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台上。
兩位凝元境修士正打的難舍難分,但其中一人卻已經敗象初現了。
當然這點,隻有身為裁判的穆寒蟬能感覺的到,台下的看眾和比鬥的雙方都還不知。
有句話叫做,當局者迷。
但有時候旁觀者也迷。
旁觀者迷是因為隻看到表麵,以表象定義結果。而當局者迷,則是因其容易陷入自身的主觀看法中,不能客觀看待事實。
真正不迷的,
是既能清楚的了解事實,又能客觀的看待事實的人。
“你這個人,就是個廢物,還想和我爭搶戰修的名額?”一人輕蔑的說道。
另一人卻一言不發,雖然從裁判視角來看,他已經落入下風,但是卻仍在堅持。
“彆費勁了,如果你現在放棄,今晚上我可以放過你娘,或者嘿嘿,讓她不再那麼勞累。”見對方不語,前者繼續譏誚道。
誰知,這時台下有人發聲道:“太過分了,比鬥是比鬥,你辱罵彆人雙親乾什麼?”
旁邊一人卻說道:“這人是在攻心,試圖影響對方心境,以來取得比鬥的勝利。”
“這種方式,就算是贏了也不光彩。”
卻有人對此嗤之以鼻。
但也有人對此讚賞,說道:“勝利本身就是不擇手段獲得的,也屬於這類人,不管用什麼方法,隻要能贏就行。”
“話不是這麼說的,用這種方法取勝的,其實都是低級的人。比如國與國之間,交戰還不斬來使呢?”
“這是兩碼事,你扯遠了。”
“我的意思是,陰謀詭計上不了台麵。人們永遠尊重陽謀者,即便他最終失敗了。是唾棄陰謀者的,即使最終他成功了。”
“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在大部分正常人心中,都存在公義之心,也有正直之意。”
就連陰謀者有時候也佩服陽謀者,因為他們做不到對方所做的。
因為陰謀者心中也有殘存的公義正直,即使極其微弱。
但他們有時候也更恨陽謀者,因為對方能做到他們所做不到的。
陽謀的核心是,即便所謀的失敗,也要拒絕陰謀詭計下的罪惡。
陽謀其實是在拒絕罪惡,而陰謀則是利用罪惡。
陽謀是儘人事,聽天命。
陰謀則是儘人罪惡之事,對抗天命。
“但你彆說,有時候有些下三濫的伎倆,還真是實用,也管用。這不,你看台上那人,心態已經受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