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狂風也剛到皇上的營帳,正在講述西域各國同意提供軍餉的事情。
張若虛進來行完禮後,便站在一旁靜靜等候。
“雖然他們三十多個國家都同意了,但要盯好了,時刻督促他們。”
聽完呼延狂風的彙報,李洵說道。
“讓西域各國的人一次性提供半年的軍餉以及其他衣食費用,不要按月提供。”
呼延狂風點頭稱是,如果讓西域各國的人按月提供太麻煩了,有的國家能拖就拖,不願意痛快的給,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陛下,臣有一個建議。”呼延狂風思索之後,向李洵說道。
李洵道:“呼延將軍有什麼建議說來聽聽。”
呼延狂風道:“陛下,咱們大明帝國現在推廣了照身帖,大明自己人使用的是金色的照身帖,國外人使用的是黑灰色的照身帖,
將來我們大明要征服更多的領土,還會有其他國家的人歸降我們。臣建議,對這些歸降的人發放銀色的照身帖,對他們進行五到十年的考察,
如果他們在考察期內沒有犯什麼錯,對大明忠心耿耿,我們就把將他們的照身帖升級為金色的,
這樣可以激勵歸降的人,讓他們更有動力的去為國效力,獲取金色照身帖!”
呼延狂風講的非常投入,照身帖剛出來的時候,他就做過研究。
後來在北涼城,他又和尚書省的人討論了幾次,心中便有了這個想法。
今天便趁著這個機會,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皇上。
李洵和張若虛都看向了呼延狂風,沒想到他一個武夫,居然還研究起了照身帖。
“呼延將軍所言倒也合理,我們發放照身帖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管理天下百姓,
大明本土人和國外的人以及歸降的人是三個群體,不同的群體要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李洵看著呼延狂風說道。
“但是,對歸順的人使用銀色的照身帖,相當於將我們大明內部的人進行割裂,分成兩個勢力,甚至會出現高等百姓和低種百姓的劃分。”
呼延狂風二人仔細的聽著皇上的話,思索後覺得有道理。
歸降大明帝國的百姓如果拿了銀色的照身帖,他們肯定會被金色照身帖的百姓歧視。
慢慢的就會形成兩個勢力,彼此內鬥不斷,影響大明帝國的正常發展。
而且那些審核發放照身帖的小官吏也會借此機會,欺負銀色照身帖的百姓,很容易出現貪汙腐敗現象,影響帝國的統治根基。
大明帝國接納的降民,一般都是真心歸順的百姓。
如果對方不是真心投降的,大明帝國也不會接納,直接滅了他們。
“隻要是我大明帝國的人,全都發放金色的照身帖。不過那些歸降的百姓們,每個月都要進行兩次思想教育,這是各個郡縣必須要做的事情!”李洵繼續說道。
張若虛二人明白皇上的意思,想要讓歸降的人對大明帝國更加的忠心耿耿,就必須經常給他們灌輸忠君愛國的思想。
“你們二人要記住,我大明帝國的照身帖隻分為兩種,一種是國內百姓持有的金色照身帖,一種是國外人持有的黑灰色照身帖。”
李洵又對二人叮囑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