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你也看明白了,朕對你的任命起到了一定的製衡作用。”
李洵看著陸文君說道。
“除了製衡之外,朕也是要讓各地的土民看一看,隻要忠心於大明帝國的人,大明都會對他們一視同仁,絕不區彆對待。”
陸文君認真的點點頭,對皇上愈加的敬佩,土民們看到朝廷在這一係列舉動,肯定會更加的親近大明帝國。
“接下來張若虛要回北涼了,你要一個人留在此處了,有任何不懂的,去詢問鐘無傷,
等年底或者年後,朝廷會派官員來此任職,到時候你的壓力也就小了。”李洵又對陸文君說道。
陸文君道:“陛下,末將一定會管理好天南與安水,絕對不會出問題!”
……
李洵帶著人去西麵光明州接紅玉,順便考察一下光明州如今的情況。
剛來到光明州與白州交界的位置,便遇到了秦冉和大長老秦玉娘以及紅玉。
“大長老,如今各大土司的地盤都已歸為大明疆域,您也不必留在光明州了,跟著朕和紅玉一起回都城吧。”李洵來到秦玉娘的麵前說道。
“是,陛下!”秦玉娘點點頭,她也想離自己女兒近一點,想見就能見到。
李洵又看向了秦冉,道:“你有什麼打算?想自己乾一番事業,還是想要衣食無憂的度過後半生?”
秦冉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他還年輕,而且他也有誌向,想為帝國為皇上做點事情。
“既然想乾事業,朕現在就改光明州的光明郡,你為光明郡的第一任刺史,執掌政事。”李洵說道。
秦冉感到了驚喜,自己竟然被任命為了刺史,而且還是光明郡的刺史。
“多謝陛下!”秦冉開心的回答道。
“你可知道刺史都負責哪方麵的事情嗎?”李洵問道。
秦冉道:“陛下,我之前了解過,刺史負責治理本郡的百姓,選拔賢能,任免治下的官員……”
自從歸順了大明帝國之後,秦冉便對大明帝國的製度進行了深入的了解。
各種官員負責什麼樣的職責,他都了解一二,為的就是將來能夠為帝國更好的做事。
李洵微微點頭,道:“嗯,看來你了解的還是很仔細的。一個郡的最高長官有兩個,一個是刺史,一個是司馬。
司馬負責軍事方麵,刺史負責除軍事以外的事情。做了刺史,以後就不要再染指任何軍權了,
否則你就觸犯了國法,朕不會因私枉法饒恕你,明白嗎?”
李洵說這些也是在提點秦冉,讓他守好規矩,好好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秦冉是秦玉娘的養子,是紅玉的弟弟,李洵也不希望有朝一日要親手懲處他。
“是,陛下!”秦冉明白皇上的意思。
李洵在光明州住了兩天,繼續趕路。
秦冉的十萬光明軍已經被打亂,分配到其他各個城池之中,以免有人擁兵自重。
“陛下,再往前走就要到達武陵三郡了。”李儘忠騎著馬來到李洵的車駕旁。
李洵正和紅玉在馬車中聊醫術方麵的事情,聽到李儘忠的話,二人走出了馬車,望向了前方。
“陛下,武陵三郡的百姓們就在二十裡外等候您的歸來。”
李儘忠繼續說道。
“咱們是要見百姓,還是繞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