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世的容顏絕沒有因歲月的流淌而顯老態,因為成熟而更顯的有韻味。就像是一朵白色的雛菊,透著一種堅強和博愛,在秋風中孤傲的綻放,令人心生敬意。
“怪不得便宜老爹劉奭怒殺毛延壽,而後為此女心病頓生,三年之後竟然一命嗚呼,換了我也會這麼做,隻不過我是不會放她遠走大漠的。哪怕引發戰爭。”在劉傲的心底裡,女人就是他的逆鱗,誰動誰死。
“嗬嗬,妾身當年在宮中曾見過您幾麵,隻不過身份低微,陛下不認識妾罷了。”
“是呀,如果當時就認識你,我又怎舍得你遠來大漠受這風沙之苦。隻要當時我能看到你一眼,絕對會小心地嗬護你,照顧你,讓你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不會讓你受一丁點的委屈,為了你,哪怕丟了皇儲的身份地位,我也無怨無悔。”劉傲輕輕的歎道。
“皇上謬讚了,妾以蒲柳之質,怎敢望承恩君王,邀寵天下。”
“蒲柳之質?如果你也算蒲柳之質的話,那天下又有誰能擔得上美麗二字?”
“對了皇上,你怎麼到了匈奴本部營地?是不是匈奴又和大漢開戰了?”
“你所料沒錯,匈奴呼都而斯單於侵我大漢,被我軍反包圍,朕親率軍隊突襲匈奴本部烏蘭巴托,現匈奴本部營地幾十萬人投降,根基全無,匈奴大軍也離敗亡不遠了,據我估計,隻要我大軍把匈奴的家屬帶到陣前,他們必然率眾投降。”
“那陛下準備如何處置匈奴人呢。”
“殺光男人,留下女人配我軍士,繁衍我族人。”劉傲的話泛著冷冽的殺氣,令昭君也不禁微微一顫,忽然沉默了。
“不知姑娘可願歸漢?”
“不用了,陛下請回吧。”
“昭君的表情有些冷淡。”
“莫非姑娘不想歸我我大漢?還是對朕處置匈奴的手段不滿。”
“陛下,”昭君盈盈拜倒,“請聽妾一言相勸”。
“姑娘請起,姑娘但有所命,朕絕不違背。”
“謝陛下,臣妾以為,對我大漢邊民造成傷害的,是那些匈奴貴族,他們野心勃勃,侵我疆土,掠我子民,殺我百姓,陛下出兵抗擊,乃正義之舉,妾拍手稱快。
但是陛下妄動殺機,卻似不妥,我們隻要能夠製止敵人的入侵,敵人自會看到我大漢強大,不敢寇略,又何在於嗜血和殺戮呢?
況且小民無罪,又兼已然歸順我大漢,何必趕儘殺絕呢?簡賤妾愚昧之言,還請皇上三思。”
劉傲哈哈一笑“人言昭君姑娘仁善,果不虛言。隻是,姑娘的請求朕無法答應。姑娘之言也沒有錯,但姑娘可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當年戰國時期,匈奴占領河套,掠我邊境,無數子民在其鐵蹄下,給我中原生活生產帶來了無法預估的災難。
幸得前朝秦始皇北擊匈奴,占領河套,修築長城,方保中原安定。秦末大亂,匈奴鐵騎重新入我中原,燒殺搶掠,凶殘至極,高祖平定天下,又勾結韓王信亂我江山,高祖率兵出擊,遭遇白登之圍,後我國力衰微,被迫和親。
然匈奴絲毫不念親情,動輒寇我邊境,勒索財物布帛子女,還逼迫西域小國抗我大漢,幸賴孝武皇帝英明神武,將軍衛青、霍去病、李廣驍勇善戰,猛擊匈奴,才換來我大漢幾十年和平。
然數十年之後,匈奴死灰複燃,造成一場又一場的災難。
尊夫呼韓邪單於確實無心和我大漢為敵,但也是因為當時匈奴內爭不已。如果匈奴重新統一大漠,實力恢複到與冒頓單於極盛時相媲美,姑娘你認為,他還會顧念漢匈友誼嗎?”
昭君沉默了,她知道呼韓邪單於是一個英雄,絕對不會滿足於大漠的風沙和牧草的,一旦有實力,必定南下中原。
“曆史證明,隻要有生存發展的空間,匈奴就會迅速強盛起來,而一旦強盛,他們都會虎視我中原,我中原實力強大時還好,一旦孱弱,這局麵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因此,為了我大漢子民的生計,為了我中原的穩定發展,為了天下萬民蒼生,朕不惜背上暴君、屠夫的惡名而堅決將匈奴連根拔起。
朕並非殘忍好殺,但朕真的彆無選擇。我大漢以犧牲姑娘為代價,和親匈奴,才換來幾年的和平?
現在,烽煙又起也證明了,姑娘的使命到現在已經結束了,姑娘徒留大漠,不僅無益和平,自身反而難保。”
“妾願隨陛下回歸大漢”,王昭君歎了一口氣,輕輕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