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永樂盛世下的大明圖景_永樂大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永樂大帝 > 第10章 永樂盛世下的大明圖景

第10章 永樂盛世下的大明圖景(1 / 1)

永樂二十三年的春天,鬆江府的碼頭比往常更熱鬨了幾分。清晨的霧還沒散透,幾艘掛著“漢”字王旗的大船就緩緩靠岸,船舷上探出一張張陌生的麵孔——有皮膚黝黑、披著獸皮的美洲土著,有高鼻深目、穿著粗布長袍的歐洲商人,還有裹著紗麗、帶著香料的印度商販。碼頭上的腳夫們早已見怪不怪,笑著上前搭話:“幾位是從美洲來的吧?要不要雇人搬行李?城裡的客棧都給你們留好房間了!”

這就是如今的大明,一個敞開大門、迎接著世界的王朝。無論是鬆江府、北京、南京,還是廣州,到處都能看到外國人的身影,他們帶著各自的物產與夢想,來到這片傳說中的“理想之國”,尋找屬於自己的機會。

先說說鬆江府。作為大明最繁華的港口城市之一,這裡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隻靠紡織業起家的小城。沿著黃浦江兩岸,一排排新式廠房拔地而起,煙囪裡冒著白煙,機器的轟鳴聲此起彼伏——這些是福記集團開設的紡織廠、造船廠,裡麵不僅有大明的工匠,還有從美洲來的土著鐵匠、從歐洲來的機械師。

在城南的“萬國市集”裡,更是熱鬨得像一鍋沸騰的水。攤位上擺滿了世界各地的物產:美洲的玉米、土豆堆得像小山,歐洲的玻璃器皿、鐘表在陽光下閃著光,印度的香料、南洋的珍珠琳琅滿目。商販們用夾雜著漢語的外語吆喝著,討價還價的聲音此起彼伏。

“這玉米怎麼賣?”一個穿著短打的大明百姓指著美洲玉米問。

擺攤的美洲土著咧嘴一笑,用生硬的漢語回答:“一……一個永樂幣,買五斤!”他是跟著朱高煦的船隊來的,原本是美洲一個部落的獵手,如今在鬆江府擺攤賣美洲特產,日子比在部落裡好多了。

不遠處,幾個歐洲商人正圍著一個大明商販,看他展示新式的紡紗機。“這機器一天能紡多少紗?”一個金發碧眼的歐洲商人問,眼裡滿是羨慕。

大明商販得意地說:“一天能紡五十斤!比你們那邊的手工紡紗快十倍!要是你們想買,咱們可以簽合同,用永樂幣結算,還能幫你們運到歐洲去!”

歐洲商人連忙點頭。如今的大明,早已不是他們印象中那個隻產絲綢、瓷器的國家,而是擁有先進技術、龐大市場的“世界中心”。他們不遠萬裡來到大明,不僅是為了做生意,更想學到大明的技術——從造船、紡織,到火器、冶鐵,每一樣都讓他們心動。

再說說北京。作為大明的都城,這裡更是萬國輻輳之地。在“萬國學堂”裡,來自朝鮮、日本、安南、暹羅、美洲、歐洲的學子們一起上課,有的在學漢文,有的在算算術,有的在研究格物物理、化學)。課堂上,大家用漢語交流,偶爾夾雜著各自的母語,卻絲毫不影響彼此的理解。

“你看,這個杠杆原理,用在造船上能省不少力!”一個歐洲學子拿著圖紙,跟旁邊的美洲學子交流。

美洲學子連連點頭,用漢語說:“我們部落以前造船都是靠力氣,要是能用上這個原理,以後造大船就容易多了!”

學堂外的街道上,隨處可見穿著各異的外國人。朝鮮使者穿著青色官服,正跟大明官員討論關稅政策;日本武士穿著黑色武士服,在兵器鋪裡挑選燧發槍;南洋商人裹著五彩紗麗,在綢緞莊裡挑選布料。就連皇宮外的廣場上,都有歐洲藝人在表演雜耍,引得百姓們陣陣喝彩。

南京的情況也不遜色。作為大明的陪都,這裡的造船廠是世界上最大的——船塢裡停著正在建造的新式遠洋帆船,船長超過五十丈,能搭載數百人,還配備了新式火炮與導航儀器。工人們裡,有大明的老工匠,有從美洲來的造船能手,還有從歐洲來的航海家,大家齊心協力,建造著能橫跨太平洋、印度洋的大船。

“這船的龍骨得用最好的楠木,才能承受住海浪的衝擊!”大明老工匠對身邊的歐洲航海家說。

歐洲航海家點頭:“沒錯,我們那邊的船也注重龍骨,但你們的造船技術更先進,尤其是這個水密隔艙,太厲害了!”

廣州作為大明通往南洋的門戶,更是熱鬨非凡。碼頭上,一艘艘裝滿貨物的商船來來往往,有的從南洋運來香料、珍珠,有的從印度運來棉花、寶石,有的從歐洲運來玻璃、鐘表。海關官員們忙著查驗貨物,用永樂幣結算關稅,旁邊還有翻譯幫忙溝通——這些翻譯大多是“萬國學堂”的畢業生,精通漢語、外語,是中外貿易的“橋梁”。

在廣州的“萬國客棧”裡,幾個外國商人正圍著一張地圖討論。“咱們這次從廣州出發,沿著大明修建的航線,先到南洋,再到印度,最後到歐洲,肯定能賺大錢!”一個商人興奮地說。

另一個商人補充道:“彆忘了,大明還會派船隊護送咱們,不用擔心海盜!而且用永樂幣結算,比用金銀方便多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就是如今的大明,一個開放、繁榮、充滿活力的王朝。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景象,離不開幾方麵的推動:

一是朱高煦、朱高燧在美洲的開拓。他們不僅帶回了玉米、土豆等新作物,讓大明的糧食產量大幅提高,還帶來了美洲的土著部落——這些土著有的擅長打獵,有的擅長造船,有的擅長農耕,他們融入大明,帶來了新的技術與文化,也讓更多外國人知道了大明的繁華。

二是亞洲聯盟的建立。聯盟成立後,大明與朝鮮、日本、安南、暹羅等國的經濟人文交流更加頻繁。大明幫各國建立了金融、海關體係,教授他們造船、航海技術,還開通了多條跨國航線。各國的商人、學子、使者紛紛來到大明,帶來了各自的物產與文化,也帶走了大明的技術與理念,形成了“雙向交流”的局麵。

三是大明對航海技術的重視。朝廷不僅投入大量資金研發新式帆船、改進導航儀器,還在各地開設航海學堂,教授天文、地理、航海知識。如今的大明船隊,早已不是當年隻能沿海航行的小船隊,而是能橫跨太平洋、印度洋的“遠洋艦隊”,為中外貿易提供了安全保障。

更重要的是,大明的開放不是“單方麵施舍”,而是“互利共贏”。外國人來大明做生意,能賺到錢;來學習,能學到技術;來生活,能享受安定的環境。而大明也從外國人那裡得到了新作物、新技術、新市場,進一步推動了自身的發展。

在鬆江府的一家茶館裡,幾個老人正圍著一張報紙討論。報紙上刊登著最新的消息:“大明與歐洲簽訂貿易協定,永樂幣成為歐洲貿易結算貨幣之一”“美洲新作物在大明推廣,糧食產量再創新高”“萬國學堂新增歐洲、非洲學子,人數突破千人”。

“想當年,咱們哪見過這麼多外國人啊!”一個老人感慨道。

另一個老人笑著說:“這都是陛下的功勞!開放國門,與各國交好,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茶館外,一個美洲土著正跟著大明工匠學習打鐵,他的臉上滿是認真;不遠處,幾個歐洲學子正跟著大明學者學習漢文,時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街道上,一輛輛裝滿貨物的馬車飛馳而過,車身上印著“福記集團”“大明皇家銀行”的字樣……

這就是永樂盛世下的大明,一個世界的燈塔。它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前來;它又像一條寬闊的河流,將自己的文明與技術流向世界。在這裡,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人們和諧共處,共同創造著一個前所未有的繁榮時代。

而這,還隻是開始。隨著航海技術的不斷進步,隨著亞洲聯盟的不斷發展,大明的開放之路會越走越寬,世界的聯係會越來越緊密。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從大明出發的船隊,能抵達更遠的非洲、歐洲,將大明的繁華與文明,帶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喜歡永樂大帝請大家收藏:()永樂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奇俠係統 滬上來了個小神獸,叉腰旺全家! 末世重生,掠奪男女主異能會上癮欸 純恨夫妻雙重生,我嫁權貴你哭啥 怪物們說祂們愛我 舊愛晚成 安得一廈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轉身高嫁京圈太子 雷神大洪 被家族拋棄後,我卻撿垃圾成女帝