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帝!
金陵皇宮中,朱棣和徐妙錦陪同著徐妙雲在禦花園裡散步,目前的徐妙雲身體還是十分虛弱,隻是說沒有之前咳血痰的情況了!畢竟是皇後,朱棣動用了情報機構的力量秘密尋找名醫和藥材。
朱棣下令秘密研製的青黴素也取得了進展,之所以是秘密是因為要有試驗樣本。有些人不自覺的就充當了試驗樣本!
徐妙雲對朱棣說“陛下不必擔憂我,有妙錦在,你儘可放心北上,國事重要!隻是要萬不可涉險才是最重要的!”
徐妙錦也說“放心去吧,這裡有我呢!”
朱棣點點頭說“皇後要保重好身體,妙錦,你隨時和太醫院的禦醫溝通你姐姐的病情!一旦有變即可八百裡加急通知我,需要調動什麼力量不用經過我!”
永樂六年,四月,朱棣啟程北巡,同行的有楊榮和楊溥兩大智囊,三萬精銳步兵。朱棣為避免擾民,通過水路前行!本來朱棣的想法是通過海路到達天津,然後陸路前往漠北!但是遭到了炎黃社所有常務的反對!包括徐妙雲兩姐妹也反對!因為海路實在難以控製,一旦有變就是天塌的事情!朱棣隻能聽從意見!
此刻漠北軍事行動總指揮張輔在得到朱棣開始北上的消息後,加緊在會盟地的軍事防禦設施建築工作。一個龐大的要塞早就已經動工。內閣撥款三百萬貫!要求務必確保工期和質量,同時,抓緊囤積物資。朱高熾甚至發出指令,做好整個要塞被圍困一年的儲備!
大本營也改為了總參謀部,要求陝西、山西、河北、北平等進入最高戰備狀態。提前儲備軍事物資,做好軍事動員。發出了朱棣靖難以來的第一次征發兵役的命令!
當阿魯台以及蒙古其它部落的人到達了會盟地點時發現一座要塞聳立,周圍軍營遍布!
要塞上設有重炮,虎蹲炮以及神機遠火箭彈等!同時好像有幾個麵盆大的東西豎立在幾個方向!
蒙古部落被命令在規定的範圍安營紮寨!等候聖駕到來!
到了晚上,阿魯台終於知道那幾個麵盆是什麼了!隻見那幾個麵盆大的鍋裡立著幾根大的牛油蠟燭,外麵是層玻璃,晚上點燃牛油蠟燭後,形成強光,可照數十米遠,令宵小無所遁跡!
阿魯台在草原上的威名還是有的!有些蒙古部落都在詢問他對此次會盟的看法!
阿魯台想借此機會收服這些部落為己所用!於是遊說各部共進退,並承諾代表他們與大明皇帝爭取最大的利益!
而馬哈木仍舊是避而不見明使,草原太大!很難尋覓到他的蹤跡!但是張輔他們斷定其實馬哈木是知道這個事情的,在積蓄力量伺機而動!
張輔派遣了大量遊騎去尋找馬哈木所在!因為朱棣已經決定殺雞儆猴!
五月初一,朱棣的鑾駕隊伍抵達大青山會盟地!朱棣沒有坐自己的禦用馬車而是騎著高頭大馬,身著新式軍服,頭頂戰盔,身佩馬刀!緩緩行入要塞!阿魯台等隻能遠觀而不能靠近!
初二,朱棣正式接見了來會盟的蒙古諸部!阿魯台此刻才近距離見到朱棣,他身材魁梧,麵容剛毅,深邃的眼神透露出不容忽視的威嚴與決斷。他的舉止間流露出一種與生俱來的王者風範,既有草原英雄的豪邁與果敢,又不失中原帝王的沉穩與睿智。每當他站在朝堂之上,身著新式軍服,頭戴軍盔,那種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讓所有人為之敬畏。
在廣袤的草原上,阿魯台等蒙古諸部首領身著盛裝,整齊列隊,麵對著明朝皇帝朱棣。隨著鼓聲隆隆,他們單膝跪地,右手撫胸,向朱棣行蒙古最尊貴的禮節。阿魯台作為代表,高聲說道“蒙古諸部向大皇帝陛下見禮!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朱棣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他們平身,並回應道“諸位首領免禮,朕甚感欣慰,能與蒙古諸部會盟次處,實乃幸事。願我們共同繁榮,共創美好未來。”
而後朱棣說“大家都請就座!”
諸人紛紛就座!朱棣故意發聲詢問“蒙古諸部都到齊了嗎?可有誰沒有來?”
隻見一旁的張輔說“唯獨順寧王馬哈木不曾到來!”
朱棣問“是何原因呢?”
張輔說“避而不見,遠遁他處!”
朱棣冷笑著說“沒有關係,活人來不了,靈魂也會來的!”此言一出,令會場氣氛頓時淩冽起來!
朱棣又問“誰是阿魯台?”
阿魯台從座位上起身說“在下就是阿魯台,見過大皇帝陛下!”
朱棣說“聽說你要和朕親自麵談!如今朕來了,我們可以坐下來好好的聊聊!”
阿魯台欲分辨幾句!朱棣舉手阻止了他!並說“不忙!今天我們不談政務,今日先認識認識!聊聊見聞!之後還有幾日,我們再細談!”
朱棣首先說“今天朕與大家初見,略備薄禮!還請各位笑納!”
一旁的楊溥高聲說“大明皇帝陛下賜蒙古諸部禮物!呈!”
首先端上來的是每人三副筷子!楊溥介紹說“這是永樂三年平安南,安南胡逆所屬象兵被殲滅後,安南國王複位後為感恩德用那些象牙製成筷子上貢於陛下!此物極為稀有,今陛下隆恩賜予諸位!
說罷楊溥命人展開一幅圖,圖上是明軍用火槍痛擊象兵。象兵逃竄的情形!,其餘蒙古諸部還不甚了解。阿魯台能夠為草原梟雄,哪能不知,也曾聽過西域商人形容過天竺象!麵色頓時陰晴不定!
第二個禮物是一種散發著香味的藥材,楊溥介紹說“這是大明水師提督鄭和奉旨下西洋,在三佛齊的渤林邦國,海盜陳祖義擁兵萬人。戰船近百艘,意欲襲擊我大明船隊,被誅後設立舊港宣慰司!舊港宣慰司上貢沉香!”
朱棣在楊溥介紹完之後笑著說“這些都不算是大明的特產,所以用來略表心意!”
朱棣說“禮物送完了,今天朕在這裡宴請諸位。”
楊溥拍拍手,隨後上了一個湯鍋,旁邊是切成片的羊肉和牛肉!還有各式蘸料!這哪是草原諸部所見過的!連阿魯台都被激起了食欲!
隨之,楊溥高聲宣布“請諸部觀舞!下麵為大家呈現的是《秦王破陣樂》!”話音一落,鼓聲震天,氣勢磅礴的樂曲響起。
《秦王破陣樂》的舞者身披銀甲,手持戟盾,以戰場上的英勇姿態入場。舞蹈動作以往來擊刺為主,步伐矯健,節奏緊湊,充分展現了戰士們在戰場上的英勇無畏。同時,大型宮廷樂隊伴奏,音樂聲震百裡,感天動地,使觀眾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戰場的緊張和激烈。
蒙古諸部觀看這場舞蹈時,臉上露出了驚懼的神色。他們被舞者所展現出的戰鬥力和氣勢所震撼,仿佛看到了昔日秦王李世民征戰沙場的英勇形象。舞蹈中的戰陣變化、銀甲將士的威武以及震撼人心的音樂,都讓蒙古諸部首領們感受到了大明王朝的強大和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