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這個國度很奇特,它既是歐洲文明的搖籃,又像一位慵懶的貴族,在曆史的長廊裡半倚著,任由陽光灑滿全身,越發的散漫了。
意大利人懂得生活的藝術,他們不會為了趕路而錯過一杯完美的espresso濃縮咖啡),也不會因為遊客的鏡頭而改變自己的節奏。
“這裡的人生活節奏比烏龜還慢,”瑪麗坐在車裡,望著街邊悠閒自在的行人。
“也許是我們節奏太快了吧。”
一旁的小古笛笑道“奶奶,生活講求平衡,有快有慢才好。”
“這次來這裡,真長見識了,你爸爸就常讓我和你爺爺多出國走走,彆老是窩在農場裡,當井底之蛙,嗬嗬,”瑪麗很開心的說,現在什麼都不缺,還真沒必要那麼忙碌了,可是已經習慣的事情,能輕易改變嗎。
環境造就人,在農場裡,每天都有活要忙,總不能看著不管吧。
小古笛道“我有時還真羨慕妹妹,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無憂無慮。”
“嗬嗬,你是男孩子,天生就要負擔多一些,”瑪麗說著,看向懷裡睡著的古依依,小胖丫今天運動量可不小,睡得很香甜。
“就讓妹妹少負擔一些吧。”
小古笛點頭道“是啊,每天看到她開開心心,人也輕鬆了,一切努力都值得。”
“有你這樣的好哥哥,這是她的福氣,”瑪麗又望向車窗外。
“我也有個好哥哥,隻可惜,他走得太早了。”
“這就是爸爸名字的由來嗎?”
“是的,你爸爸一出生就肩負兩個家族的期望。”
“爸爸不負期望。”
“你也不辜負他的期望,你們都很優秀,”瑪麗也知道孫子不想活在自己父親的陰影之下,這才離開美國,來到歐洲發展事業。
可是歐洲似乎缺少持續向上的發展引擎,雖然人離開美國,但核心動力引擎還在美國,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掙不脫的束縛,躲不開的命運。
小古笛深吸口氣,輕聲道:“其實,有時候我在想,我們拚命追逐的東西,是否真的值得。”
瑪麗轉過頭,目光溫和地注視著他:“孩子,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值不值得,隻有你自己知道。”
車窗外,歐洲文明搖籃的風景線緩緩掠過,石板路、尖頂教堂、悠閒的行人,一切都顯得寧靜而從容。
小古笛沉默片刻,終於開口:“奶奶,您覺得爸爸……他快樂嗎?”
瑪麗微微一笑,手指輕輕撫過古依依柔軟的發絲:“快樂有很多種,你爸爸選擇了責任,而責任往往伴隨著犧牲。但他從未後悔。”
“可我不想重複他的路。”小古笛的聲音很輕,卻帶著堅定。
“你當然不必重複。”瑪麗的目光悠遠,仿佛穿透了時光,“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活法,你父親那一代,家族、責任、榮譽是刻在骨子裡的信仰,而你們這一代,更自由,也更迷茫。”
小古笛苦笑:“是啊,自由得不知道該往哪兒走。”
“那就慢下來,好好想想。”瑪麗的聲音溫柔而有力,“你妹妹可以無憂無慮,是因為有人替她負重前行。而你,現在正是尋找自己方向的時候。”
小古笛望向窗外,夕陽的餘暉灑在古老的建築上,鍍上一層金色的光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