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要對西域各國開展經濟戰,張臨辰在商業方麵下了很大功夫,所以也了解了不少關於瓷器方麵的資料。
“我們大明接下來要將瓷器發展起來,用我們的瓷器去賺他們西麵各國的錢。”李洵將這個任務交給了張臨辰。
“是,陛下!”
……
當張臨辰當眾宣布絲綢、紙之類的商品上漲五成的時候,西域各國的人都懵了。
他們以為大明在開玩笑,但這是大明帝國戶部尚書親口說出來的,怎麼可能是在開玩笑呢?
“張尚書,為什麼要提這麼高的價格?”
“為啥突然漲價了,有什麼原因嗎?”
“漲價這麼高,我們進貨之後賣給誰?”
麵對眾人的質問,張臨辰隻是淡淡的回了一句:特殊原因,不得不漲。
說完之後張臨辰便離開了,沒必要和這些商人們解釋那麼多。
西域商人雖有怨言,卻又無可奈何。
然而有人歡喜有人憂,今天早上張臨辰賣出一千匹絲綢,當時價格並沒有上漲,其中有一部分商人買到了。
買到的絲綢雖然不多,但是價格一下子上漲五成,也是一件開心事。
“這麼貴,我是買不起!”
“不買了,不買了,以後誰想買誰買,我去賣其他商品去!”
“唉!我也不買了,誰愛買誰買!”
西域很多商人都在不斷抱怨。
然而嘴上說著不買了,身體卻很誠實,全都朝著賣絲綢和紙張的地方去了!
“這些商人精明著呢,不要看他們說了什麼,要看他們乾了什麼。”曹雲山站在不遠處,冷笑著說道。
經商多年的曹雲山很清楚,絲綢和紙張價格雖然漲了不少,但他們依舊可以賣出去,畢竟西麵有很多有錢人。
賣的這些東西隻有大明帝國有,西方國家是沒有的,正所謂物以稀為貴,把大明獨有的東西運送到西方,價格高一點也有人買。
不到一天的時間,大明帝國運送到北離商貿區的紙張和雪花鹽已經全部被搶完了。
而且商人們為了預定絲綢,每個人都交了五萬兩的定金。
除此之外,大明帝國的其他商品,比如說鐵器之類的也被買走了不少。
西域商人們之所以如此瘋狂的進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怕大明再次漲價。
“哈哈,陛下,真沒想到咱們隨便漲個價格,竟然引起西域商人瘋狂購買大明商品。”
張臨辰開心的來到李洵這邊彙報情況。
“咱們在商貿區裡的商品,已經被買走了七成!臣已經令人繼續往北離商貿區運送雪花鹽、紙張等,
絲綢大概還要再等上小半個月的時間,到時候會有百萬匹絲綢運過來!每匹絲綢定價一百兩,一百萬匹絲綢到時候可以賣一億兩!”
張臨辰越說越興奮,賣出去一億兩,利潤至少在八千萬兩左右。
絲綢生意的利潤就是這麼的高,成本不是很高,賣的又貴,而且隻有大明能做出這樣優質的絲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