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對耕田規劃,陳玄風可以讓大明帝國的耕田利益最大化,讓他去規劃商業,可以讓商業利益最大化。
諸葛有方的屬性是軍事謀略,擅長謀劃一切有關軍事方麵的東西!
看完兩個人的數據,李洵滿意的點點頭。以後要多加培養二人,讓他們把自己的屬性發揮到最大。
“今天考試的題目由朕來出。你們這些人都是萬裡挑一的人才,朕還真不好給你們出題目。”李洵淡淡的看著在場眾人。
三十名讀書人恭恭敬敬的站著,他們現在隻是普通的讀書人,沒資格主動接皇上的話。
“民以食為天,糧食充足了,國家才能強盛。如果糧食不夠便會發生饑荒,那麼這個國家距離滅亡也不遠了,
從古至今,大多數農民起義都是因為家裡沒糧食吃,所以才被迫起義,反抗朝廷。”
李洵看著眾人繼續說道。
“所以朕今天便給你們出一個考題:如何種地?”
如何種地?
眾人感到了驚訝,沒想到皇上就出了這樣一個題目。
這對他們這些人來講沒有什麼難度,自從皇上號召眾人一起去田間實踐,幾乎每個讀書人都去過田間做過種地的活。
李洵繼續道:“土地是根本,是百姓們的命。你們隻有真正懂得了土地,才能夠更好的管理百姓、管理整個天下,
接下來你們三十人便圍繞如何種地寫一篇文章,讓朕看看你們的能力。”
“是,陛下!”眾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拿起毛筆開始思索了起來。
有的人稍一思索便開始寫了起來,有的人則是苦思冥想。
陳玄風摸著下巴,認真思考了一下,便開始動筆。
諸葛有方則是半閉著雙眼,像是入定了一般,一動不動。
這場殿試的規定時間是兩個半時辰,足夠眾人寫出一篇文章。
李洵靜靜的看著在場的考生,通過每名考生的神態就能看出他們的性格。
像諸葛有方,他神態一直都很淡定,說明這個人平時比較冷靜,遇大事不慌張。
過了半個時辰後,諸葛有方這才拿起毛筆寫字。
……
殿試一直持續到下午才結束,考生們跪拜辭彆皇上。
沒過多久,徐庶便來到了宣政殿,此時每一名考生的文章都在自己的座位上放著。
“徐尚書,隨朕一起看一看殿試的文章吧。”李洵說道。
“好。”
徐庶便開始一個一個的觀看,不愧是科舉考試前三十名的優秀學子,每個人的文章寫得都很好。
但如果要論誰的文章寫的最好,肯定是陳玄風和諸葛有方的!
兩個人寫的文章顯然比其他讀書人寫的文章更有深度。
“陛下,他們兩個人寫的文章都是自己最擅長的,陳玄風寫的是如何更合理的規劃耕地,使耕地與商業發展進行結合。”
徐庶笑著對李洵說道。
“諸葛有方的就不一樣了,他寫的是耕地與戰爭之間的關係,戰爭時期耕地該如何利用,太平時期又該如何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