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澤正認真的聽著大家的彙報,突然聽到陳玉華提起自己,很是意外。
李洵看向了杜澤,杜澤倒也是個不錯的人選,才能足夠,品德也沒啥問題,而且為人也比較公正。
“杜大人,你可願意?”李洵問道。
杜澤站出來道:“陛下,朝廷有令,臣絕對遵從。”
做主考官,杜澤倒也沒有什麼意見。
蕭若無忽然站了出來,道:“陛下,這是我大明帝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科舉會試,相當的重要。”
“臣覺得這次的主考官應該由陛下擔任,杜大人副之。”
他這話說出口,不少人都感到了驚訝。
從來沒聽說過皇上擔任主考官的事情,畢竟皇上是九五之尊,一旦科舉考試出現什麼問題,影響的是皇上的名譽。
“陛下,您不僅僅是我們大明的君主,也是大明天下讀書人心中的聖人。”蕭若無再次說道。
李洵明白蕭若無的意思,皇上擔任主考官,其實也不用親自去做什麼,隻需要擔任一個名頭就行,具體做事的人還是副考官杜澤。
皇上擔任主考官,必然會吸引更多的讀書人,同時也能引領天下,激勵其他讀書人更加努力的讀書奮鬥,來京城參加會試、殿試麵見皇上。。
哪個讀書人不希望被心中的聖人所認可呢?
“好,就按左仆射的提議辦。”李洵做出了決定。
眾人領命稱是,並無異議。
雖然之前沒有皇帝做主考官的事情,但從他們大明開始便有了。
“刑部李尚書,大理寺黃大人,律法的事情你們要認真去做,需要哪個部門來幫助你們的,就去找尚書省,他們會幫你們的。”李洵對李達用和黃玉書說道。
“是,陛下!”
禮部這裡最重要的就是學校的設立。不僅要在各地逐步設立學校,還要分很多的類彆,比如工程方麵的,醫學方麵的等等,培養各類人才。
“徐尚書,想要快速的在各地設立學校,不能由你們禮部親自執行。”李洵看著徐庶說道。
徐庶有些不太明白,禮部不親自執行,那該如何做?
李洵道:“你們將學校的建造標準寫出來,發放給各郡縣,讓他們自己動手建造學校,然後你們禮部派人在各地巡查即可。”
“這樣一來,天下各地便可同時施工,學校建成的速度也會快上很多。”
“多謝陛下指點!”徐庶信心十足,戶部已經將學校修建的錢款準備好了,隨時可以施工。
李洵又看向了工部侍郎孟長青,孟長青在倒也適合工部侍郎的職位,但如果讓他做工部尚書,那就比不上公輸長風了。
公輸長風離開北涼城之前,把一切的事務都安排好了,孟長青隻需要按照計劃辦事即可,李洵也不需要擔心工部的事情。
“周尚書,兵部的事情朕就不多說了,主要就是軍隊蛀蟲的清理,以及軍器的質量等。”
李洵目光停在了兵部尚書身上。
“朕還需要給你們軍隊設立一個監軍部門,監管所有軍隊的軍紀,以及各類獎罰等等。”
“這個部門要獨立出來,不聽從任何將軍命令,直接聽命於兵部和朕。”
以前監軍隻是對兵部負責,現在不僅可以向兵部彙報,還可以向皇上彙報,相當於提高了監軍的權力。
在兵部和皇帝麵前,監軍肯定是優先向皇上負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