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下午的時候,再派人將你們的銀子送到戶部即可。”
世家們捐款的時候,會有人在一旁唱報每個世家捐了多少。
唱報數額,一方麵是滿足世家們的虛榮心,另一方麵也是最重要的:引起各大世家的攀比心!
誰都不想自己捐的銀子少的可憐,自然是捐的越多越好。
“九江郡王家捐銀七百萬兩!”
“吳江郡錢家捐款七百二十萬兩。”
“清河郡張家捐款七百五十萬兩。”
……
事實卻如於文濤所料,後麵世家捐的錢總是比前麵的要多上一些。
很多排在前麵的世家很後悔,早知道排到後麵去了,後麵的世家捐的都比自己多,自己不就成捐的最少的嗎?
後麵排隊的世家裡有一些錢不多的,看到前麵的人捐了這麼多,感到頭疼,早知道自己就應該站在最前麵了。
“武清郡曹家,捐銀三十萬兩!”
就在此時,唱報的人喊出了一個捐款的數字,在場眾人瞬間安靜了下來,帶著震驚的目光看向了曹家。
彆人都是捐個幾百萬了,你曹家啥情況,捐個三十萬兩,太寒酸了吧?
雖然曹家之前為建設武清郡捐了不少錢,但這次也不至於捐這麼少吧?哪怕沒錢捐,去借呀!
如果實在借不來的話,那就彆來捐了,這麼少,上不得台麵。
“武清郡曹家除了捐銀三十萬,還捐出曹家三百二十一口人!”唱報的人愣了一下,繼續說道。
“從今以後,我曹家三百二十一口人的所有一切全都屬於朝廷、屬於陛下!我曹家願做皇上的附庸!世世代代為大明皇上赴湯蹈火!”
在眾人疑惑不解的時候,曹孟海的聲音響起,為眾人解釋捐人是什麼意思。
把整個家族捐給了朝廷?曹家夠狠的呀!
“之前積極配合朝廷遷移,後來又捐出所有的錢建設武清郡,現在又整了個捐人,他花樣怎麼這麼多?誰能玩得過他!”
“不是,他怎麼這麼卷呀!”
“我也是服了,曹家這麼搞,我們後麵的人還怎麼捐款呀?”
……
皇宮之內,李儘忠將世家捐款的事情彙報給了李洵。
李達用和黃玉書也在禦書房,今天李洵將他叫來,詢問大明律法的一些問題。
“各大世家捐款的數量挺多的,之前咱們不是已經收割了他們很多錢財了嗎?為什麼他們還能捐這麼多錢?”
李達用聽了李儘忠的話,有些疑惑的說道,感覺各大世家的錢用不完。
李洵道:“能夠稱為世家的,都經營了很多年,有著豐厚的底蘊,不會輕易沒錢的,
就像他們家裡珍藏的古董字畫,每一樣都能賣出不少錢。這次為了在朕的登基大典露露臉,有些世家開始賣自己家裡的古董字畫,甚至是賣自己的田地了。”
各大世家人脈廣,手段多,斂財的方法自然也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