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傅宗認真記錄著李洵所說的話。
李洵道:“除了上麵所說的這些之外,再抽調一部分士兵,指導一下邊境的民眾,讓邊境百姓也懂得作戰方法。”
“其實朕希望整個大明帝國的人都能夠得到訓練,全民皆兵。”
全民皆兵!
周傅宗感到了驚訝,全民皆兵,這將是一個可怕的帝國,誰還敢惹?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先把現在的軍隊給訓練好,全民皆兵的事情慢慢推進。”李洵又說道。
周傅宗道:“是,陛下。幾百萬的軍隊,大明帝國也能養得起,等後麵全國各地都種了高產糧食,我們能養活的軍隊會更多!”
養活一支龐大的軍隊,所需要消耗的錢糧非常的多。
比如二百萬的軍隊,每一天所消耗的糧食都要千萬斤以上,再加上各種草料軍械之類的物資,這不是隨便找個國家就能養得起的。
也就隻有大明帝國這樣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的強國才能養得起。
“以前大周的兵器盔甲製作應該也有問題吧?”李洵盯著周傅宗問道。
前大周的軍隊軍紀那麼差,他們製作的兵器絕對不會全都合乎質量標準。
周傅宗道:“是的,製造兵器的錢有很多都被那些蛀蟲給中飽私囊了,因此製造出來的兵器並不合格。”
“如今在咱們大明帝國,製作兵器盔甲,臣一定會盯好質量的,絕對不會讓它出現問題!”
一旦這些劣質的兵器與盔甲裝備到士兵身上,將來上了戰場便會死傷無數,影響戰鬥的勝利,甚至有可能影響到帝國的存亡。
“煉製兵器的軍器監可有成立?”李洵淡淡的問道。
“還未成立,臣正在選擇合適的人選。”周傅宗回答道。
李洵淡淡的看著對方,道:“還未找到合適的人選?你之前的副將陳子陽不是乾過軍器監的活嗎?”
“他有軍器監的經驗,又有戰場經驗,為人忠勇,做軍器監的監正最為合適。”
陳子陽在成為周傅宗的副將之前,在軍器監任職過一段時間,後來得罪了軍器監的監正,這才加入到了大周軍隊之中。
周傅宗神情略顯尷尬,道:“陛下,正因為他之前是臣的副將,所以臣才沒讓他擔任軍器監的監正一職!”
聽到周傅宗這話,李洵明白他的意思。
周傅宗這個人做官還是比較懂分寸的,如今他們周家勢力太龐大了。
如果他再把自己的副手安插到軍器監這個重要的地方,難免會引人非議。
李洵淡淡的看著周傅宗,道:“周尚書不要有過多顧慮,朕不會因為你勢力龐大,就猜忌你。朕不是李應龍,大明帝國也不是大周王朝。”
“舉賢不避親!在我大明帝國,隻要是有才能的人,都會得到重用。”
以前周傅宗在大周王朝的時候做事處處小心,就是怕李應龍猜忌自己。
李應龍造反出身,對於軍隊的將軍很是忌憚。
當初的大將軍張之維為李應龍立下了赫赫戰功,最後還不是因為李應龍的猜忌,被迫稱病回家休養。
若不是李洵去了北涼,攪動北方草原風雲變化,李應龍也不會重新啟用張之維。
“是,陛下。”聽到皇上這般說,周傅宗的心也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