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陛下。”
宋時行、張雲亮、完顏不破以及陳玄風四人,此時正在商量著糧倉發展的事情。
突然收到皇上送來的改進意見,四個人都挺驚訝的。
他們知道皇上對姻緣堂比較重視,但沒有想到這麼重視,居然調查了各方麵的漏洞,還提出了修改意見。
宋時行幾個人對姻緣堂也更為重視了,他們看了皇上的修改意見後覺得很合理,然後把劉元生叫了過來,讓他按照皇上的建議進行整改。
……
今天李洵帶著張雲亮幾個人離開了太平城,朝著東南方向而去。
“陛下,前方就是我們建造的糧倉。”宋時行手指著東南方向說道。
李洵看了過去,那裡的糧倉一座接著一座,一眼望不到頭,每一座糧倉都挺大的。
跟在李洵身旁的李儘忠也感到了驚訝。
“你們一共有九十九座糧倉?”李詢問道。
之前宋時行給自己送過奏報,說是他們準備在太平城附近修建糧倉,預計建造九十九座。
宋時行道:“是的,陛下!九十九座糧倉已經全部建造完成,每座糧倉可儲存百萬噸的糧食!”
李儘忠驚訝道:“一座糧倉儲存百萬噸糧,九十九座糧倉,那豈不是要將近一億噸糧食了?”
一噸兩千斤,一億噸糧食就是兩千億斤,這麼多的糧食可不是個小數目。
“忠國公,建造這麼多的糧倉,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把它們全都填滿。將來我們在這裡開墾越來越多的耕田,剩餘的糧食會更多,再慢慢的儲存進這些糧倉。”
宋時行向李儘忠解釋道,建造這麼多大糧倉,一般情況下也用不完,隻有在特殊時期大量儲存糧食,才有可能把這些糧倉裝滿。
李洵朝著糧倉的方向走去,準備看一看糧倉的具體情況。這是大明帝國最大的糧倉,不能出問題。
“現在糧倉這裡有多少人看守?”李洵問道。
“現在有一千人看守,等今年糧食收了之後,我們會增加到五千人。”宋時行回答道。
現在糧倉裡麵沒有糧食,派太多的人在這裡看守也沒用,等將來儲存了糧食,再增添守衛。
眾人已經來到了糧倉前麵,這些糧倉是用水泥鋼筋建造的,非常的牢固。
“陛下,我們采用了工部的建議,所有參與糧倉建造的人都會把名字刻在糧倉之上,將來誰負責的地方出了問題,誰就要遭受懲罰。”
張雲亮來到李洵身旁,手指著前方糧倉上的一些名字。
“除此之外,我們還給每個糧倉搭配了一名管事,負責糧倉的所有一切事物,出了問題,管事先受到懲罰。”
李洵朝著前麵看去糧倉大門口旁邊就掛著一個牌子,上麵寫著管事的名字畫像以及籍貫之類的信息。
“糧倉的防火防水之類的都做好了嗎?”走進糧倉裡麵,李洵又問道。
糧倉非常的大,防水和防火等方麵如果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會對糧倉造成極大的損失。
尤其是出現失火情況,無法及時滅火,整個糧倉都會被燒毀。
以前李洵見過大周王朝的糧倉失火,剛開始的時候火很小,隨便一盆水就能滅掉。
然而糧倉裡麵沒有一點水,守護糧倉的人去找水,剛跑出糧倉,火勢便蔓延整個糧倉,根本救援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