴人肯定會誓死反抗,這十萬落的部眾彙聚起來,可是一股絕強的力量,到時候我們即使取勝也會付出極大的代價,恐怕到時候我們好不容易取得的戰果就會輕易讓給東北部的鮮卑。”耿弇的一席話讓大家陷入了沉默。
“諸位”,劉傲笑道,“不用憂慮,我有妙計可破敵!”
“皇上,有何妙計?”
“嗬嗬,我的計策也是綜合大家的智慧而得。我們先依計拖住匈奴十萬主力,先由子顏施放必殺技陷陣使敵陷於混亂,再用我所改進的連弩陣射殺敵軍騎兵,敵軍必然畏懼而逃。
我方第二梯隊從敵後堵住缺口,此時弩兵不再射殺,而我們的計策轉為圍而不殺,以免困獸之鬥。
敵方情急之下必會命人回去搬救兵,我們故意放走幾個。坐鎮匈奴的呼都而斯單於之子烏達鞮侯必會全力出兵增援。
這時由伯昭率領的第三梯隊包圍援軍,同樣圍而不殺,然後由朕親率撤圍的第二梯隊千裡奔襲匈奴本部營地,屠滅匈奴。孩子婦女,押至戰場,瓦解匈奴大軍鬥誌,誘其歸降。此戰可定矣。”
“果然是天衣無縫的妙計,隻是,皇上親征似乎不妥,還請三思……”
“嗬嗬,諸位尚且為我大漢征伐,我做為天子,又豈能落後。此事不必再議,朕意已決。”
“陛下,那投降的匈奴人怎麼辦?”蓋延問道。
“男的坑殺,女的留下,配給軍士,繁衍我族人”。
“這,陛下,敵軍畢竟是歸降而來的,隨意坑殺,會寒了投降之心。”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劉傲隻說了這八個字,眾將都明白了,這皇上是要滅族,好毒辣的計策,好嚴密的部署,好大的手筆。
幸虧自己不是異族,也沒有選擇和皇上作對,否則的話,想想匈奴即將麵臨的命運,眾人都是不寒而栗,哪怕是吳漢,雖然骨子裡好殺,比起劉傲來,也是遠遠不及。
“隻是,我軍將士數目和匈奴相差不大,如果匈奴再派援軍,甚至會少於敵軍,即使派上上穀的軍士,也無絕對優勢,漢軍戰力本就低於匈奴,更何況匈奴全是騎兵精銳,而我軍則步兵占多數。”寇恂遲疑著問道。
“大家忘了馬文淵了嗎?”
“哈哈”,大家恍然大悟,原來皇上早就籌算好了,馬援的武將技平蠻足可補足差距,甚至有可能形成反超的情況。
當下計議已定,由吳漢率領第一梯隊八萬人負責阻擊包圍敵軍,副將馬援。
劉傲率領第二梯隊三萬人埋伏於第二線,隻許進不許出,直到敵援軍到達第三梯隊埋伏圈後撤圍,千裡奔襲匈奴本部營地烏蘭巴托,副將寇恂。
耿弇率領第三梯隊守衛漁陽的五萬人負責包圍敵方援軍,勿使逃出,圍而不打,副將景丹。待得劉傲得手後收整匈奴部眾。最後,行屠滅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